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原创】一本好书之——认清贸易真相:贸易打造的世界

快乐老家

  • 认清贸易真相:贸易打造的世界
    本书从市场准则的形成、运输手段所开启的观念革命、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暴力经济学等七个主题讲述世界经济创造中的盛衰消长,以及五百年的全球化积累下,21世纪的人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建基于1400年以来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世界观。书中对什么时候由商人发动战争效率最高、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最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等问题,都提供了别具洞见的答案。如果不是为了赶时髦,喊喊全球化的口号,那就需要一套更复杂、也更具历史包容力的世界观来重新理解全球化这件事情。彭慕兰教授的这本书是无法、也不该被错过的!

    作 者:[美]彭慕兰 出 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类 型:经管励志 > 励志其它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1楼2008/08/12

    第1节:当亚洲贸易就是世界贸易时(1)


      1.当亚洲贸易就是世界贸易时

      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

      自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就已开始成形。

      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寻找印度的哥伦布误打误撞地登上美洲大陆。1490年代,葡萄牙人真的抵达印度时,他们没有像西班牙人征服美洲那样征服印度,但他们的确动摇了以印度洋为中心的庞大商业网。

      从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时,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就已开始形成。第一代改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西方拜占廷世界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埃及、叙利亚)和东边波斯萨珊王朝的(Sassanid)土地(今伊朗、伊拉克)时,只为经济活动制定了很少的规则;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塔什干的穆斯林贸易商和非穆斯林贸易商(以犹太人或基督徒居多),经商方式跟以前一样,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罗马衰落后,沟通地中海地区、印度洋地区的通道中断,通过远征,阿拉伯的哈里发统一了两地区的中间地带,从而使两世界再度畅通。

      随后的几百年间,阿拉伯通过武力将包括西班牙、索马里、西非、爪哇的广大地区纳入伊斯兰版图,印度人和其他民族的贸易网与西方、近东的贸易网连成一片。在阿拉伯帝国的边境,贸易商与更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贸易商在广东、马来西亚购买中国瓷器和丝织品;欧洲人将印尼的香料经红海、地中海运回国;贸易商从东欧、土耳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输入其他重要商品,包括黄金(主要供铸币之用)、铁、木材、黑人与白人奴隶。

      如果没有哈里发所打造的有限一统的局面(特别是在货币上),就不可能有这么快速发展的贸易,也不会有城市上层阶级对奇珍异宝永不满足的需求。伊斯兰宽松的统治方式对促进贸易发展也非常有利:只要乖乖上贡,地方统治者可以爱怎么管就怎么管;大部分统治者允许持各种信仰的贸易商在各港口自由来往;战争时有发生,但通常局限于陆地,海上仍畅通无阻;贸易商在这个港口经商不顺,可以再换一个港口碰碰运气;海盗时常出没,但还不难对付。那些按民族或信仰组成的贸易商团体,一般都设有保险基金,专门作为赎金来交换落入海盗手中的成员。绑架在那时变得非常普遍,以致在13世纪,地中海地区还有公定的赎金标准。

      在这个由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构成的世界里,贸易商的触角伸得更远。几百年后,一封犹太商会的信在开罗某犹太会所被发现了,这封信显示:有个家族商号在印度、伊朗、突尼斯、埃及都设有分支机构。此外,复杂的国际分工也发展出来,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抵抗十字军的伊斯兰战士,身穿的铠甲来自高加索地区,佩带的钢剑是在今天坦桑尼亚开采的铁、在印度熔铸的。长距离交易的商品,不仅包括奢侈品,还包括面粉、柴禾之类又大又笨重的民生必需品。频繁的交易活动也使知识、产品扩散到全球各地。水稻经过漫长时间才从东亚传播到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部分地区,这时很快传到了埃及、摩洛哥、南西班牙;高粱从非洲传到地中海地区。棉花早在公元7世纪时就已从印度引进伊拉克,然后沿着贸易路线,从伊拉克传到叙利亚、塞浦路斯、西西里、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最终抵达尼罗河谷。伊斯兰贸易路线将造纸术从中国引进欧洲,将古希腊医学传回欧洲(欧洲已失传该医学)。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2楼2008/08/12

    第2节:当亚洲贸易就是世界贸易时(2)


