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1楼2008/08/12

    第30节:转嫁目标移视线(2)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促使她极力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进宫之后,唐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时日既久,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武则天便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开,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当时,由于她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才人"的称号一直没有改变,地位也没有提升。这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日子。而这期间,她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逐渐密切,并产生了美好的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去,按照唐朝的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武则天就出家做了尼姑。这是不得已的事。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唐高宗上台后,不忘旧日恋情,从尼姑庵中接回武则天,封为昭仪,位在皇后之下,众妃之上。

      开始,武则天知道自己地位不稳,于是对王皇后百般奉迎。但等到她慢慢收买了部分宫女,特别是为高宗生下一个俊俏伶俐的女孩之后,便开始了自己夺皇后之位的步骤。

      首先,她用重金买通了皇后身边的宫女,负责向她报告皇后的一言一行。她利用皇后的某些言行,在高宗耳旁进谗言。有些话和事,高宗原本不信,可当与皇后身边宫女核对时,却一模一样。这样,高宗对王皇后就渐渐冷淡了。

      第一步成功,武则天开始了第二步。她明白,没有大错,是不能废立皇后的。她在等待时机。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王皇后见高宗久已不到自己宫中,却夜夜泡在武昭仪宫中,想去打听点口风,这天下午便来到武则天房里。武则天假装亲热,与王皇后闲聊,过了一会儿,瞅机会告诉宫女,把小公主抱来。

      孩子长得伶俐可爱,王皇后又久无子女,一见自然十分喜欢,忙逗引着小孩子玩。等孩子睡了,才起身离去。

      武则天送王皇后走后,来到女儿床前,她要施展计谋,扼死亲生女来陷害王皇后。手伸到女儿脖颈上,看着那柔嫩的小脖子,自己又下不了手。但是,失去这天赐良机,自己可能一辈子做个昭仪,甚至失宠后连昭仪也保不住。想到这里,她牙一咬,心一狠,双手向女儿脖子扼去。小孩子哭都没哭出来,蹬了几下腿,就不动了。武则天忙把小孩儿放好,盖上被子,像睡熟了一般。自己急速脱身,到花园中去了。

      高宗一回昭仪宫,按往日的习惯,先到小女床边去逗爱女玩。武则天也摸准了这点儿,所以估摸高宗快回来了,就早把小孩逗醒,以讨高宗欢心。这次高宗回宫,既不见武则天来迎,又见小女正睡着,心中生疑,环视四周一圈,便到小女床边坐下。仔细一瞧,却见女儿脸色发青,掀开被子一看,女儿脖子上还有掐过的手印。搭手一摸,尸体早已僵硬了。高宗大怒,高喊"来人"。宫女太监闻声赶来,围了一圈儿。大家见状,又惊又怕。高宗忙问:"昭仪呢?"听宫女说在后花园,忙派人去传。

      武则天装作惊慌赶来,抱着女儿大哭,呼天抢地地骂"不知谁这般没良心",一句话提醒了高宗,忙问下午有谁来过。宫女如实禀报说王皇后来过。高宗把桌子一拍,忙叫人去传。

      王皇后到来,又惊又怕,有口难辩。高宗盛怒之下,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从此,武则天又加快了她独揽皇权的政治步骤。

      武则天利用人们"狼也不吃亲崽"的思维定势,自己扼死亲女,顺理成章地把罪名栽在皇后身上,轻而易举地夺到了皇后宝位。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2楼2008/08/12

    第31节:金蝉能脱壳(1)


      这就是武则天的"嫁祸他人"。这一招极为阴毒,同时又极为奏效。武则天正是通过这一招,扭转了自己劣势的局面,使自己最终破局。大凡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可以说是无一不精于此道的。再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如此。

      据史书记载,有一段时间,曹兵十七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敌人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往禀报曹操说:"如今兵多粮少,应当怎么办?"曹操回答说:"可以用小斛分发军粮,暂且救一时之急吧!"王说:"兵士倘若怪怨起来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王垕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发军粮。曹操暗中派人到各营寨去听风声,各营寨怨声载道,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曹操于是密召王入帐,对他说:"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此息众怒,你可不要吝惜。"王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想借你的人头用以示众!"王大惊失色,说:"我实在无罪!"曹操说:"吾也知道你无罪,但是如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为你照顾,你就不必多虑了。"王再想申辩时,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罢;然后把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王垕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于是众怨开始缓解。

