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反思,被吃辣毁掉的中国人!

  • 检测老菜鸟
    2019/06/21
  • 私聊

食品添加剂

  • 很多人吃辣后会拉肚子,
    一开始只是以为是食材不干净,
    其实真相远比你认为的更可怕…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1楼2019/06/21

    应助达人

    01
    胃癌大国与吃辣大国
    中国,已成为真正的“胃癌大国”。
    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
    在农村地区,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第一。
    按照一年新发胃癌病人40万,因胃癌死亡32万粗略计算,每天有近1100人被确诊胃癌,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丧生。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现象也随之产生--
    “辣”,
    这几年在中国餐饮业中,开始慢慢占据统治性地位了。
    在北京人最关注的菜系里,川菜和湘菜占了四成。
    北京土著爱去的夜宵圣地簋街,就是一条以麻辣小龙虾和辣火锅为主的餐馆街。据某火锅店老板统计,每吃两三桌辣锅,才有一桌客人选择鸳鸯锅。
    上海则出乎意料地成为麻辣类外卖订单最多的城市。2015年数据显示,酸辣土豆丝和川湘菜成为上海地区外卖的热销爆款。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挑逗夏夜的味蕾,刺激而愉悦的辣便成为了不二首选。
    娇嗲的江南妹子也开始尝试更劲爆的口味。2018年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在杭州这样传统以清淡饮食为基础的地区,“川菜”餐厅数量甚至超过了“杭帮菜”。
    即使在最能坚守本土风范的广东,辣味食物也有了市场。带点小刺激又相对温和友好的藤椒和胡椒,对于想尝鲜的广东仔就很友好。
    据统计,“年度味道”评选中辣排在榜首,辣味的川菜是中国菜系中最受欢迎的,在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最多,甚至外卖备注第一的话也是“多辣/加辣”!
    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胃癌和吃辣之间有任何联系,科学研究也从来没说过,辛辣会导致胃癌,但是有一个现象,却是大家公认存在的:
    现在吃辣拉肚子的现象,
    越来越普遍了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2楼2019/06/21

    应助达人

    02
    小时候辣不怕,
    现在吃一次辣就闹一次肚子
    很多人这几年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肠胃现象:小时候辣不怕,现在吃一次辣就闹一次肚子。
    而且身边的朋友有这种情况的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莫非现在的辣味食品都有问题?
    很多人想当然地解释说,因为辣可以遮掩不新鲜,用辣椒掩盖了变质食材,才让我们的肠胃有如此反应。
    如果只是食材不新鲜那应该是腹泻多过腹痛,但现在第二天往往是腹痛但并不腹泻。
    而且除非你只吃凉卤菜,不然在外面吃川菜和火锅,多半是爆炒或煮沸之后才入口的,其实不会有太多微生物超标的问题。
    其实是辣椒精的问题
    不知道辣椒精是什么的,或者以为辣椒精是什么违法黑科技或者都市传说的,请买一包廉价的包装鸭脖子或者小鱼,看看配料表里面有没有“辣椒油树脂”。
    觉得辣椒油树脂和辣椒没区别的,请多花一点钱,买一包配料表里是辣椒油而非辣椒油树脂的小鱼或者鸭脖,和前面买的一起吃对比,看看回味和胃里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辣椒精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最早是为了解决新鲜辣椒容易发霉的问题,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所以不如先把辣椒素用化学方法将其与新鲜辣椒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等分离开,获得一种浓缩物。这就是辣椒精。
    之所以我们小时候吃辣不拉肚子,很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食品添加剂还没有被广泛运用到现在这个地步,今天你在中国餐馆吃到的任何菜,都能找到对应的XX精或者XX粉卖。在2000年之前极少有食品企业和餐馆添加辣椒精,2000年之后川菜向全国快速输出,对成本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辣椒精逐渐被商家普遍接受。
    川菜主要靠朝天椒和二荆条,朝天椒十块钱一斤,磨成粉价格翻倍;二荆条辣椒一公斤价格大概在十几块,辣椒精批发的话一公斤是五十块左右,但一公斤辣椒精稀释之后可以当120公斤辣椒用。如果店规模比较大的话,一个月省下的辣椒成本至少可以多雇一个伙计。
    因为厨师技术不好,或者辣椒辣味不足的话,要让辣味达标需要很多辣椒,用量多成本就上去了,而且某些餐馆剩菜里的辣椒还会捡回去重复利用,这样的菜只能用辣椒精提味。
    另外评论里有人也谈到了,辣椒精更容易标准化和品控。用辣椒的话,不同批次辣椒辣度是不同的,如果拿重量当标准,其实每次做出来的食物辣度不同。如果你用辣椒精,就能调出一样的辣度,所以火锅店会比炒菜馆子有更大的动机使用辣椒精。
    你去过某些饭馆的仓库就明白了,那简直是个小型化工基地,各种型号的辣椒精,各种肉类香膏,肉类伴侣,最吓人的是居然有罂粟膏。
    之所以会发现这个问题,首先是我注意到自己在深圳吃的川菜和火锅几乎都会第二天腹痛(唯一例外是四川宾馆的四川驻深办),但是去成都待了几天却没有腹痛。
    我估计是因为四川本地新鲜辣椒供给充沛,本地人口味挑剔,讲究用新鲜辣椒或泡椒来调味,辣椒精只有纯辣味没有其他复合香味,无法在竞争激烈的成都立足,所以辣椒精的使用在四川反而没有其他地方普遍。
    很多人和我相似经验--在成都反吃辣而不容易拉肚子。火锅也是一样的道理,清汤捞出来沾干辣椒粉很少有人拉肚子,但红汤吃了就不行。
    再比如我吃过最辣的几餐饭是在湖南农村,就是那种土灶农家院,边上还趴条狗的那种村野小店,论卫生水平肯定不如大城市酒楼,但吃完之后第二天也只是上厕所火辣一些,并没有出现剧烈腹痛,这只能说明农村地区食品添加剂使用并不普遍。
    相反,前阵子在北京一个平价的川菜馆子点了一盘辣子鸡,刚吃第一口就觉得味道不太对,辣到发苦,这种辣的程度就是在四川也没见识过,我吃了两筷子就没吃了,把一整盘都浪费了。但就是这么两筷子,一两个小时后肚子就剧烈疼痛,正常辣椒决不至于这样。
    细细想来,那盘辣子鸡里满满当当的辣椒都发黑了,应该是重复回收利用,只是起个装饰作用,真正出辣味靠的是辣椒精。但可能厨师掌握不好或者出现失误,一勺子颠多了,导致辣椒精用量是平时的几倍,这才会入嘴发苦。
    可见就是这么几口的量,已经足以让人肠胃产生强烈不适。这东西对肠胃的刺激比辣椒大的多,当做添加剂偶尔使用可以,但是完全代替辣椒,没有被辣椒长期锻炼的肠胃肯定是经不住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吃了没事,有的人对添加剂比较敏感,有的人不敏感。另外添加剂生产工艺控制可能对结果有影响,引起拉肚子的可能是工艺不精生成的副产物杂质,所以原理挺复杂的,够个研究生写篇毕业论文。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3楼2019/06/21

