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通改前非

    第11楼2008/03/26

    在生活实践中,有的人滴酒沾唇就面红耳赤,有的人豪饮 “千杯”,脸不变色。醉酒的人,有的精神激奋,有的沉默寡 言, 有的哭笑无常,有的走路摇晃,有的昏睡不醒等等,每个人的酒量,对洒的反应和适应都是与每个人的体质,精神状态 关。根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在1~2克/升时, 能使人体机能和技巧发生明显障碍。在3~4克/升有 使人昏 睡;达到4~5克/升时,呼吸中枢受到麻痹而可能会引起死亡。饮酒醉与不醉和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力有关。一般说来 质差,精 神状态不好又不经常饮酒的人,引起醉的酒量小,容易醉;身体好,精神状态好,又经常饮酒的人就不容易醉,或 时,体者达到醉的酒 量很大。当然,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力还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关,根据调查资料表明,中国、东南 亚、朝鲜和美洲的印第安等, 对酒精的耐受力较弱,欧洲的白人、非洲的黑人,对酒精的耐 受力较强。
    有的人饮酒后脸色发红,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变成乙醛,而乙醛引起末梢血管扩张的结果。饮酒后脸不变色的人如 果饮酒过多,会引起脸色发青。这是因人体摄取酒精后,一时 血压上升,接着下降。血压下降,反过来会使末梢血管突然收 缩。末梢血管的血流恶化脸色便发青。饮酒脸色发红的人,血液中乙醛的含量比脸不变色的人高好几倍,因此,再饮多少也不 会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脸色也不会发青。总之饮酒和人体的素质有 关。 六、饮酒与视力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饮洒过多后全身皮肤会发红发热,在眼部则表现为睑球结膜充血。若结膜经常充血,局部组织营养 欠佳,易发生慢性结膜炎等,维生素B是眼睛的重要营养物质,大 量饮酒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不足,从而导致角结膜干燥, 视神经炎或晶体状混浊。酒中含的甲醇,对视网膜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另外、酒还能直接影响视网膜,阻碍视网膜产生感觉 视色素,导致眼睛对刑适应光线能力的下降。晚上喜欢喝酒的人,酒后两小时之内,黑暗中辨别东西的能力大受影响。患有青 光眼的 人,醉酒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瞳孔放大,可使原来狭窄的眼角阻塞,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看不清。因此,近视 眼、青光眼 病者.不要过量饮酒。 七、饮酒与疾病

    前面我们讲过饮酒与个人的身体状况有关。一般,身体有疾病,都不宜饮酒,更不宜大量、长期饮酒,特别是患有以下几 种病的人不宜饮酒。 1.肝炎病患者 酒精进入人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对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酒精在肝脏内经过乙醇脱氢酶及其辅酶的催化而形成 乙醛,乙醛对肝脏的危害就更大。另外,饮入的酒精量,除3%由尿液排除外,其余大部分都是由肝脏来进行氧化和代谢,这就 使旰脏负担急剧加重,如果患有肝炎,肝功能已经不正常不健全,还要承担艰巨的任务,就势必加剧旰功能的损坏,阻制酒精 的正 常代谢。实践证明,患有肝炎病的人,不节制的饮酒等于慢性自 杀。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酒精、一是兴奋大脑,感情激动;二是使血管扩张,血液升高,这样易发生血管破裂而引起死亡。或者发生心律不齐,心 跳加速等不良症状。 3.其它如胃溃疡、胃炎、肠炎、肾炎及眼病等都不宜饮酒有痔疮的人也不宜饮酒。 以下几种情况也最好不饮酒: 1.妊娠妇女 孕妇如饮酒,会由于细胞毒性的作用,破坏遗传因子,会使 胎儿产生酒精中毒症,易引起畸形和流产等现象。 2.生气、发怒或忧愁时 人在生气、发怒时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头晕脑胀,心跳加快,此时饮酒.尤如火上加油,从而失去理智,铸成大错,及 至醒来,已悔恨莫及。忧郁、悲伤时,情绪沉闷,思虑伤心,此时饮酒会引起消化系统不良,新陈代谢紊乱而伤害身体。常言 道: “以刀斩水水更流,以酒消愁愁更愁。”就是这个道理。 3.车船、飞机驾驶员及高空作业者 对从事汽车驾驶、轮船驾驶和飞机驾驶的人员及高空作业人员都不宜饮酒。或者要特别注意饮酒的时间,因为这类人员的 工 作性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饮酒会出事故,酿车祸,这是大家不 言而喻的事情。 八、得法的饮酒