      葡萄牙人抵达印度时,这一贸易体系已陷入困境:奴隶、不堪横征暴敛的小农和城市里的穷人经常造反;外敌入侵;生态问题导致经济萎缩。但贸易量仍然庞大,该体系所赖以运行的基本规则并未动摇。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海洋不属于任何人,葡萄牙政府是第一个攻击这个基本理念的政府,而且是第一个运用武力改变贸易路线的政府。有三个战略要地可以控制当时向西的主要贸易路线,分别是马六甲(位于印度洋、太平洋的连接处)、霍尔木兹(位于波斯湾口)、亚丁(位于红海口)。葡萄牙人侵入亚洲水域不到20年,就在其中的马六甲、霍尔木兹建立了要塞(没能拿下亚丁,但在每年的航行季节封锁该地)。他们还建造了很多沿海要塞,大部分位于印度。他们宣布胡椒贸易为他们的专利,不容他人染指,凡是在这片广阔海域航行的船只都得有他们发的通行证,否则他们一律有权登船或将其击沉。通行证很便宜,但购买者得同意不买卖某些商品,同意不去某些港口。

      葡萄牙人口气很大,但实力却不大。他们的殖民地始终很脆弱,因为它们都无法为自己提供补给。事实上,大部分殖民地得以幸存,完全是因为它们太弱,对陆上主要强权根本构不成威胁;附近的王国乐于为葡萄牙人提供补给,以换取海上通行证和航海安全。对于侵犯他们专卖利益的人,葡萄牙人的确加以严惩(击沉船只、炮轰港口、烧毁作物),但他们没能真正主宰印度洋。

      16世纪中叶,亚齐(16世纪初至20世纪初统治苏门答腊北部及马来半岛一些地区的伊斯兰教王国。)苏丹率兵从陆、海两路反击葡萄牙人。在印度贸易商的协助下,红海贸易路线在1540年代重新启动。16世纪末期(在土耳其人协助下),阿拉伯人多次围攻马六甲。不久,更强大的欧洲人--荷兰人、英格兰人出现了。到了17世纪初期,亚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已日薄西山,无可挽回。但由重商主义、贸易战争、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构成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楼2008/08/12

    第3节: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1)


      2.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

      对今天大部分人而言,需要肥皂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但在一百年前并非如此。

      对今天大部分人来说,需要肥皂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在一百年前并非如此。在上个世纪,在全球各地,卫生清洁用品一直是广告做得最多也最有创意的产品之一。卫生清洁用品是最早用寄回外包装换取奖品促销的产品,也是最早承诺将一定比例销售额捐作公益事业的产品,还是带给我们电台、电视"肥皂剧"的产品。为什么?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用到肥皂的机会不多。

      人一直有清洁身体的习惯,但往往没用到多少肥皂。19世纪的化学工业,使欧、美人可以买到便宜肥皂;而新出现的细菌致病理论,对肥皂使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没有有效抗生素(还要几十年后才会问世)的情况下,仔细擦洗身体似乎是最佳保健之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这一套,于是,宣传上场了,而这些宣传主要从社会学而非生物学角度切入。

      1887年,某英国杂志上的Pear公司肥皂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箱子裂开;一名几近全裸的非洲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和一根矛)。广告标题是"文明的诞生",广告页最底下写着:"肥皂消耗量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的纯洁的标准。"Pear公司的广告,有很多以奇异古怪的"非洲"为场景,但在那些广告问世的很久以后,该公司卖到非洲的产品仍是寥寥可数。他们锁定的对象是中下阶层的英国消费者,广告中告诉他们如何向更优秀者(和他们功绩辉煌的帝国)看齐,与"野蛮人 "划清界线。在美国某些广告里,非洲人的角色换成那些被认为不爱干净的移民,但所要传达的信息相同:文明人应该使用肥皂,清洁肌肤、头发、碗盘、衣服等。

