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能力验证均匀性检验

  • Ins_b359e6b9
    2021/01/24
  • 私聊

能力验证

  • 1.能力验证计划为顺序计划,实施时采用单一样品进行顺序传递,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均匀性检验?均匀性检验的最小取样量为多少?
    2.假如样品不均匀,是否可以用于能力验证?如何操作?
    请各位大神指教。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JOE HUI

    第1楼2021/01/25

    应助达人

    请参照CNAS 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4.均匀性检验
    1.实施时采用单一样品进行顺序传递,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均匀性检验?均匀性检验的最小取样量为多少?
    1.4.1.1 对能力验证计划所制备的每一个样品编号。从样品总体中随机抽取10 个或10 个
    以上的样品用于均匀性检验。若必要,也可以在特性量可能出现差异的部位按一定规律
    抽取相应数量的检验样品。
    4.1.2 对抽取的每个样品,在重复条件下至少测试2 次。重复测试的样品应分别单独取
    样。为了减小测量中定向变化的影响(飘移),样品的所有重复测试应按随机次序进行。

    4.1.4 特性量的均匀性与取样量有关。均匀性检验所用的取样量不应大于能力验证计划
    预定测试方法的取样量。
    2.假如样品不均匀,是否可以用于能力验证?如何操作?
    不可以用于能力验证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石头雨

    第2楼2021/01/25

    应助达人

    如果样品不均匀肯定不能用于能力验证。至于样品均匀性测试可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判定。

0
    +关注 私聊
  • 黑色豆子

    第3楼2021/01/25

    应助达人



    这是样品均匀性的判定。楼主的判定是两个都不满意,还是能满足其中一个?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黑色豆子

    第4楼2021/01/25

    应助达人

    楼主的实施方法是顺序传递,是否可以理解成检测方法是非破坏式的(类似于测量)。
    如果是这样的话,该检测方法还存在最小取样量一说么?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Ins_b359e6b9

    第5楼2021/01/28

    您好,我看标准GB/T 28043-2019附录B中有如下描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样品不均匀,可以进行能力验证,但要考虑样品间不均匀标准差的影响?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请参照CNAS 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4.均匀性检验
    1.实施时采用单一样品进行顺序传递,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均匀性检验?均匀性检验的最小取样量为多少?
    1.4.1.1 对能力验证计划所制备的每一个样品编号。从样品总体中随机抽取10 个或10 个
    以上的样品用于均匀性检验。若必要,也可以在特性量可能出现差异的部位按一定规律
    抽取相应数量的检验样品。
    4.1.2 对抽取的每个样品,在重复条件下至少测试2 次。重复测试的样品应分别单独取
    样。为了减小测量中定向变化的影响(飘移),样品的所有重复测试应按随机次序进行。

    4.1.4 特性量的均匀性与取样量有关。均匀性检验所用的取样量不应大于能力验证计划
    预定测试方法的取样量。
    2.假如样品不均匀,是否可以用于能力验证?如何操作?
    不可以用于能力验证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Ins_b359e6b9

    第6楼2021/01/28

    因为还没有最终的能力评定标准差,所以目前是不满足单因子方差分析法。

    黑色豆子(p3134650) 发表:

    这是样品均匀性的判定。楼主的判定是两个都不满意,还是能满足其中一个?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Ins_b359e6b9

    第7楼2021/01/28

    是的,使用的样品可以重复进行测试,不会影响测试结果。目前碰到的问题是,所有文献中都要求进行均匀性检验,但是我的样品间差距较大,但是计划过程中我只用到一个样品,这种情况不知道还需不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如果不需要,是否有文件支撑。

    黑色豆子(p3134650) 发表:楼主的实施方法是顺序传递,是否可以理解成检测方法是非破坏式的(类似于测量)。
    如果是这样的话,该检测方法还存在最小取样量一说么?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黑色豆子

    第8楼2021/01/28

    应助达人

    因为之前看过一些报告,单因子方差分析法确实不满足要求,但是在统计结果之后,发现数据会满足4.1.8的要求。应该也是可以的。

    Ins_b359e6b9(Ins_b359e6b9) 发表: 因为还没有最终的能力评定标准差,所以目前是不满足单因子方差分析法。

0
    +关注 私聊
  • 黑色豆子

    第9楼2021/01/28

    应助达人



    按照你的情况均匀性应该是需要做的。但是需要把不均匀性考虑进去。

    Ins_b359e6b9(Ins_b359e6b9) 发表: 是的,使用的样品可以重复进行测试,不会影响测试结果。目前碰到的问题是,所有文献中都要求进行均匀性检验,但是我的样品间差距较大,但是计划过程中我只用到一个样品,这种情况不知道还需不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如果不需要,是否有文件支撑。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iPT

    第10楼2021/02/01

    应助达人

    如果说检测项目是测量一个物品的长度,并且这个样品是固定测两个端的长度,那么就不存在均匀性的问题。

    但是,在样品的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受损,那么PTP就需要对样品的完整性进行核查。

    单个样品传递的能力验证,很多的校准领域的能力验证计划是这么做的,可能电器领域的也这么做,你可以参考一下。

    楼主不说明检测物品、检测项目,也就无法做出明确的说明。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