    饮酒要得法,也就是说不仅能饮,还要会饮,才不致一饮即醉,从饮酒中吸取乐趣。 第一,尽可能饮热酒。不管是白酒、黄酒,加温后饮用一 是芳香适口。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底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 有害成分,葡萄酒热饮还能治感冒。 第二,空腹时不要饮酒。空腹急饮容易醉,这是饮者之基本常识。因为空腹,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酒精很快在十二指 肠和小肠内被吸收,如果一面饮酒,一面进食,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就不易酒醉。 第三,不要多种酒混合饮。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宋代 人 陶谷的《清异录》中写到:“酒不可杂饮,杂之,善酒者易醉,乃饮家所忌。” 第四,饮酒后切不要洗澡。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 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第五,不要用药酒作宴会用酒。药酒中含有多种中草药成中分,某些药物成分可能跟食物中一些成分发生矛盾,或者起化 学变化,喝了后会令人恶心、呕吐和不适。 第六,不要强劝别人饮酒。各人的情况不同,对酒的爱好、承受力不一样,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场面而逢场作戏而自己实际 不会饮或饮的很少。如果强迫别人饮酒。不喝不礼貌,喝又有困难,往往容易出事,甚至丧命。因此,饮酒时,应听其自便, 自觉自愿,不要强人所难,特别不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灌醉人。这样 既浪费酒,又伤别人的身,还出别人的“洋相”,又伤 和气。往往给欢乐的场面笼罩上不愉快的阴影,实在是不可取的。 第七,不要让孩子饮酒。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口腔、食道黏膜细嫩,管壁浅薄,对各种异物刺激敏感。饮酒会导致消 化不良,肝脏肿大,影响肝功能,损拥害大脑细胞。

0
    +关注 私聊
  • 通改前非

    第12楼2008/03/26

    第八讲 酒、酒风、酒俗及其它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盛众。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便有了酒。对酒的认识、立场、饮用方法,因 时、因 地、因人、因族而异,进而构成我国酒文化瑰丽多姿。气象万千 的繁荣盛况。给酒增添了不少的神奇色彩,饶有兴 趣。通过介绍饮酒习俗、故事、传说,以期达到提倡社会主义的良好酒德、风俗,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此外,还兼有增长与 酒有关的历史知识、发展过程和酒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一、酒的奇特

    酒是一种奇特的风味食品,具有特殊的气味和魔力。现在, 不管是爱酒的人还是恶酒的人,都把它当作交流感情,改善关 系,增进友谊的媒介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把饮酒作为一种欢乐和快事。每逢婚丧大事,庆典年节,迎宾待友,家人团聚 等等,都少不了要饮酒。从古到今,认为无酒不成礼,无酒不够欢,无酒不为宴,无酒欠敬意。嗜酒的人,对它赞美不绝,爱 之如命。恶酒的人,则认为它是一无是处,深恶痛绝。同一食品,人们对它的爱和恨如此悬殊,不能不说它是一种少见的奇特 食品。 嗜酒的人常以饮到好酒为快事,又常以自己酒量大而“自豪”, 倘若遇上“对手”,就会出现一场“超量级”的比赛,最 后乐得个 东倒西歪,口僵舌硬,丑态百出。这样不仅有伤风雅,而且也有害健康。可这种人对酒有一种特处感情,见酒忘乎 所以,不见酒 也要凭生事端。一句话,离不得酒。 北宋朱翼升在《北山海经》中说道:“大哉!酒之于世也,礼 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 秩,上 至缙绅,下至闾里,诗人墨客,樵夫鱼父,无一可缺也。”这也反映了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巳成 了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是如此爱酒,上至帝王,下 至樵夫都缺少不得。以送酒来表示感情和友 谊;以敬酒表示尊敬 和虔诚,以喝酒表示决心和意志。古人爱酒,现代人同样爱酒,汉族人爱酒,少数民族同样爱酒。可以 说:酒,已经普及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角落,存在于我们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之中。 二、古人与酒