      我们如果跳出自己所处的时空环境,就能清楚地看到,肥皂的需求是商人创造出来的。殖民地时代的非洲,就是个理想的例子。20世纪肥皂厂商进入非洲之前,已先有传教士和殖民地学校做了营销工作,前者在非洲宣扬"清洁仅次于圣洁"的观念,后者则培养西式的卫生习惯。很多营销人员相信,是他们率先提供了解决非洲"肮脏"的办法,但他们的前辈其实比他们更了解事实。1870年之前,来到非洲南部的欧洲人,不认为土著肮脏,并指出土著有多种相当有效的祖传除污办法,包括使用当地的油、兽脂、黏土。只有在殖民活动增加(且许多土著被迫放弃迁徙生活)后,"肮脏的非洲"才需要使用新商品。广告特别针对土著女人开导,说"她们"是自己男人事业有成的贤内助,如果男人的衣着、身体、头发、牙齿、口气不符合欧洲人的标准,甚至妻子不符合欧洲人的标准,就别想得到好工作或升迁。这些广告还说,女人如果没有用对产品,别人绝不会直接告诉她们的丈夫,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没机会升迁、受冷落的原因。在旧的身份地位标准正在消失,而新身份地位标准仍让人困惑的社会里,这样的广告很能打动消费者。渐渐地,这些办法奏效,到1970年代,非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不仅大量购买有品牌的肥皂,还把这视做理所当然。

      问题不仅出现在跨文化营销领域里。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一个与美国关系密切而被遗忘的"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制造商担心美国境内肥皂产量过剩。一战后,美国人在战争期间所抢占的海外市场,随时可能失去。国内市场也面临同样威胁,制造商担心,柏油路取代泥土路,汽车取代马,瓦斯炉取代煤炭,电灯取代油灯之后,肥皂的需求会降低。于是,他们没有努力推广个人品牌,反倒联合发起行动,"以说服美国人相信自己仍很脏"。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4楼2008/08/12

    第4节: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2)


      行动的结果之一,就是由产业界支持成立了干净协会(Cleanliness Institute)。该协会除了发起一些稀奇古怪的运动(例如不握手运动),还成功地促进了肥皂使用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该协会鼓励学校要求学生勤洗手,有些学校更设置盥洗室纠察,他们发证明给洗过手的学生,学生得出示该证明才能进食堂。该协会把女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宣传对象。协会发布的一份新闻稿说道,"从哪个地方最早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不是旅鸫出现于枝头,也不是番红花长出嫩叶,而是女人开始有了要将房子从阁楼到地下室全部打扫干净的冲动。"另一份新闻稿上则说,擦洗冰箱是最好的运动,表示那是"跪倒在美丽与健康的圣坛之前"。新病被人为炮制出来,传统疗法被遗忘,于是口臭有了极专业的称呼──"halitosis",原来用于清洗伤口的李斯德林漱口水,取代了吃荷兰芹等清新口气的传统办法(如今餐厅里仍有这道菜)。1920年,几乎没有人知道漱口水是啥东西,到了1930年代中期,它已无所不在;牙膏、除臭剂等产品的使用,也传播开来。止头皮屑洗发液、漱口水、除臭剂广告还灌输给美国人一种观念,即清洁用品用得不对,会失去工作、约会、配偶等等,而且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为什么。在某些广告里,有个单纯可爱的小孩,告诉她亲切但孤单的姑妈,她身上有臭味。但人不能指望有这样的小孩会适时出现,因而这些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人怎么才能确认自己干净?办法就是信赖专家,例如干净协会的专家。这些专家通过广告同时向每个人宣传:所以,最妥当的做法就是购买、使用大家都在用的清洁用品。

      现在,每个人都养成了使用肥皂的习惯。这是件小事,而且大概是件好事。但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广告所连带灌输给人的更大原则(即开始懂得依赖广告里的陌生人,而非依赖现实生活中的伙伴,了解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已对社会、经济、心理产生巨大影响。那些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评价他人,如何与他人交谈、相互竞争的信息,不是出自殖民强权之口时,表达方式或许有点儿拐弯抹角,但很管用,卖出的肥皂反倒更多。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5楼2008/08/12

    第5节: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1)


      3.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

      不可一世的美式作风,令某些人反感,但可口可乐进攻欧洲的行动大获成功。不管是好是坏,这开启了新式的营销手法。

      很少有品牌像可口可乐那样,把"美国"说得那么清楚,又那么成功。但可口可乐刚进入欧洲时,形势并未变得对它较有利(或者说形势并未因它而变得更有利)。经过一场战争、外交干预、一些高明的行销,它才扭转形势,创立了一个改变过去六十年全球商业与文化的模式。