      曹操为了应付缺粮问题,决定让王垕以小斛散粮,后来激起众怨,却又阴险地向主管散粮的军吏借头,嫁祸于人,以平息众怨。这样通过故意伤害别人的利益,博得大多数士兵的同情,让士兵在心理上认为曹操无过,从而通过此计,把士兵由于小斛散粮对曹操的怨恨,转化为对王垕个人的怨恨,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达到了平息众怨的目的。

      嫁祸于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有祸,转嫁他人,使自己逃脱罪责,转嫁给自己的仇人则是一箭双雕。另一种是自己无祸,而欲加罪于自己的仇人,故意制造一些罪名转嫁到仇人的头上,这又类似于"借刀杀人"。

      破局者若用嫁祸之道,则能坐山观虎斗,全局则竟在掌握中。

      金蝉能脱壳

      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破局,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目标的谋略。

      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目标。这样的稳局之术,简直可以算是一种艺术。

      金蝉脱壳的关键在于,事先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决不是消极逃避,一走了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则又是神不知鬼不觉,等到谜底揭晓之时,对方才发现只剩一空壳子。

      东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起兵造反,顺江东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谋图篡夺君位,自己当皇上。消息早传到明帝司马绍那里,为了平灭叛乱,司马绍亲率大军迎敌。

      两军相遇在鄱阳湖畔,扎下营寨。司马绍自恃勇力,换了一身便装,策马到王敦大营来观看虚实。守营将士见有一气宇轩昂之士在营外转悠,觉得蹊跷,忙报告主帅王敦。王敦听军士们描述了一番长相,觉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明帝司马绍。恰好王敦看见五名军士正在骑马巡营,忙令他们先出去拦截追击那个营外之人。

      司马绍正在观察敌营情况,见营门大开,五名军士策马向自己扑来,知道大事不好,忙打马往回奔。那五名军士见所追之人逃跑,更加来了劲头,催马急追过来。

      司马绍在前面跑,五名军士在后面追,虽说还有一段距离,但司马绍怕万一马失前蹄,非被他们擒拿不可,便想法拖住他们。跑着跑着,来到一柳林边,有一老太婆在茶馆前卖水,茶馆前有几条岔路。司马绍心想,机会来了。他忙把手中马鞭子扔在老太婆跟前,然后催马拐到林子后跑了。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3楼2008/08/12

    第32节:金蝉能脱壳(2)


      老太婆听见马蹄"的的",忙抬头看时,见一条耀眼的东西落在眼前,忙弯腰捡起,却是一条马鞭子。这马鞭子不同寻常,上面嵌满了宝石、金银、翡翠。正在细细端详,追赶的五名军士冲到老太婆面前,发现不见了目标,忙下马询问,却见老太婆在看一条名贵的马鞭子,一把夺过来观看起来。那些普通士兵哪里见过如此名贵的马鞭子,个个争相观看,早把追人这一事丢在脑后,直到王敦带人追来了,才想起自己的任务。但再打马追赶时,司马绍早已跑得临近自己的大营,追不上了。气得王敦夺过马鞭,一人"赏"了他们几鞭。

      司马绍急中生智,用常人难以见到的稀有之物吸引追兵的注意力,终于赢得了一点宝贵时间,脱离了险境。

      由此可见,金蝉脱壳这是"走为上计"中的一种走的方式,是在破局危急存亡时的脱身之计,是死里逃生的行险侥幸,做得好就可以脱离虎口,做得不好,只可自认晦气。因在施用此计之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处于极端不利地位,拼不能,退不得,不能不行险侥幸,谋脱出重围,以寻东山再起的机会。

      施计的时候,惟一的目的只求本身之安全,不管是自己保护自己,或牺牲别人掩护自己,可不必计较,仍要当机立断,把一切仁慈恻隐之心押后再说。曹操已清楚说过"宁我负人,莫人负我",这就说明,所谓"暴者不仁,慈者难将",在互施冷箭的时候,谁都想射中对方头颅。兵书所说"最后之胜利,决定于最后五分钟的残忍"。为将之道,过去如此,现在如此,硬起心肠是主要条件,稍存慈心的必败。

      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通道,使汉军粮草不济,被围于荥阳城。

      当时,韩信、张耳刚刚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兵,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楚国多次派兵袭击赵国,韩信、张耳忙于往返救援,以稳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以无暇顾及荥阳。