    古人认为,酒是一种天赐的美好享用品,故“饮必祭”。大概 是既然要饮天赐的用品,就必先祭天、地、神,以表示饮 者的崇 敬和虔诚。早在商殷时代的甲骨文中,便有向死去的“大甲”和 “丁”供献“鬯”酒的记载。周代也要等祭祀完毕, 方可开宴饮 酒。祭祀的时间,也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制度,有的沿袭到 现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纪念大诗人屈 原,有赛龙舟,吃 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自汉代以来,农历九月初丸九日重阳节 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惯,正月十五,天子 黄昏到甘泉宫祭太乙 星,灯火辉煌,通宵达旦,演变成现在的元宵灯会,秦汉以前就 有八月中秋天子祭月的规定,到了唐 代,发展成赏月饮酒,到了 宋代,此风更盛。岁末除夕,“除日驱难,除夜守岁,饮屠苏 酒。”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大都爱酒。被奉为“圣德之君”的唐尧, 和虞舜,都是嗜酒之徒。古书中有“尧舜千钟”之说。汉武 帝刘 彻更是好酒之徒,“三辅黄图”说他曾行舟于秦始皇造的酒池中, 并说,“池北起台,天子于上观牛饮者三千人。”他 首创酒的专卖政 策,为政府带来巨额收入,充实国库。这一政策有积极意义,两千年来对酒的政策产生着重大影响。魏武帝 曹操喜欢饮酒,他的 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众所周 知的。曹操会饮酒,也会酿酒,而且 还主张禁酒。在他初当政时, 向献帝“表奏酒禁”。提出了“欢酒歌,太平时”,“民无所争 讼”,“三年耕,有九年储, 仓谷满盈,班白不负载”,“路不拾遗之私。囹圄空房 ”,“耄耆皆得以寿终”的主张。 古代帝王不仅喜酒,而且长夜之饮的也不乏其人。春秋时代 的齐景公,“纵酒,七日七夜不止”,战国时代的齐威王 “好为淫乐 长夜之饮”;还有“五日五夜不废酒”,还打个地洞钻进去,“日继于 夜”地饮酒。北朝前秦国君符生堪称“醉 生梦死”,“耽湎于酒, 无复昼夜”,在位两年,就被人篡夺了帝位,临被杀时,嗜酒如命, 还要“饮数斗”,昏醉无所 知。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 少胜多的晋孝武帝,“溺于酒色,为长夜之饮”在昏醉中被爱妃张 贵人使人蒙面闷杀了。 南北朝时的北周宣帝,成天饮酒,有人作歌 “朝亦醉,目亦醉,日日恒常醉,政事日无次。”宣帝得知,令 人将作歌者打 死。辽穆宗是个贪杯之徙,且暴虐,最后死于近臣之 手。总之这些帝王喜饮酒,狂饮酒,长饮酒,有的丢掉王位,有的丢掉 性命,真是要酒不要命。当然,在古代的帝王将相中也有 用酒赏赐和犒劳胜利将土的,还有用作鼓励的。如勾践用酒鼓励生 育;秦穆公赐洒“盗马人”的故事很有趣。传说秦穆公的马 被一些山野的贫苦之人盗走杀吃了,手下的官史要去追杀。秦穆 公 说:不要因为“马”去惩治“人”!我听说吃良马肉不饮酒,会伤 身体的。于是令人送酒给“盗马人”。后来穆公在与别 国的交战中 遇难,幸得“盗马人”援救。 三、文人与酒

