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知识普及之光化学烟雾

气体检测

  • 一、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它包含有臭氧(O3)、醛类、硝酸酯类(PAN)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机人体健康。

    这种污染事件最早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所以又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0世纪末开始,光化学烟雾不仅在美国出现,而且在日本的东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许多汽车众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现过。

    二、光化学烟雾形成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石油和煤燃烧的废气、及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等。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醛类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反应中,臭氧约占85%以上。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重要条件,因此在一年中,夏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而在一日中,下午2时前后是光化学烟雾达到峰值的时刻

    光化学氧化剂可由城市污染区扩散到100公里甚至700公里以外。

    在汽车排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增高,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

  • 该帖子已被版主-尘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分享
    +关注 私聊
  • 第1楼2013/09/03

    三、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另一些危害则与臭氧浓度有关。

    当大气中臭氧的浓度达到200-1000微克/米3时,会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患恶化,同时也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

    浓度在400--1600微克/米3时,只要接触两小时就会出现气管刺激症状,引起胸骨下疼 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机体缺氧;

    浓度再高,就会出现头痛,并使肺部气道变窄,出现肺气肿。

    接触时间过长,还会损害中枢神经,导致思维紊乱或引起肺水肿等。

    臭氧还可引起潜在性的全身影响,如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应,影响甲状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钙化等。长期吸入氧化剂会影响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

    四、预防光化学烟雾措施

    制定法规,监测废气排放,改良汽车排气系统和提高汽油质量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如油漆、涂料的使用等。

0
    +关注 私聊
  • 第2楼2013/09/03

    现在普遍每个家庭都会有一辆车,就算没有,也在努力拼着一辆车。汽车尾气应该是释放光化学烟雾的最大嫌疑者了,特别是大城市

0
    +关注 私聊
  • 阿峰

    第3楼2013/09/03

    一定浓度的氮氧化物对人的危害就很大了,再形成伦敦雾那样的光化学烟雾就更可怕了。所以,通过控制机动车,电厂,化工厂等的氮氧化物排放可以有效控制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妮加1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
    +关注 私聊
  • 第4楼2013/09/03

    控制是一方面,如果没有方法消除,累积起来也是个问题呀

    阿峰(zhyan) 发表:一定浓度的氮氧化物对人的危害就很大了,再形成伦敦雾那样的光化学烟雾就更可怕了。所以,通过控制机动车,电厂,化工厂等的氮氧化物排放可以有效控制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0
    +关注 私聊
  •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

    第5楼2013/09/04

    应助达人

    当年的伦敦光化学雾事件不就是这个么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妮加1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话题
    +关注 私聊
  • 阿峰

    第6楼2013/09/04

    现在科研中的脱硝技术,以及汽车尾气的三元催化都是在消灭氮氧化物的。

    妮(v2721409) 发表:控制是一方面,如果没有方法消除,累积起来也是个问题呀

0
    +关注 私聊
  • 第7楼2013/09/04

    有在推广应用吗,没有也没用,怕成本高

    阿峰(zhyan) 发表:现在科研中的脱硝技术,以及汽车尾气的三元催化都是在消灭氮氧化物的。

0
    +关注 私聊
  • 阿峰

    第8楼2013/09/04

    已经用很多了。

    妮(v2721409) 发表:有在推广应用吗,没有也没用,怕成本高

0
    +关注 私聊
  • 第9楼2013/09/04

    比如呢。。。我都不知道的诶

    阿峰(zhyan) 发表:已经用很多了。

0
    +关注 私聊
  • 第10楼2013/09/04

    是啊,是因为煤炭燃烧过多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gzlk650) 发表:当年的伦敦光化学雾事件不就是这个么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