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GB 5749-2022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系列一

前处理综合讨论

  •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布引发了巨大关注,相关研究技术工作者对这版标准的修订向往已久。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水质标准由134项调整为152项,具体是哪些项,调整依据又是什么
    一、水质指标由 GB5749-2006的106项调整为97项,包括常规指标43项和扩展指标54项(见第 4 章)。其中:
    • 增加了4 项指标,包括高氯酸盐、乙草胺、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

    1、指标的新增应满足:

    ①在毒理学或人群健康效应方面有充分研究成果;

    ②在我国饮用水中普遍存在,通过饮用水途径暴露的贡献率较高,浓度水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或对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③具有可行和可接受的水处理技术或控制办法;

    ④具有成熟的水质检测方法。

    2、新增乙草胺的依据:

    ①研究表明,乙草胺具有明显的环境激素效应,能够造成动物和人的蛋白质、DNA损伤,脂质过氧化,对低等脊椎动物、浮游生物、中小型环节动物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

    ②乙草胺作为一种新型除草剂,近年在我国使用量逐渐上升;

    ③研究表明,在我国饮用水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④有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

    3、新增高氯酸盐的依据:

    ①研究表明,高氯酸盐与甲状腺疾病有相关性;

    ②WHO导则第四版第一次增补版中增加了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限值,为0.07mg/L;

    ③高氯酸盐是火药、烟花的主要原料,我国部分地区饮用水中存在高暴露情况;

    ④有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

    4、新增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两指标的依据:

    ①两指标都为原标准资料附?中规定指标;

    ②藻污染暴发可导致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的产生;

    ③两指标嗅ζ阈值低(10 ng/L),超过限值可导致饮用水产生令人极为敏感的臭味;④我国湖泊、水库等在藻类繁殖季节部分水体中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浓度超过10 ng/L;

    ⑤具有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

    • 删除了13项指标,包括耐热大肠菌群、三氯乙醛、硫化物、氯化氰(以CN计)、六六六(总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林丹、滴滴涕、甲醛、1,1,1-三氯乙烷1,2-二氯苯、乙苯;
    指标的删除应至少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

    ①在我国饮用水近年的检测/监测中未检出或未超标;

    ②已在我国禁用五年以上的化学物质;

    ③通过饮用水对人体健康影响相对贡献率小于1%的指标;

    ④具有可替代性的指标。
    • 更改了3项指标的名称,包括耗氧量(CODMn法,以O计)名称修改为高锰酸盐指数(以O?计)、氨氮(以N计)名称修改为氨(以N计)、12-二氯乙烯名称修改为1,2-二氯乙烯(总量);
    指标名称的修改应至少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

    ①指标名称与现实情况存在ì盾;

    ②指标名称的表述不够明确。

    据此将耗氧量名称改为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臭和味名称改为嗅和味,氨氮名称改为(以N计)。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