      1880年代,可口可乐在美国刚上市时,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饮料。它的市场魅力,部分在于它不含酒精,因此是合适的戒酒饮料。但1920年代该公司试图将市场扩大到欧洲,却发现其产品被怀疑有害健康。毕竟它含有糖和咖啡因,销售对象特别锁定年轻人,而且该公司不愿意泄露它的秘密成分。管制官员和药物协会心存疑虑。而在欧洲,拿可口可乐是酒的替代饮料来做卖点,效果也没有在美国好。

      以酒类替代品为卖点,不但没有拉升可口可乐的业绩,反倒使它除了面临医学界的怀疑,还面临来自酒商和酿酒业者的保护主义压力(至少在法国,酒商以美国海关管制葡萄酒和烈酒出口,理直气壮地要求可口可乐也应接受法国饮料规定,此前它一直拒绝接受该规定)。这一营销定位还有别的影响,那就是触痛了民族主义者的敏感神经。这些人担心年轻人冷落葡萄酒或啤酒而拥抱可乐后,会变得比较不像法国人或德国人,他们提醒同胞"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东西",到1939年,可口可乐在欧洲的销售量增长有限(在拉丁美洲反倒增长更多);但1945年,可口可乐再度大举进攻欧洲,情况大幅改观。

      一方面,冷战之初,凡是大举展开营销攻势的美国公司,都要面对新的怀疑,特别是来自政坛左派的怀疑。有些共产党和报纸宣称可口可乐是毒药,其销售人员是情报人员,装瓶厂可能被改造成原子弹工厂。法国流传着不利于可口可乐的谣言,其中一条是可口可乐公司打算在巴黎圣母院的正面上张贴广告。这种谣言散播的危险,虽然没有世界末日的恐怖气氛,却同样让法国人觉得受到了污辱。战后大部分欧洲政府管制对外投资(也管制食物、饮料的成分),因此,反可口可乐联盟又多了一支力量,这对该公司影响非常大。在丹麦,可口可乐短暂遭禁;在比利时、瑞士,因健康问题官司的耽搁,可口可乐迟迟才打入两国市场;在法国,经过好一番折腾,管制官员才同意其可以上市而不必透露秘密成分。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国力剧增,华盛顿当局极力为这家从亚特兰大发迹的公司拓展地盘(共产党的积极反对,反倒坚定了美国的决心)。美国政府以多种明示和暗示的手段,警告欧洲各国政府禁止可口可乐进口会产生不利影响:法国外交部担心马歇尔计划可能泡汤;欧洲各国政府虽担心可口可乐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但怕因小失大,纷纷改变反对立场。

      和其他许多公司一样,可口可乐公司靠着与美国政府的深厚关系,得到极大好处。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大大密切了两者的关系。二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不惜血本,让美国大兵能以低价喝到他们的汽水,甚至,西欧局部地区一解放,他们就迅速进入设立装瓶厂。可口可乐瓶子造型特殊,解放区人民不必凑近看(或不必懂英语),就知道美国大兵在喝什么。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6楼2008/08/12

    第6节: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2)


      可口可乐公司让部队喝他们的汽水,可能出于爱国热忱,甚至出于塑造其在国内的良好形象,但这么做也帮助它打开了欧洲市场。通过这一行为,人们一看到可口可乐,就想到美国对欧洲的正面贡献,另外,它还化解了欧洲人对可口可乐是否健康的担心:如果将希特勒赶出西欧的大军(事实上很可能是史上吃得最好、最健康的大军)都那么猛灌可口可乐,那其他人喝了还会有什么坏处?

      不管这一正面关联究竟是刻意炮制还是无意中产生,不久后,该公司就拼命利用这个关联性。过去,想把食物卖到国外的公司,往往挂上一个当地的品牌,隐瞒自家产品的外地出身(既化解产品不新鲜的疑虑,也顾及"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东西"的观念),但可口可乐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宣扬它与"美式生活"、与主宰全球的美国精神的关联性。该公司甚至针对赫尔辛基奥运会,修理好一艘诺曼底登陆时用的登陆艇,驶入该港,但艇上运的不是部队,而是72万瓶可口可乐和各种宣传资料。美国人又来了。

      不可一世的美式作风,令某些人反感,但可口可乐进攻欧洲的行动大获成功。不管是好是坏,这开启了新式的营销手法。德国人担心不喝啤酒、只喝可乐会淡化民族本色,观点并非全错,因为从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一种国际消费文化(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在这种文化里,人们的消费习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酷";在这种文化里,人们越来越把眼光对准国外(特别是对准美国),寻找 "酷"文化的精英和同类。而对数百万这类人而言,可口可乐就是"酷"。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7楼2008/08/12

