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参赛备考复习指南

环境监测政策法规

  • 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参赛备考复习指南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了部门常务会议,会上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方案。通过开展大比武,旨在带动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增强政治意识、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业务能力,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的职责。目的是以更高的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快速性和新颖性,努力营造一个深入钻研业务、互相学习、相互超越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监测支持。
    本届大比武由专业竞赛和理论知识组成,各个专业组将采取“上机笔试+实操考核”的形式进行。其中,上理论知识将包括公共基础(生态环境监测基础)和专业知识



    一、理论知识考试方案

    设置实验分析、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 测四个专业组。各组理论考试由公共题目和专业题目两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题目

    全面考查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政治意识、法治观念、社 会责任和业务能力,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大会精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等重要文件、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刑法修正案(十一)及《关 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环境监测 内容;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等基本 概念、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要求。

    2.专业题目

    1)实验分析组环境介质样品采集、制备、处理和净化、保存、测试等基本内容,各要素领域手工监测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生态环境 监测分析测试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及应用

    2)污染源监测组 污染源监测相关政策与管理规定,污染源监测相关标准、规范 和技术指南规定及应用,污染源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污 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 查

    3)应急监测组 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应急相关政策与管理规定、应急 监测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应急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 用,突发状况的处置能力,应急监测方案编制能力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组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含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技术方法,质量 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和应用(含手工监测),运行维护与管理的 基本程序和要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相关政策文件,颗粒物与臭氧 污染形成机制、机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数据审核和综合分析评价 适用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方法。

    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及论述题;其中简单题约占30% 中等难度题约占50%约占20%。


    二、实际操作竞赛方案

    竞赛项目 以突出日常实际工作重点或难点,能切实反映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原则,分组设置竞赛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 实验分析组设置一项现场操作项目和两项前置分析项目。 现场操作项目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方法依据为《水质 硫化物的测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 1226-2021) 前置分析项目:一是土壤中重金属镉Cd依据为《土壤和沉积 19 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 —2023)二是水中有机氯农药。依据为《水质 有机氯农药和氯苯 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99-2014)。参赛选手根 据规定要求完成考核样品测定并上传结果。

    2. 污染源监测组设置两项现场操作项目。一是废气气态污染物监测依据为《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29-2011)、《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 CO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0-2021)、《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和氯化氢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HJ 1330-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2-2023)等 二是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检查依据为自行监测相关管理规定、行业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手工和自动监测技术标准规范、监督检查技术 指南及规程等。

    3. 应急监测组 拟设置三项现场操作项目。一是无人机应急现场调查依据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二是应急监测方案编制依据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 等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三是现场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为《水质 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 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27- 2021)、《水质 石油类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970—2018) 等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

    4.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组 拟设置两项现场操作项目一是运维质控依据为《环境空气 颗粒物(PM10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7 -2018)、《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 656-2013)、《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 连续自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总站气字函〔2019〕785 号)等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二是数据审核和分析依据为《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 规定(试行)》(HJ 633-2012)、《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暂行)》《大气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数 据审核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大气光化学监测网自动监测数据审 核技术指南(2021 版)(试行)》等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竞赛时间

    实验分析组现场操作时间为120分钟

    污染源监测组时间合计为170分钟其中,废气气态污染物监测项目时间为50分钟,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检查项目时间为 120 分钟

    应急监测组时间合计为 26分钟其中,无人机应急现场调查项目时间为 20分钟,应急监测方案编制项目时间为60分钟,现场定性和定量分析项目时间为 180分钟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组时间合计为240分钟运维质控项目时间为120分钟,数据审核和分析项目时间为120分钟。

    四、评分方法

    实际操作竞赛评分依据主要以样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为主, 辅以考查参赛选手的操作规范性及原始记录、分析报告的规范性具体评分细则参见国家的另行规定。

    实验分析为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污染源监测为模拟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应急监测为水中石油类紫外法的测定;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为PM2.5β射线法)自动监测运维质控;综合评价为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生态质量等常用环境质量标准,常用污染物排放标准,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关联性分析、趋势分析等基本技术及实现手段,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及要点。

    五、理论考试复习建议

    政策管理文件:近年来国家和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现行相关标准:质量标准、风险管控标准等;监测方法标准、技术规范、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

    参考类书籍: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编制的水、气、土等领域监测方法类书籍;往届比武类试题集、配套现行持证上岗考核文件要求的试题集。