      刘邦派使者到项王营中,要求与项王讲和,项王不许。

      外无援兵,内乏粮食,求和不许,而楚兵围困一日紧于一日,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利用反间计使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议迅速强攻打下荥阳,项羽不予采纳,一心要困死刘邦。范增知道项羽不信任自己,一气之下要求告老还乡,项羽同意了。结果,范增在路途发病而亡。

      范增虽然除掉了,但荥阳的围困并没有解除。城中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刘邦万般无奈,日思夜想突围的办法,陈平也绞尽脑汁。军中上下恐慌,军心日益涣散。

      一天,陈平看到将军纪信,眼前一亮,一条计谋突然闪现出来。

      原来,陈平发现纪信长得与刘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晚上,陈平首先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城东门出去,楚兵一看,连忙四面团围住进行攻击。然后,纪信坐着汉王的车驾也驶出东门,一副汉王的打扮。身边的兵士大喊,"城中已无粮食,汉王请求投降!"楚兵一见,连声欢呼"万岁"庆贺胜利。四周的围兵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城东观看汉王投降。趁着这当儿,刘邦只带了随从几十人从城西门悄悄出去,一路快马加鞭,仓皇而逃。

      项羽听说刘邦投降,心中大喜。见到纪信,一看不是,便大声喝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已出城去了!"项羽大怒,命手下将纪信活活烧死。

      由此可见,"金蝉脱壳"实际上是一种分身计、逃遁计,是一种面临僵局、或者对局中占弱势时候的反败为胜之法。在危急存亡之际,生死攸关之时,巧妙运用"金蝉脱壳"之计,往往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在明朝也有一位王守仁,即后世学者所称的"阳明"先生。他当兵部主事的时候,上奏武宗,直言宦官刘瑾之罪,武宗大怒,将他打了五十大板,还贬往贵州做龙场驿丞。龙场驿离京师有万里路远,是荒凉不堪、人少山多的地方。王守仁奉诏,不敢不往,便匆匆起程。行到浙江钱塘江附近,忽然他的仆人来向他报告,说刘瑾已派人追来,要在半路劫杀他,叫他小心防卫。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4楼2008/08/12

    第33节:赞颂之术有神通(1)


      王守仁却说:"不必过虑,我料刘瑾不会这样做。"他嘴里虽这么说,心里早有了打算。

      翌日,那仆人早起,忽发现王守仁失踪了,在枕边捡到一张纸,写了首绝命诗,中有两句:"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知主人一定投江而死,连忙追到江边,只见江水上浮着冠履,命人捞起一看,果是王守仁的东西,不禁放声大哭,因此远近的人都说王守仁已死。负刺杀任务的特务,听见这个消息,又检验过王守仁遗留下的东西,也回去复命。

      原来这是王守仁的"金蝉脱壳"计,他故布疑阵,掩人耳目,使人相信他已投江而死,自己却换上道袍,跑到福建的武夷山匿居起来。过了一些时候,才悄悄地赶到贵州龙场驿去。

      金蝉脱壳是破局者为了躲避不利因素时很好的一种谋略。破局之时,个人施行金蝉脱壳之计,其"壳"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像司马绍那样用稀有之物以保全自己;可以像刘邦那样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的那样,把衣物抛在江中,鞋袜脱在岸边作自杀状。一句话,只要能让自己逃脱的壳,都是好壳。

      赞颂之术有神通

      大千世界,鱼龙混杂,陷井重重,危机四伏。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个险象环生的局时,如想游刃有余,不学一点赞颂之术,那真是困难之极!

      翻阅中国二十四史,发现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奸佞小人,都把"赞颂"作为官场、情场、商场攻无不克的"利器",却又用而不言,秘而不宣。破局者若能识得赞颂之妙处,定然能如虎添翼,使得自己在破局之中更加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赞颂首先是一门学问,这一点是务必要确立的。纵观煌煌历史,横看浩浩世界,都是一路拍将过来,又一路拍将过去。

      其次赞颂是一项技术,是鸿蒙开辟以来所有技术的基础和催化剂。一如武媚娘、那拉氏,假如不谈偏见等因素,她们治国安邦的功绩是无法抹灭的,但她们如果不是先把皇帝老儿捧得晕头转向、迷得颠三倒四,那么空有一腔经天纬地之奇志也是妄然。

      我们再来看看春秋时期的一个关于赞颂的故事。楚宣王身边有一个名叫坛的男子,因其貌美色佳,深受楚王宠幸,常随楚王左右,令一般人羡慕不已。

      有一天,谋士江乙对坛说:"你一无咫尺之功,二无骨肉之亲,却处尊位,受厚禄,全国百姓们见到你无不敛衽而拜,赞颂备至。这是为什么呢?"

