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揭开国标老不更新的面纱

  • 土老冒豆豆
    2022/10/10
    超越队
  • 私聊

国家标准GB



  • 第一章 标准的定义




    以下内容是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加上查资料思考得到的一些感悟,如有不对欢迎各位积极拍砖,因为我也真的很想验证下,我的感悟到底是否正确,苦于无高人指点。

    国内标准架构相信做检测的同行都很熟悉了,各种课也听了不少,我就不再赘言了。

    WTO/TBT对标准定义为: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者特性的文件。

    有读者会问了,为何我们的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一般用加“/T”标识)呢。见图。



    上图为强制性标准。


    上图为推荐性标准。

    别问,问就是中国特色,因为强制性标准在国外通常以技术法规的形式存在,所以国外才给标准定义里添上个“非强制性的”。

    标准还有几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共同利益”和“最佳秩序”,共同利益要求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不是追求某一方的利益,也就是说标准主要代表相关方的最佳利益;最佳秩序是指通过标准的实施,标准化对象的有序程度达到最佳状态。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标准不是个技术层面的事,它是个政治层面的事哪。这站位高了,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我突然有点理解,为何身为技术人员的版友们,有时对一些标准咬牙切齿,觉得“咋写的”、“这能有可行性”、“臣妾做不到哇”,那是站在技术层面的角度质疑标准起草者的技术水平了(毕竟写的好的标准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略有瑕疵就会被执行者腹诽不已),咱在第二层,以为标准起草者顶多站在第四层,没准掀开历史的迷雾结合当时标准起草的大背景,会发现人家站在第七层咧。

    想到这大家是不是宽容平和了许多,标准放在它刚颁布的那个时期,肯定有其先进一面和要倾向某方面的立场,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和立场挑过去的产品的毛病嘛。

    但是,标准也得与时俱进啊,我们看到一些明显的谬误或者缺陷,沿用至今,标准没更新,也不像书籍出版后可以来个勘误(大家有见过标准出勘误吗)。

    第二章 标准的署名




    如下图的这份标准第二页,大家看到了什么,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这,也是一个中国特色,因为国外的标准一般是没这两项的。我国的标准,早年间应该也没有这2项内容(毕竟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避免突出个人)。是当时的国家标准局,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可以署名。初衷就是为了评职称和评奖,毕竟相比工程师、研究员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评比,当时的标准化工作人员评比缺乏量化指标。

    这么一看,人国外不需要评职称,自然也就没这个署名的驱动力了。

    署名这事有利有弊,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故事,说秦朝是最有质量意识的,长城的每块城砖,都有建造者姓名、督造者姓名,以便厘清责任。所以城砖上的署名,是一种责任,出了事是要追责乃至掉脑袋的,所以万里长城永不倒,迄今还屹立于世。

    标准上署名,更多是一种荣誉、资历,好比现在评职称,草拟了多少个标准,那是跟主持了多少个项目效力等同的。

    我扪心自问,假如10年前,我起草了某个标准,并凭此业绩得了职称,10年后我在业内、圈内也算薄有地位名望了。然后,嗯,有个不长眼的提出:这个标准有啥啥问题,打算提出修订云云。

    求我心理阴影面积。

    当然,以上纯属我个人瞎猜乱侃,本人既未起草过标准,更没能混出个啥名堂来。肯定是以我小人之心,度他们的大度之腹了。

    但是以下的话是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深化标准工作改革方案》里明确指出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之间普遍存在相互交叉和内容指标矛盾冲突的现象。在标准制定方面,我国标准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标准制定的周期普遍高于国际标准及国外国家标准,标准的更新不及时。”

    标准滞后、标准更新慢,这些现象的背后,难道真的是因“为尊者讳”?当然不是了,大家(包括我)不要看多了宫斗剧,就啥事都用暗黑法则揣测,真正的原因见第三章。

    第三章 标准的半衰期




    半衰期原来是一个物理概念,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定义用在药学上就是指血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用的时间。而标准的半衰期定义为:统计时间点某领域(国家、区域、行业)全部现行有效标准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少时间内发布的。



    由上表看到,半衰期最高的是环境保护领域(11.75年)——想起某版友吐槽某标准要求水源地大肠菌群采样6小时内要培养,我觉得可能他退出这行业了某标准都未必更新呢,当然乐观地推断,近年国家非常重视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发展速度应该会突飞猛进的。

    因为,某领域标准的更新速度,是与某领域的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你看标准半衰期最低的航空领域(3.75年),再联想下国内航空领域的技术密集、与国际接轨的特点,不难得出经济越发达,标准更新越快的结论。

    再看看我从事的食品领域,标准半衰期是7.67年。嗯,让我想想,我见过的最老标准应该就是这份。各位版友你们见过的还现行有效的最老标准,是哪一个呢。



    当然,不是说老标准就过时了(也是老同志的我表示不服)、新标准就一定更贴合实际,有的标准是讲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那几十年不变也是能适应现在的需求的。
    +关注 私聊
  • 穿越时空

    第1楼2022/10/24

    中国技术性的法律法规太少了,标准让人的感觉就是比法律法规地位低很多。

0
    +关注 私聊
  • 土老冒豆豆

    第2楼2022/10/27

    应助达人

    我也这么觉得啊,法规地位肯定比标准高呀

    穿越时空(fscmj) 发表:中国技术性的法律法规太少了,标准让人的感觉就是比法律法规地位低很多。

0
    +关注 私聊
  • 水分子

    第3楼2022/11/04

    应助达人

    我参与过标准编制,一些编制人员真的是不敢恭维、、、、我曾见到过新编的标准中有明显错误,还是个方法标准,按照标准就无法操作。编制方法标准不光是需要扎实的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是弄个教授、博士去就能把标准编好、、、

0
    +关注 私聊
  • 秋醉虞阳

    第4楼2022/11/04

    现在我们检定规程都归到技术规范了 以前是技术法规,具有法律效力,是强制性的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