    第7节:包装


      4.包装

      从制造垃圾的社会观点来看,包装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但它们却是近代世界经济得以形成的关键角色。

      俗话说,不能用封面判断书的好坏。重点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外面的包装。甚至在一般人眼中,容器和包装物,带有负面含义。把候选人"包装包装"(package),表示要赋予候选人迷人但不实的公众形象。箱盒则往往看做是不实在的东西,隐藏或扭曲了里面的东西,制造出数不胜数的垃圾。在我们的垃圾场里,的确充斥着大量包装物。

      但是,包装在长途贸易问世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大量生产性商品的市场里,包装也必不可少。包装不仅是无害的副产品,还在很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充当产品的运送者;用于保存食物;充当产品的推销员。它们与商标、超级市场、便利产品的问世,密不可分。

      过去一百年,包装的使用大幅增长,但它们存在的历史已有数千年。自然界以种子、果实的形式,提供包装,保护生命。蛋、橘子、椰子、香蕉,都有天然的外包装。但它们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反倒是想在种子成熟前把消费者--昆虫和动物赶走。昆虫、动物因外包装的保护无法食用种子、果实的内容物。但种子一旦成熟,外包装的功能转而变成鼓励消费者食用,它们食用后会传播种子,提高种子存活的概率,或者就蛋而言,外包装很脆是为了便于小鸡破壳而出。

      最早期的人造包装物是人类自制的有机物,而且是为特定时期的特定用途量身定做的。兽皮和纤维编织物,在成为商品很久以前,就已用来装运货物。陶器的用处,不仅在于储存,还在于生产。在伊朗西部,已发现五千年前的酒瓮和啤酒容器,它们都是酿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容器制作很费工,都是工匠的心血结晶,因此一再回收使用。它们是个人最重要的家当之一。工匠在它们身上标上属于自己的识别符号,表明出自他们之手,而人类学家、考古学家通过他们所设计的陶器,确认出一个个文化团体。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新的包装材料;随着新材料的普及,包装的本质和功能也在改变。机器使人类可以大规模生产产品,也使容器的产量变大,而激增的产品必须保藏、储存、运送。

      19世纪初期,包装量的增长,主要是为了奢侈品,而非生活必需品。漂亮的、手工吹制的玻璃瓶,装着诱人的香水、成药、葡萄酒。但大量制造这类瓶子和运输这些瓶子,成本奇高,如果用这类瓶子装东西(例如水)来卖,连在本地都没有销路;那时候,如果有人想到将意大利的Peligrino或法国Perrier矿泉水卖到世界各地,大概会被视为疯子。

      19世纪的几项创新和发明,引发了包装的革命,这些创新发明包括可规模化生产的机器、可大量快速运输货物的火车和轮船、都市化创造出更大消费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制造玻璃瓶、马口铁罐、纸袋、卡纸箱的新技术、新机器问世。20世纪则将出现塑胶革命,制造出大小、形状各异的无数种容器。

      容器不仅可以储存、运送货物,还可以让包装者(往往就是经销商)在产品的目的、吸引力、单品供应量的界定上,夺下主导权。消费者购买的是陌生人制造的产品,看不见、摸不着或闻不到地包在袋子里、罐子里、箱子里的东西,这时候,让消费者隔着包装就体会到里面产品的品质和有益健康的特性,至关重要。为了让消费者眼中遥远、陌生的生产者、装罐者变得熟悉而可靠,他们用上商标。于是,加工者、包装者、运输者、经销商在最终销售价格里所占的成本比例越来越大,农民、牧场主所占的成本比例则越来越小。

      20世纪,超级市场兴起使这一趋势加快。从桂格燕麦、康宝浓汤到盒装电视便餐(译按:加热迅速,可端着盒子边看电视边吃的快餐)、冷冻比萨,消费者购买的食物,越来越多是已调理好的、有商标的产品。越来越多调理工作在工厂里完成,而非自家厨房。包装商必须保护这种调理好的食物。