    参考资料一览表



    资料类别


    序号



    政策管理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2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解读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112日)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1227日)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2017-09-21

    7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

    8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环监测〔202417号)

    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24123日)

    10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

    11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736 号)

    12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部令第32号)

    13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环监测〔202417号)

    1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令,202142日修改)

    15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总局39号令)

    16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第21号公告)

    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

    18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


    主要环境质量和管控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2017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修改单

    4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5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相关技术范、规定、和规程



    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

    2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

    3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

    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5



    《土壤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6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

    7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 165-2004)

    8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9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

    1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1998)

    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21

    12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2019 )

    13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噪声测量值修正》(HJ 706-2014

    14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

    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16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范》(HJ 641-2012)

    17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2

    18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7-2018

    19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HJ 8.2-2020

    20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技术规定(试 行)》(2020 2 月)

    22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

    23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技术规程》(总站源字〔2022268号)

    24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

    25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 656-2013)

    26



    《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 连续自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总站气字函〔2019〕785 号)


    相关技术指南、要求、导则、通则、办法和方法

    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公告 2018年 第9号)

    2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12962023

    3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试行)HJ 1209-2021

    4



    《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1)

    5



    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部公告 2022年 第17号)

    6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β射线法自动监测技术指南》(HJ 1097-2020

    7



    《大气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指南》(试行)

    8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HJ 》(12952023

    9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 HJ 12962023

    1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

    11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5-2000

    1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导则》(HJ 25.12019

    1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 25.22019

    14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25.52018)

    15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

    16



    《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HJ 13202023

    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

    18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19

    19



    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部令第17号)

    2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

    21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监测〔202199号)

    22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 1226-2021

    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1-2020

    24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970-2018

    25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暂行)》

    26



    《土壤和沉积 19 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 —2023)

    27



    《水质 有机氯农药和氯苯 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99-2014)

    28



    《大气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指南(试行)》

    29



    《国家大气光化学监测网自动监测数据审 核技术指南(2021 版)(试行)》

    3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 CO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0-2021)

    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和氯化氢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HJ 1330-2023)

    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2-2023)

    33



    《水质 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 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27- 2021)






    参考书籍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2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3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

    4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第五版上、下册)

    5



    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6



    国控网水质自动监测运维管理常见问题与解答

    7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工作手册

    8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实用工具手册

    9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

    10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操技能与实务

    11



    水和废水无机及综合指标监测分析方法

    12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1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考核试题集

    14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采样与现场监测技术理论习题集

    15



    北京市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16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考核试题集

    17



    水质监测岗位技术考核题集与环境监测技术问题解答

    18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800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dengmao21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10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ztyzb

    第1楼2024/03/22

    应助达人

    老兵大神,占楼学习。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2楼2024/03/23

    应助达人

    很好的资料,推荐给同事看。

0
    +关注 私聊
  • 箬竹竹

    第3楼2024/03/26

    感谢大神指导!

0
    +关注 私聊
  • 环境检测

    第4楼2024/03/29

    您好,老师,请教一下固定源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必须用排放标准推荐的HJ543分析吗,可以用气和废气第四版方法分析吗?

0
    +关注 私聊
  • 老兵

    第5楼2024/04/01

    应助达人

    不可以,应优先选用排放标准推荐的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排放标准没推荐的才可用第四版方法。

    环境检测(v3108078) 发表:您好,老师,请教一下固定源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必须用排放标准推荐的HJ543分析吗,可以用气和废气第四版方法分析吗?

0
    +关注 私聊
  • yzj525

    第6楼2024/04/08

    不得不说,资料整理很全

0
    +关注 私聊
  • chromer

    第7楼2024/04/20

    老师,hj699的滴滴涕可以二次拟合吗?前面出峰的六六六线性很好,但后面滴滴涕就不行了,有什么办法吗?

0
    +关注 私聊
  • m3295981

    第8楼2024/05/10

    资料好全 要是有对应题库就更好了

0
    +关注 私聊
  • 老兵

    第9楼2024/05/11

    应助达人

    本次比武基本上是原题,题库参考意义不大,还是要全面复习相关文件和标准。

0
    +关注 私聊
  • Ins_f360b40c

    第10楼2024/05/14

    这种大赛,报名有什么限制条件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