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阿du

    第11楼2008/05/13

    液氨是一种巨毒的化学品,平时是液态的,一旦泄漏出来就是变成气态,也就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沸点-33.5度,氨气爆炸极限为15.7~27.4%。氨气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人体,短期内吸入一定量的氨气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生肺气肿,同时氨气还会对眼角膜造成伤害,严重的时候可以发生角膜穿孔。人接触氨气在533 mg/m3浓度时可耐受1.25分钟,在3500—7000mg/m3时立即死亡。
    对策(参考已有案例):
    1、划定警戒区,所有无关人员、车辆禁止入内,迅速排查疏散人员;
    2、所有车辆人员停靠在警戒区外,切断电源;
    3、侦测测量氨气浓度;
    4、堵漏组佩戴防护装备,携带堵漏工具进入区域进行堵漏;
    5、用大量喷雾水枪负责保护堵漏小组,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

    一切以救人为中心。

0
0
    +关注 私聊
  • yinhjcom

    第13楼2008/05/14

    已经采取了措施。污染还是有点的。

0
    +关注 私聊
  • S K

    第14楼2008/05/14

    大家说的都挺好的,现在主要的是救人,其它的没什么大问题!

0
    +关注 私聊
  • weiguoli-77

    第15楼2008/05/14

    让我们思考和担心的是:


    1.这些人员到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救出来?党和国家不会丢下不管,一定在竭尽全力救助。
    2.其中当地的80余吨的液氨泄漏,不知道如何处置?找专家处理。
    3.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多大的污染?具体污染多重,不清楚,但是一定非常严重。
    4.面对如此严重的液氨污染,我们有何良策?只有找专家尽快处理。将污染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

0
    +关注 私聊
  • 美食城

    第16楼2008/05/14

    "天灾我们无法避免,也避免不了,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我们无所适从。"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悲观和无奈的信息。我看是有不妥之处的。对于某些天灾我们还是可以预报和人为干预的。比如说冰雹我们可以预报也可以施放消雹火箭消除或减少其危害。当然对于地震目前还不能预报,但还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说对建筑物增加预防地震的措施是可以做得的,国家对建筑物能抵御的地震级别是有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证的执行,弄虚作假只能坑害自己。
    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多地掠夺了地球和大自然的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这时全世界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我们最好还是管好自己。从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当前的禁塑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力证,塑料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们就应该积极相应,现在各个超市都在赠送能多次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在迎接,禁塑令的正式实施。

0
    +关注 私聊
  • liujq777

    第17楼2008/05/14

    用食用醋中和吸收!效果比较好!或者用醋酸!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太白金星加1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精辟回复
    +关注 私聊
  • apogee

    第18楼2008/05/14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2503  CAS: 1336-21-6
     中文名称: 氨水  
     英文名称: 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别 名: 氢氧化铵;氨溶液[含氨>10%~≤35%]  
     分子式: NH4OH  分子量: 35.05
     熔 点: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91  
     蒸汽压: 20℃  
     溶解性: 溶于水、醇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用 途: 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氨。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检测管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1-87)
    5.环境标准: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mg/L )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0.02 0.02 0.2 0.5 0.5以上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非离子氨)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氨氮,mg/L ) I类0.5;II类0.5;III类0.5;IV类1.0;V类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非离子氨,mg/L ) I类0.02;II类0.02;III类0.02;IV类0.2;V类0.2
    中国(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非离子氨 ) 0.020mg/L
    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凯氏氮) 水作:12mg/L
    旱作:30mg/L
    蔬菜:30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氨氮 ) 医药原料药、染料、石油化工工业:一级15mg/L;二级50mg/L
    其他排污单位:一级15mg/L;二级2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太白金星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精辟回复
    +关注 私聊
  • kunsson

    第19楼2008/05/14

    没钱下载,还是得顶

0
    +关注 私聊
  • boykey

    第20楼2008/05/14

    现在下雨了,,,,,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