      现在,包装不仅是为了盛放产品或宣传某商标的特性,还变成了销售员。靠着漂亮盒子、亮丽的包装纸、造型优美的瓶身,它们成为"自取式"商店的带动者。消费者不再通过店员,而是在受到广告连番诱引后,在店内走道上闲逛,自己挑选需要的商品。这时,生产商和包装商能直接触及消费者。在一般人家的餐桌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的Tony the Tiger(托尼虎)早餐玉米片和Hunt's Ketchup番茄酱,变得比冷淡而流动频繁的店员,更为可亲、熟悉。包装拥抱矛盾,同时对矛盾略而不提:早餐玉米片和一只和善的老虎扯上关系,就是个矛盾。

      在"架上寿命"(shelf life)这个观念里,就可以见到这种现象。"架上寿命"所指涉的对象,是赋予包装以生命力的生动广告,而非包装盒里活生生的东西。事实上,消费者既想确定包装里的东西原是活的(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物更受青睐),也想确定眼前罐子或盒子里没有残存任何活的东西。

      我们充分享受这种消费自主权。自主意味着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至少对大部分美国人而言是如此。但他们所想买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产品的包装所塑造出来的。从制造垃圾的社会观点来看,包装可以说是一种浪费,但它们却是近代世界经济得以形成的关键角色。包装是近代消费型社会出现的关键。它们或许碍眼,但无疑很重要。或许有时还是得从封面判断书的好坏。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8楼2008/08/12

    第8节:名字算什么?(1)


      5.商标:名字算什么?

      商标具有历史,所以有用;消费者熟悉商标。

      但商标不是老朋友,而是旨在满足资本需求、不具人格的资产。

      深陷爱河的茱丽叶,得知罗密欧的姓是蒙太古,非常苦恼,随后又想:"名字算什么?我们称为玫瑰的,改叫任何名字,芬芳依旧。因此,罗密欧不叫罗密欧,他可爱的完美也分毫不失。"五百年来,恋爱中人都同意茱丽叶的看法,认为本质比名称重要。但律师会给你大不相同的建议。名称本身才是应该捍卫的法定资产,本质不是。事实上,名称有时已经变得比它所指称的东西还重要。显然,过去五百年里,有了非常重大的改变,而且不只是爱情观上的改变。那个改变源自法人公司与商标的兴起。商业史学家威尔金斯(Mira Wilkins)甚至主张,商标和法人公司的出现,两者密切相关。

      进入19世纪很久之后,才有商标这种东西。在那之前,女裁缝或许靠缝制漂亮的连衣裙,厨师或许靠精湛的厨艺,农夫或许靠美味的番茄或某品种的牛而为人所知。但产品名称如果涉及生产者,也只涉及产地名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西方人以中国之名一律称之为china;正反两面可穿的叙利亚织物,西方人以大马士革之名,称做damask(花缎);来自哥多华(Cordoba)的皮革,则称之为cordovan(哥多华革)。农产品虽靠植物学上的名称来区别,但仍会根据原产地取名,例如通过也门摩卡(Mocha)港出口的咖啡,称做Mocha,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Valencia)的橘子,就叫Valencia。葡萄酒之类的半制造品,遵循同样的模式:来自葡萄牙奥波托(Oporto)地区的几种甜葡萄酒,以几座出口港的名称得名;雪莉酒(sherry)的名字,则源自这类酒原产地西班牙黑雷斯(Jerez);法国的香槟区,则成为一种气泡饮料的名字。产品所取的名称,提及产地,而不提及制造该产品的公司或个人,当然也不提及与该产品有关的特性(例如"热情"或"提神")。大部分产品一离开产地,从其名称都看不出出身。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9楼2008/08/12

    第9节:名字算什么?(2)


      那时候,没有商标,消费者不受法律保护。在"买主自行小心"(意味着买主对所购商品的品质自己负责)的原则下,卖方的个人信誉和消费者检测品质的能力,是惟一的保障。销售受限,买卖双方的关系为私人关系。

      随着大型公司针对大众市场制造商品,设立营销、广告网,情况开始改变。伴随着19世纪的工业化,公司能够生产大量外观相差无几的商品。真正的生产者是不知名的工人;挂名生产者是公司。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在广大地区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变得有利可图(以前只有奢侈品可以),购买者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广。一家公司在几个地方开设工厂,于是产品和特定地方失去关联。

      当然,这意味着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关系不再是私人关系。产品是以公司之名,而非以生产者个人之名,为消费者所知。大众市场是从每次交易中获取小额利润,而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公司致力于供应同样的产品,满足继续购买他们产品的消费者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好的产品和好的价格,还需要标准化的品质(因为这个理由,洛克菲勒取名"标准"石油公司,其他许多早期集团替公司取名时也用到"标准"或"通用"这样的字眼)。

