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CMA章与检验检测专用章的管理规定

实验室管理/LIMS

  • 新手上路,想想问问各位大侠,大家的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自己留存的那份检验检测报告还要不要盖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
    +关注 私聊
  • wangwei3438

    第1楼2018/06/27

    发出去的报告都应该保留副本,副本是你发出去的报告的复印件或者扫描件。如果单出一份自己留存,留存的一份和发给客户的可能不一样。保留副本就是为了以后查证发出的报告是否正确包括用章是否正确。

0
    +关注 私聊
  • wangwei3438

    第2楼2018/06/27

    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按照国认实〔2015〕50号文件中附件4和附件6的要求进行管理

0
    +关注 私聊
  • kgdnui_0826

    第3楼2018/07/01

    保留的副本文件(含原始记录)都加盖的CMA章以及检验报告专用章,只是在正本文件的基础上,多了原始记录(样品流转、各参数的分析过程记录、原始谱图、环境条件等)

0
    +关注 私聊
  • Lyubo1816

    第4楼2018/07/02

    我问了同行的单位,有些说要盖,有些说不要盖,我刚接手都晕乎乎地~~谢谢:))

    wangwei3438(wangwei3438) 发表: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按照国认实〔2015〕50号文件中附件4和附件6的要求进行管理

0
    +关注 私聊
  • Lyubo1816

    第5楼2018/07/02

    哦,对了,我们留存的那份检测报告既不是复印件,也不是扫描件,是打印的,所以与原件一样呀,只是多了原始记录那些而已:((

    wangwei3438(wangwei3438) 发表: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按照国认实〔2015〕50号文件中附件4和附件6的要求进行管理

0
    +关注 私聊
  • Lyubo1816

    第6楼2018/07/02

    谢谢,我找到这份文件了:))

    wangwei3438(wangwei3438) 发表:CMA章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按照国认实〔2015〕50号文件中附件4和附件6的要求进行管理

0
    +关注 私聊
  • Lyubo1816

    第7楼2018/07/02

    好,我知道了,非常感谢:))

    kgdnui_0826(kgdnui_0826) 发表:保留的副本文件(含原始记录)都加盖的CMA章以及检验报告专用章,只是在正本文件的基础上,多了原始记录(样品流转、各参数的分析过程记录、原始谱图、环境条件等)

0
    +关注 私聊
  • wangwei3438

    第8楼2018/07/02

    发出去的报告一般都盖章了吧,那么复印或扫描时肯定有章的。准则说要保留副本就是为了查发出去的报告有没有问题,如果咱们出报告时出两份都盖章,一份发给客户,一份自己留存,那么留存的报告和发出去的报告肯给有细微的区别,例如发出去的报告章的位置不正确,而留存的那份章的位置是正确的,这样监督和内审时是发现不了发给客户的报告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即使留存的报告和发出去的报告完全一样,后续发现报告有问题,有的实验室直接重新出一份报告签字盖章留存,而不召回发给客户的报告,这样外审,内审监督都发现不了问题。但实质上不符合准则对报告更改的要求。

    Lyubo1816(v3124325) 发表: 我问了同行的单位,有些说要盖,有些说不要盖,我刚接手都晕乎乎地~~谢谢:))

0
    +关注 私聊
  • Lyubo1816

    第9楼2018/07/03

    我们一直都是同时出2份报告,一份给客户,一份自己留存,2份都盖章,只是自己留存的那份含有原始记录,客户的那份没有,好,我们得改过来。非常感谢:))
    ????不过这个好象也纠结呀,我们的报告一直是检验科打印的,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后,质量管理科再审核盖章,客户的那份是没有原始记录的,即使复印,也会有出入呀?

    wangwei3438(wangwei3438) 发表:发出去的报告一般都盖章了吧,那么复印或扫描时肯定有章的。准则说要保留副本就是为了查发出去的报告有没有问题,如果咱们出报告时出两份都盖章,一份发给客户,一份自己留存,那么留存的报告和发出去的报告肯给有细微的区别,例如发出去的报告章的位置不正确,而留存的那份章的位置是正确的,这样监督和内审时是发现不了发给客户的报告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即使留存的报告和发出去的报告完全一样,后续发现报告有问题,有的实验室直接重新出一份报告签字盖章留存,而不召回发给客户的报告,这样外审,内审监督都发现不了问题。但实质上不符合准则对报告更改的要求。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