0
    +关注 私聊
  • 通改前非

    第13楼2008/03/26

    历史上的文人,大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很多轶闻 趣话。嗜酒的文人,大都被人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什么“酒 圣”,“酒仙”,“酒狂”,“酒雄”、“酒鬼”,“醉龙”,“醉尸”、“醉 翁”,“甜中客”等等。唐代大诗人李白, 人称“酒圣”、“酒仙” 及“酒星魂”,自称“酒中仙”,一生爱酒、饮酒,写诗著文离不了 酒。郭沫若先生说李白是“生 于酒而死于酒。”李白的诗文作品 有六分之一谈到酒。因此,不管是隐居,求仕,还是得意、流 落,人多、人少,有钱、无 都饯要饮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 中写李白是“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 仙。”李白暮年甚至将自己心爱的宝剑也拿去换 酒,在给妻子的诗中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曾为李白妇,何异太 常妻。”以至后来“游采石江中,因醉,入水中捉月而 死”。 杜甫嗜酒不在李白之下,十四五岁就是位“酒豪”,以后便是 “得钱即相觅,沾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 头尽醉 归。”“径须杨就饮一斗”,“浅巴涓涓酒,深凭进此身。”真是酒而 后已!据说,杜甫的死也与酒有关。 唐代文人多,嗜酒的也多,《饮中八仙》除李白外,还有张旭、贺知章、李适之、焦遂、崔宗之、李进、苏晋。另外,如 王维、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白居易等都无不嗜酒。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极好饮酒,自己曾说:“平生不止酒,止酒情 无喜。幕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他一生贫困,过着躬 耕的生 活,但酒是少不了的。受灾时,甚至断炊,也少不了酒,友人周济他的钱,也拿去买酒喝。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喜 欢饮酒。三 国时吴国大夫郑泉,是个“博学有志,而性嗜酒”的文人,临死作嘱,我死后,请把我埋在陶器作坊旁,百年之 后,我的尸体化作泥土,让人们做成酒壶盛酒,就满足我的心愿了。嗜酒之程度可见一斑。西汉时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与 卓文君“当垆卖 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千古流传。魏晋时期的文人,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纵酒放达,带着酒边走边喝。他 的妻子哭着劝他戒 掉,刘伶说,我自己戒不了,只能向鬼神发誓才行,你赶快准备敬鬼神的酒肉吧!他的妻子很高兴,准备 好后要刘伶来发誓,刘 伶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 言,慎不可听。”说后,又大吃大喝 起来。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另一著名嗜酒之人,他借酒装痴使他躲, 避了政治迫害,引出了不少历史故事。他母亲死了,别人通知 他,他正在下棋,别人劝他回去,他硬要争个结局。棋下完后,饮酒三斗,大号一声,吐血数升。有一次司马昭想叫阮籍为 其儿 子求婚,阮籍既不愿意,又不敢公开拒绝,只好大醉六十六天,使 司马昭无机会开口而作罢。阮籍与族人聚饮时,不用 杯,而用大 瓮,围座痛饮。遇有一群猪挤过来拱着鼻子喝酒也毫不在意。 说到文人用诗词赞酒,写酒,抒发感情,消愁解闷,,那更是 举不胜举,彼彼皆是。有从文人的作品中闻到酒香的。如 李白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 处是他乡。”李白在政治上失意时,又劝别人:“钟 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将出换美酒,于尔同销万古 愁。”李贺悲观中呼出:“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辛弃疾的主张不被朝 庭采用,只好“总把平生入醉乡, 大都三万六千场,今古悠悠多 少事,莫思量。”苏东坡赞酒:“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 温”;“三杯卯酒人径醉, 一枕春眠日亭午”;“醉眼朦胧觅归路,松 江烟雨晚疏疏。”女诗人李清照用洒抒怀:“常记溪亭日暮”,“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三杯两盏淡酒,怎抵他晚来风急。” 总之,中国历代的大作家,如屈原、贾谊、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罗贯中、施耐 庵、 吴敬梓、曹雪芹他们的作品中都有“酒的芳香”,“酒的欢乐”, “酒的悲哀”。唐恃、宋词,元曲中有写酒的,《三 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中酒的场面更多。上千年来的文学作品史,几乎没有离开“酒”这个题材和 内容,可以说酒与文学、文人结下 了解之缘。 四、习俗与酒酒进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就把酒作为一种表示心意,勾通 思想,交换感情的重要媒介物。在现代生活中,交际场中不 可 缺少的角色。虽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确是人们的常备 物。在我国古老的风俗中,祭祀,养老、奉宾要酒;贺得子, 做 弥善,庆寿延、办丧事要有酒;男婚女嫁,家人团聚,久别重逢 更是无酒不成礼,有酒礼更浓。也有用于助兴,祝捷、欢 宴、消 遣、解闷,接风、送行、馈赠、访友的活动。古时新婚夫妇要以 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各执一半,盛酒嗽口,互相敬 饮,以表示自 此后相亲相爱,白头到老。这就是后来的“合欢酒”,结婚时,由新人用彩带连结着酒杯,交互传杯共饮,以 表示同心同德,互相 帮助,共同生活。浙江绍兴地区,还有一种有趣的风俗:当地生 了孩子的家庭,往往在生育那年,选优 良酒数坛,用泥封严,藏 于窖中或埋于土中,待孩子长大到婚嫁之时,再将酒取出,启封待客。为女儿藏的酒叫女儿酒,为 男儿藏的酒就叫“状元红”。用 这样的酒,款待亲友,味再醇美,品饮的人无不倍加喜悦。 酒用于各种仪节之中,即古人所谓的“成礼”,实际是增加人们的欢乐,刺激人们的感情,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古人的 礼多,但“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现在人们把很多日常的社会活 动,生活行为都贯之以酒。如遇红白喜事,请客吃饭,叫 清酒, 应邀做客吃饭叫“吃酒”。要参加别人的喜事活动叫要吃喜酒。总 之,把酒作为一种广义的生活活动的代名词。我们 现在随处可见 到:订婚酒、结婚酒、百日酒、生日酒、庆功酒、出师酒、团圆酒、饯行酒、接风酒,饯别酒、出丧洒,春 酒、清明酒、端阳酒,中秋酒、重阳酒,除夕酒以及各种节日酒、宴会之酒等等。至于敬酒、祝酒、行酒会,巳成为各种礼 仪、交际活动中不可少 的礼节。真是事事不离酒,无酒不成礼,常言说:“有酒无菜,不 算怠慢,有莱无酒,拔腿就走。” 由此可见酒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五、民族与酒