    应助达人

    03
    你以为你在吃辣,
    其实是在吃各种添加剂…
    一个使用了辣椒精的饭馆,有很大概率还会使用不止一种添加剂,所以到底是哪个出了问题并不好定论,只能说辣椒精的嫌疑是最大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只是火锅会肚子疼,现在不仅川菜,连鸭脖子都会肚子痛了。很多人还反应现在麦当劳有时也会,考虑到麦当劳的食品制作方式和严格的成本控制,是不是有辣椒精参与其中真的不好说。
    最近很火的那个厨师王刚,说是展示了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中餐厨房,但我看他没有加过或者提到过任何食品添加剂,这显然不是中国商业化厨房的真相。按照视频里的工序太复杂,成本太高,别说你们看了劝退,便宜点的饭馆都不可能这么做,就用添加剂来简单代替。
    中国厨房里已经是牛腩香膏,鱼香膏,乙基麦芽酚的的天下,不过上了视频自然是不会说的,但你要用视频的做法估计永远复刻不出餐馆的味道。
    我们有个读者和我们说他在一个汤圆食品厂打过工,那个食品厂开发了一种巧克力味的汤圆。100公斤馅料只需要放0.5g巧克力香精。一个订单下来,那么多汤圆就用了方便面调味包那么点。
    所以你以为你在吃辣,其实是在吃各种添加剂,
    长期以往下去,中国人的胃如何受得了?爱吃辣的人,是时候改改口味,多吃吃清淡的东西了!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4楼2019/06/21

    应助达人

    这篇文章最后又点名食品添加剂,我认为确实有些商家辣椒提取物加的过多导致了很多不好的现象

0
    +关注 私聊
  • yy_0324

    第5楼2019/06/22

    现在吃辣拉肚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
    分析吃辣好与坏,选择吃辣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与健康息息相关!

0
0
0
    +关注 私聊
  • 玉米

    第8楼2019/06/22

    太可怕了(?ó﹏ò?)咋整

0
0
    +关注 私聊
  • rr丿

    第10楼2019/06/22

    应助达人

    身为一个四川人,吃火锅遭遇过异常的“辣”。
    吃进嘴里没感觉,下胃就开始烧心了。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是啥,咱也不敢问。。。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