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液质中带点离子是如何产生的,液滴大小影响离子的多少吗?

液质联用(LCMS)

  • 液质中带点离子是如何产生的,液滴大小影响离子的多少吗?
    +关注 私聊
  • hujiangtao

    第1楼2022/05/11

    应助达人

    ESI的工作原理是将液滴变成蒸汽,产生离子发射的过程中形成的溶剂由液相泵输送到ESI Probe,经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流出,这时给毛细管加2-4kv的高压,由于高压和雾化气的作用,流动相从毛细管顶端流出时,会形成扇状喷雾,使液滴生成含样品和溶剂离子的气溶胶。
    电喷雾离子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形成带电小液滴:由于毛细管被加高压,造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带电液滴。
    (2)溶剂蒸发和小液滴碎裂:溶剂蒸发,离子向液滴表面移动,液滴表面的离子密度越来越大,当达到Rayleigh (瑞利)极限时,即液滴表面电荷产生的库仑排斥力于液滴表面的张力大致相等时,液滴会非均匀破裂,分裂成更小的液滴,在质量和电荷重新分配后,更小的液滴进入稳定态,然后再重复蒸发、电荷过剩和液滴分裂这一系列过程。
    (3)形成气相离子:对于半径<10nm的液滴, 液滴表面形成的电场足够强,电荷的排斥作用最终导致部分离子从液滴表面蒸发出来,而不是液滴的分裂,最终样品以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的形式从溶液中转移至气相,形成了气相离子。ESI属于最软的电离方式,通常只产生分子离子峰。适合热不稳定的极性分子,能分析小分子及大分子。

0
    +关注 私聊
  • m3036177

    第2楼2022/05/11

    库伦爆炸 是esi的一个基本原理

0
    +关注 私聊
  • m3301168

    第3楼2022/05/16

    带电离子怎样产生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相应也有一些说明。朱一心教授认为质子是来源于泰勒锥外的空气中。现今的离子源理论还有很多地方解释不了。

0
    +关注 私聊
  • m3301168

    第5楼2022/05/16

    版主讲述的是其中的一种原理,离子蒸发。另外还有液滴分裂再分裂的带电残基理论,还有蛋白质连弹射理论。

    hujiangtao(hujiangtao) 发表:ESI的工作原理是将液滴变成蒸汽,产生离子发射的过程中形成的溶剂由液相泵输送到ESI Probe,经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流出,这时给毛细管加2-4kv的高压,由于高压和雾化气的作用,流动相从毛细管顶端流出时,会形成扇状喷雾,使液滴生成含样品和溶剂离子的气溶胶。
    电喷雾离子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形成带电小液滴:由于毛细管被加高压,造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带电液滴。
    (2)溶剂蒸发和小液滴碎裂:溶剂蒸发,离子向液滴表面移动,液滴表面的离子密度越来越大,当达到Rayleigh (瑞利)极限时,即液滴表面电荷产生的库仑排斥力于液滴表面的张力大致相等时,液滴会非均匀破裂,分裂成更小的液滴,在质量和电荷重新分配后,更小的液滴进入稳定态,然后再重复蒸发、电荷过剩和液滴分裂这一系列过程。
    (3)形成气相离子:对于半径<10nm的液滴, 液滴表面形成的电场足够强,电荷的排斥作用最终导致部分离子从液滴表面蒸发出来,而不是液滴的分裂,最终样品以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的形式从溶液中转移至气相,形成了气相离子。ESI属于最软的电离方式,通常只产生分子离子峰。适合热不稳定的极性分子,能分析小分子及大分子。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