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国产仪器还要走多少路?

  • 检测老菜鸟
    2021/10/08
    Science
  • 私聊

常用设备综合讨论

  • 国产仪器还要走多少路?



    我是检测老菜鸟,从事仪器分析已经十几个年头了,仪器采购、确认到校准、使用以及售后维修我都经历过。

    现在是在做第三方环境检测公司,目前实验室用于分析的仪器可以说除了大型仪器例如气质液质等质谱类的仪器,基本上都是用国产的替代。

    当然,有人说国产的气质液质也可以,但是怎么说呢,

    国产的质谱联用做痕量的分析灵敏度做不到(虽然纸面上可以),做常量的分析,

    精密度和选择性又差点意思。(个人印象)

    我们实验室在进行仪器选购的时候,大型仪器我们还是选择相信外国品牌,

    国产仪器在实验室中主要发挥的是项目前处理作用,

    例如旋蒸、氮吹、固相萃取和一些简单上机或者经过实际检测能够进行做的或者辅助上机的项目,

    例如气相液相、原子吸收、顶空、液体自动进样器等等。

    其实有些国产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真的很耐用很可靠,

    例如某品牌的气相色谱,我刚毕业去的一家实验室,它已经工作快十年了,

    然后我从该公司离开大概有八九年,问了以前的同事,居然还在继续“服役”。

    当然也有一些国产品牌的仪器用的真的太费脑细胞了,隔一段时间就要罢工一次,

    例如某品牌的热解析,不是出现漏气就是出现断针,再不然就干脆针就对不准进样盘。

    在和国产仪器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让我有感触的不是国产仪器本身,而是有些国产仪器厂家业务的执着,

    因为有些仪器并不是仪器本身的问题,而是大家都愿意相信一个经历过验证的品牌。

    比如某品牌的液相销售人员,当时我们准备申购岛津或者沃特世的液相色谱

    他是从我的朋友圈中敏感的发现了我换了新工作,一般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换了新工作,必然就是一个新建实验室。

    所以他找到我,推销该品牌。然后因为我对该品牌不熟悉,见面两三次看纸面上说不动我,

    他又邀请我去广州当地的一个研发实验室去参观,让我去操作仪器。

    那一个星期大概天天都能见到他,虽然最后因为老板的决策而不了了之。

    但是如果我是决策人,我当时就选择购买试一试了。

    现在的国产仪器厂家应该抓好服务,如果是配套仪器,应该做好兼容,如果是独立仪器,应该做好质量,最后统一一点,做好售后。

    现在有些仪器厂家根本不在乎口碑,卖出去就不管了。没有专门的售后服务,有也是半吊子的销售接听。

    如果仪器硬件出问题了,通常要几轮博弈才肯上门。没有良好的售后团队,就没有良好的口碑,质量再好的仪器也是这样。

    因为仪器不可能不坏,坏了不可能不修,修就不可能不找售后(除非实验室人才济济,十项全能)。

    就环境检测实验室而言,几乎全部的前处理设备和一大部分光谱、色谱类的都可以国产化,

    但是质谱方面的仪器仍需验证。就我们实验室而言,现在和未来采购的前处理设备几乎都是国产仪器。

    我希望有一天,有国产仪器厂商跟我说我们的品牌世界一流,宇宙无对手,而不是在介绍的时候努力的宣传外壳国产化核心检测器是国外技术之类的。
    +关注 私聊
  • 次元之暗面

    第1楼2021/10/08

    先发优势有时不是打价格战可以解决,没办法

0
    +关注 私聊
  • WUYUWUQIU

    第2楼2021/11/17

    应助达人

    前处理仪器还是可以做到更好

0
    +关注 私聊
  • 面对面想你

    第3楼2021/11/19

    国产仪器可以做的更细腻,未来几年,技术都不是什么问题的。

0
    +关注 私聊
  • applecc

    第4楼2021/11/23

    张老师分析透彻,希望未来我们的国产高端仪器做强做大!

0
    +关注 私聊
  • 检测守望者

    第5楼2021/11/23

    外壳国产,核心进口。这就是我不敢轻易尝试国产仪器的原因。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