0
    +关注 私聊
  • 通改前非

    第14楼2008/03/26

    我国地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0多个兄弟民族,虽说都有饮 酒的嗜好,但风俗都各有千秋。 蒙古族过大年,除夕晚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午夜开始饮酒, 大家先向长辈敬“辞岁酒”,再开怀畅饮,通宵不停。 蒙 古同胞喜欢喝富于营养、对肺病、胃病及血脉症、支气管炎都有一定疗效的马奶酒。蒙古同胞还很好客,喜欢给客人敬 酒,一般 一次敬三杯,客人至少要喝两杯。客人不喝,便即兴唱起祝酒 歌,直到客人喝下为止。有时还单膝跪下请客人喝, 诚挚热情,客人醉倒,主人非常高兴,认为你看得起他。 藏族同胞的盛大节日是藏历年,新年来临每家都要酿造青稞酒, 这种酒色微黄,酸甜,酒度不高,被外宾称为“西藏啤 酒” 是欢度节日和待客的上品。藏族人民也好客,敬酒一敬三杯,前 两杯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酒量,可以喝完,也可以剩一 些,不能 一点不喝、而第三杯,则要一饮而尽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藏族 人民还喜欢带着酒食到野外举行宴会,如望果节, 人们就把青稞酒、 酥油茶带到树林里或草地上畅饮。西藏门巴族向客人敬酒,如果客人不喝,他就会先倒一点在自己的手心 里喝了再向客人敬酒。 据说,以前这个地方有少数人常在酒中放入毒药,谁要是中毒 死了,死者的福气便转到下毒者的身 上。因此,客人如果不喝,他认为你是怀疑他的酒有毒,所以先喝一点,以表示酒中无毒。 四川一些地区的羌族同胞,农历十月初一过年节,要跳锅庄,饮咂酒,饮酒常按长幼之顺序,轮流吸吃。贵州的苗族同 胞,在 生丧嫁娶,宴迎贵客和重大节日时,也常饮咂酒。台江县的苗族 每年七月初四,要过吃丑节预祝丰收。这一天人们要 举行野宴 , 一边跳舞、一边喝酒。苗族的采山节要举行斗牛,跳芦笙舞等活动,斗牛时,牛的主人还要给牛喝包谷酒,让它 醉后斗的更凶 猛。黎平县古帮一带的侗族同胞过赶坪节,这一天,人们从四面 八方聚集到古帮寨,摆摊设点,串亲访友,举 行芦笙比赛。各家妇女,都准备美酒招待客人,还要用甜酒招待外寨客人,景况十分热烈,威宁、纳雍、毕节一些地区,有吃 转转酒的习惯。同村 的人围座一个圆圈,用壶打酒轮流喝,喝完了再去打酒,直到都 醉倒为止。 在我国西南部的傣族人、苦聪族人,景颇族人,有带酒上女 方家求婚的习俗。女方父母如果喝了媒人敬的酒,就表示同 意。 云南腾冲一带的僳僳族待客,没有饭可以,没有米酒不行。客人饮 主人敬的酒,是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主人格外高兴, 按照传统, 谁饮的酒多,醉的次数多,谁就是好汉。 六、德量与酒量

