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关于资质认定通用要求的几点不解

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

  • 在解读通用要求RB/T 214-2017过程中,存在疑问:

    1、分包

    (1)本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情况下,分包样品是否可由本机构实施抽/采样?

    (2)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管控分包质量?举例哪些措施?

    2、采购

    (1)供应商与生产商不是同一家时,是否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

    3、不符合工作

    (1)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如何评价,何时采取纠正,何时要采取纠正措施?

    4、风险与机遇

    (1)能否举例说明,包括风险内容、原因、应对?

    5、报告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

    (2)采样规范是否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

    欢迎讨论~~~
    +关注 私聊
  • WUYUWUQIU

    第1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5、报告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 可以。
    (2)采样规范是否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 也是 可以,但没有必要

0
    +关注 私聊
  • 123

    第2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1、分包

    (1)本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情况下,分包样品是否可由本机构实施抽/采样?不可以,单纯有做抽样的能力不行,因为做抽样的机构没有检测能力,不懂得检测的需求

    (2)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管控分包质量?举例哪些措施?参照你体系文件的分包程序

    2、采购

    (1)供应商与生产商不是同一家时,是否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不需要,你向谁买,就评价到谁,最多让供应商提供制造商的质保单就足够了。

    3、不符合工作

    (1)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如何评价,何时采取纠正,何时要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风险与机遇

    (1)能否举例说明,包括风险内容、原因、应对?
    例如公正性性风险|来自于所有权、控制权、管理、人员、共享资源、财务、合同`、市场营销、支持销售佣金和引荐新客户的奖酬等;应建立相应长效机制,要持续识别风险,将公正性风险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5、报告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不可以,CMA报告中有无资质项目不能盖CMA章

0
    +关注 私聊
  • ztyzb

    第3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1、分包

    (1)本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情况下,分包样品是否可由本机构实施抽/采样?

    不建议,因为批准资质既包括分析也包括采样;

    (2)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管控分包质量?举例哪些措施?

    可以做加标考核,盲样考核,也可以加密码样,如空白编样品号。

    2、采购

    (1)供应商与生产商不是同一家时,是否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

    是的,一个是服务方,一个相当于生产方。

    3、不符合工作

    (1)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如何评价,何时采取纠正,何时要采取纠正措施?

    根据造成的后果,具体可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不符合工作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只不过程度不同,有的可能牵扯到管理层,有的简单改一下就可以了。

    4、风险与机遇

    (1)能否举例说明,包括风险内容、原因、应对?

    比如说泄密,原因可能是文件宣贯等不到位,应对就是加强宣贯,签保密协议等。

    5、报告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

    不可以

    (2)采样规范是否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

    如果仅是采样规范可以,因为没有具体的指标没法申请资质认定;如果涉及到具体参数的话必须取得资质认定。

0
    +关注 私聊
  • JOE HUI

    第4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1、分包

    (1)本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情况下,分包样品是否可由本机构实施抽/采样?
    机构不具备资质,不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因此需要全部回分包给资质的机构,

    (2)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管控分包质量?举例哪些措施?
    分包实验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符合ISO/IEC 17025体系要求或通过CNAS认可机构的实验室认可或客户认可的实验室;有满足分包项目检测工作所需的环境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有精通检测标准和方法的有资格的人员。
    管控分包质量,可以对分包实验室审核
    1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在分包检测前对分包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体系和检测能力进行审核。
    2 适用时,技术负责人对分包实验室可进行实地考察。
    3 根据分包工作的要求,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分包方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设备状况;
    b. 运作时间;
    c. 人员编制;
    d. 认证状况;
    e. 测试周期;
    上述要求如有必要可到分包方进行现场评审。
    分包评审结果应记录于“分包实验室评估表”中,由技术负责人确认。并将评估合格的分包方记录在“合格分包实验室名册”,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更新,审核结束后,所有评估资料需提交给实验室经理批准。


    2、采购

    (1)供应商与生产商不是同一家时,是否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

    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
    3、不符合工作

    (1)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如何评价,何时采取纠正,何时要采取纠正措施?

    何时采取纠正一般是从确定不符合的根本原因调查开始,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所有潜在因素,可从过程控制的人、机、料、法、环、测、样等诸方面查找,如客户的要求。样品、样品规格、方法和程序、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消耗材料、设备和校准及环境等方面寻找,如发现检测数据结果有疑问,必要时可以采用检测方法、数据分析、质量控制图、测量过程控制等进行分析验证,查明数据失真的真正原因,为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依据。根据调查结果确认问题和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并提供问题点和原因的支持性证据。如果可能的话,由责任人员直接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
    何时采取纠正措施一般是由技术負責人组织相关人员根据不符合性问题的原因分析结果确定最可能消除问题或防止问题再发生的且与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的纠正措施,并提交质量負責人确认。纠正措施方案的选择需要权衡风险水平、成本及潜在问题的后果,平衡客户和实验室各方面的利益,选择最可能消除问题并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4、风险与机遇

    (1)能否举例说明,包括风险内容、原因、应对?
    这个主要依据实验室风险评估与机遇管理程序,比如检测过程前的主要风险因素合同评审的风险:测试标准/方法不适用于测试样,那么就确认不符合要求,及时与客户沟通,采取测试标准/方法即可。
    5、报告测试标准/方法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
    一般不可以,除非是分包出去,报告盖CMA标识,能出具具备资质的项目,但需要备注分包实验室等信息
    (2)采样规范是否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
    采样规范若是认可能力项目范围内,是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5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1、分包
    (1)本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情况下,分包样品是否可由本机构实施抽/采样?不可以。
    (2)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管控分包质量?举例哪些措施?同时送质控样品。
    2、采购
    (1)供应商与生产商不是同一家时,是否需要对双方均进行评价?不需要。供应商评价只针对供应商,不针对产品。。
    3、不符合工作
    (1)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如何评价,何时采取纠正,何时要采取纠正措施?评价为是否对正确性,公正性产生影响。犯错了就纠正,纠正完了定规程防止采取纠正措施。
    4、风险与机遇
    (1)能否举例说明,包括风险内容、原因、应对?这个有表格的。比如仪器未校准,原因是仪器管理员对仪器管理不到位,应对定期核查,建立提醒功能。
    5、报告
    (1)报告盖CMA标识,能否出具不具备资质的项目,但有作说明‘不具备资质’?不建议。
    (2)采样规范是否可以出在检测报告中?可以

0
0
0
    +关注 私聊
  • timesriver

    第8楼2022/02/10

    应助达人

    分包可由自行采样,但必须有质控保证。

0
0
    +关注 私聊
  • linrg

    第10楼2022/02/11

    盖CMA资质的报告,不能包括资质认定能力范围中不包括的项目及产品。如有,需要与委托方签协议。说明所检项目不在认定范围,只给委托方提供参考,不具有证明作用,报告不能用于第三方。并在报告显著位置注明上述内容。否则会被相关部门处罚。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