      19世纪,包装、装罐日益普及,消费者越来越经常购买基本上看不见内容物的产品。为了确定内容物,他们不得不信赖包装上的信息,特别是公司名字。如果公司想让消费者信赖产品品质,就得保护自己的名称,免得被仿冒者、造假者鱼目混珠所伤害。这种不具人格性的商业关系,要求人信赖这样的生产者:即那是一家家喻户晓的公司,有商标来代表它,但该公司的产品是哪个人所制造,没人知道。换句话说,法人公司的兴起,意味着真正个人生产者的名字变得极不受重视,公司名称则变得至高无上。

      遗憾的是,对最早期的大型制造商而言,有些首开先河创立商标者,信誉并不一定受到肯定。以迷人瓶子、花俏名称吸引顾客(有时含有致命成分)的成药,不只在卖产品,同时还在利用人希望药到病除的心理来谋利。那种药品的宣传巡回演出,是最早的广告形态之一,其目的是兜售成药、秘方。这些药利润通常非常可观。但公司本身通常不讲信誉,一旦产品名声变臭,他们就到别的地方,换上不同的名称,照卖同样的产品。

      投下大量资本的大公司,禁不起随意抛弃原有的名字。他们得保护自己的名字。正如今天所常见的,当时提倡自由竞争的企业,不得不求助于州政府,以防止自己公司的名称被竞争者侵害。1840年代,美国几个州第一次保护商标,1870年,根据宪法保障版权、专利权的条款,国会通过第一个商标注册法。但最高法院以商标不同于版权和专利权,推翻这一立法:"一般的商标不必然与发明或发现有关……在普通法里,商标的专有权产生自商标的使用,而非单单商标的采用。它不依赖'新奇、发明、发现或任何的脑力劳动成果'。它纯粹建立在抢先采用上。"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10楼2008/08/12

    第10节:名字算什么?(3)


      因此,商标不是建立在发明上,而是建立在习惯上:公司使用某标志代表特定产品,而这一用法得到了大众的接受。于是,尽管商标已在美国专利局和外国类似机构注册,商标的战场却大部分在法院。

      联邦政府运用不同权限,在1880年、1905年先后通过立法,保护商标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的地位。这一保护法不被视为是为促进发明(正如今日对专利权的看法),反倒视为是对财产权(有形资产)的保护。

      随着商业的大众化和随后的全球化,产品如果广受好评,潜在的巨大利润就在眼前。这时,法人公司有两项要务。首先,继续促进消费者对他们产品的需求,这得动用庞大的广告开销。广告的重点,越来越不在于让大众了解产品的用处和成分,而在于产品的区别,以及将产品与某种感觉或观念连结在一块儿:百事新一代(Pepsi Generation)、万宝路牛仔(Marlboro Man)、百威啤酒都是例子。让消费者忠于商标的同时,附加成本也转嫁到价格上,商标产品因此比较昂贵。凡是在超级市场买过东西,并且比较过商标产品与非商标产品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法人公司的第二项要务,是避免让自己的产品过度畅销,以免商标名变成非商标名。拜耳痛失阿司匹林这一专用名称,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舒洁(Kleenex)、全录(Xerox)、可口可乐,都曾为阻止自己的名称成为通俗化的非商标名而大力反击(可口可乐赢得了Coke这个名称的争夺战,却输掉了可乐市场)。

      法人公司商标的"商誉",通常是这些公司的主要资产。桑德斯上校和肯德基炸鸡没有关系,或31冰淇淋连锁店(Baskin Robbins)更换投资方,对消费者无关紧要。在消费者心中,产品依旧没变。商标使特许加盟店得以问世,协助促成商业的集团化。公司只要通过买下畅销品牌,就可进入完全非自己专业的领域。

      商标具有历史,因而有用;消费者熟悉商标。但商标不是老朋友,而是旨在满足资本需求、不具人格的资产。事实显示,玫瑰改叫别的名字,或许芬芳依旧,甚至,换了名字后,玫瑰可能给人更迷人的形象,却是价值较低的公司资产。名字算什么?"它不是手,不是脚,不是臂,不是脸。"但它如今是公司利润的所在。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