    酒既有营养,又有害处。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酒有营养而 视为生活之必需,大喝特喝,也不要因为含有有害成分而吓 的滴酒不进,不敢沾唇。为了健康要适量喝酒,也为了健康,不要过 量喝酒。什么是适量,怎样才能做到适量呢?这就要根 据自己的 酒量、身体状况、思想情绪以及所处的环境、搞的工作性质、时 间来决定。总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喝醉。常言道: “酒多伤身,酒醉 误事”,是有道理的。古人对饮酒就很讲究,认为:“以半为好”。“好花乘着半开时,好酒宜在半醉 中”,提倡“饮随人量”,“酒遇 故人随人量,花当好处及时看。”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强调饮酒注意德德,对酗酒和大量饮酒的危害,有深刻 的认识,“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 醉饮过度,丧生之源”;《本草备要》中写道:“少饮则和血运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辞邪逐秽,暖水藏,行药势”, “过饮则伤神耗 血,损胃炼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产生湿热诸病。”“若夫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重 者丢躯陨命,其害可胜言哉。” 从现代医学看,少则益,多则弊。少饮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的消化与吸收,增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振 奋精神,消除疲劳。日本近年的研究表明,只要饮酒适量,得法,酒可安神催眠,治疗感冒。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最近研究 指出,每天饮酒不超过一点二两,有助于减少冠心病。 不讲德量的大量饮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性暴饮,使人体血液中酒精猛增,达到万分之三到千分之二时,则喇 难自持;达到千分之四时,引出急性酒中毒,危及生命。另一种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出现智力减退,精神淡 漠, 伤肝损胃,消化功能减退,而且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还会影响后代。大凡不讲饮酒德量、嗜酒成癖的人,其子 不藩。例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晚年方醒悟到儿女鲁钝的原因,悔叹“盖缘于杯中之物贻害”。 饮酒的量,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体型肥胖、脂肪过多的人对酒的耐受量要小,而肌肉发达的人则要大些,男同志比女同 志的 耐受量要大些。多数国家研究表明,对于广大多数的男同志而言, 每日饮二两50度的白酒为宜。少饮、定时、适量的饮 酒,是德量的 表现。不仅于己、于家庭、于子女有利,对社会也有利,应当努力 做到,积极提倡。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狂饮、滥饮、一醉方休的现象。特别是嗜酒成性,经常酗酒的人,爱酒如命,见酒流眼 涎,把酒 视为生活之必需品,因此,不分时间,地点.场台及自己的耐受力,见酒就喝、一喝就没有个完,不能控制自己, 最后烂醉如泥, 丑态百出,大煞宴席欢愉之风景。其实只要稍有理智的人,注重自己身体健康的人,都是能适量,适时的饮 酒。既应酬了交际的需要,又补益自己的健康。

0
    +关注 私聊
  • 生平为学

    第15楼2008/03/26

    正是我需要的资料

0
    +关注 私聊
  • xiaosegui

    第16楼2008/03/26

    好齐全的东西呀.以前只知道喝酒,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知识

0
    +关注 私聊
  • 澍迩

    第17楼2008/03/26

    了解了一下!谢谢楼主的分享!支持一下!

0
    +关注 私聊
  • yjshjl

    第18楼2008/03/26

    真是一本全面介绍酒知识的书,收藏了细细拜读.谢谢了!

0
    +关注 私聊
  • 东方逸

    第19楼2008/03/26

    资料非常全,学到很多。
    不过酿酒的技术少了点,想自己酿一点

0
    +关注 私聊
  • 穿越时空

    第20楼2008/03/26

    酒能伤肝,所以不管有国标,不管是真酒还是假酒,还是少碰为好.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