      坛说:"那是国王对我的抬举,不然,我是不可能享受那么大的荣誉的。"

      江乙见坛倒是讲了实话,也就给他来了个推心置腹,说道:"人与人之间,如果以钱财来相互交往,那钱财尽了,关系也就断绝了;如果以姿色来相互交往,那么,人老珠黄、鲜花凋落之时,爱慕之心也就随之减退。所以,被国君宠幸的宫女,在还未离开国王的床席时,就常遭到冷落;被国王宠幸的男士,在还没有离开国王的轩车时,就常遭到遗弃。现在,你姿色未衰,表面上拥有权势,但却没有与国王建立起根本性的关系,一旦年老色衰,我为你担心啊!"

      坛听了江乙的话后,如梦初醒,倒头便拜:"请先生给我指点迷津,小人将感恩不尽!"

      江乙说:"你要想终生得到楚王的重用,就必须抓住机会,向楚王表达你以死相报、以死为殉的决心!"

      坛连连称是。从此,将江乙的话当作了座右铭,时刻记在心上。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坛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官位,还只是楚王面前的一个装饰品。江乙见到坛后,对他说:"我给你出的计谋,至今未见效果。你若不用我的计谋,以后我再也不会与你相见了。"

      坛哭丧着脸说:"我一刻也没敢忘记先生的教诲,只是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呀!"

      有一天,楚宣王带领着一班文武大臣到云梦打猎。只见结驷干乘,旌旗蔽日,野火冲天。那些被惊吓了的虎狼等野兽的嚎叫之声,犹如雷霆轰鸣。

      正在这时,一只样子看起来像牛,但是颜色是青色的动物,被打猎的鼓声吓坏,于是发狂地奔跑着,一直跑到了楚王的车轮边,以为这里是个隐蔽藏身的地方。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5楼2008/08/12

    第34节:赞颂之术有神通(2)


      楚王见有动物自投罗网,举弓搭箭,一箭将那野兽射倒在地。只见那野兽四蹄乱踢,发出虎鸣雷霆般的哀叫。楚王见一发中的,急忙跳下车,用饰有牛尾的旗帜鞭打这动物的头。那野兽不一会儿就不动弹了。楚王高兴得仰天大笑,说:"痛快!痛快!今天的游猎太痛快了!"说着说着,楚王转而又伤感了起来:"唉!我万岁千秋之后(即死了以后),又有谁能与我共享此乐呢?"

      那个名叫坛的宠臣在一旁听见了,顿时觉得机会来了,赶忙边哭边用膝盖走到楚王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小人入则与大王几如同席,出则陪大王同乘游猎。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为大王您垫底。"

      楚王一听,为之心动;这可真是一个无比忠诚的人呀!于是,楚王把他大大夸奖了一番,回去后,又给这位名叫坛的宠臣另行授官,让他到安陵这个地方去做官。人们就称这位连姓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为"安陵君"。坛可谓拍楚王的马屁拍到了点子上。

      这就是赞颂的威力。名叫坛的宠臣被封为"安陵君"后,自然一般的局也难以找到他了。想要破局的话,资本也是更雄厚了。由此观之,赞颂可使人成就一番事业,从某种角度讲,赞颂术更是人成为重要人物的一大秘诀。

      我们在来看看唐代的赞颂故事,有一赞颂故事堪称是达到了赞颂的又一新阶段。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被封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初次入朝,皇上命令太子与安禄山相见,安禄山对太子不下拜行礼。

      唐玄宗责问他而他却狡辩说:"臣子是胡人,不懂法度,不知太子是何官职?"皇上说:"是未来的皇帝。"安禄山说:"臣是愚笨之人,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左右令安禄山赶快拜见太子,安禄山这才下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老实,忠君志诚,很是喜欢他。

      安禄山入朝后,得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竭力巴结,他竟恬不知耻地拜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杨贵妃为养母,每次入朝总是要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唐玄宗有些不高兴,他又辩解说:"臣子是番人,番人的习惯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皇上明白过来后,更加喜欢安禄山。常言说的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安禄山的赞颂术可谓别出心裁。但是其目的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讨主子的欢心。

      如果说安禄山的"先母后父"赞颂术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那么李林甫的赞颂术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位奸臣是臭名昭著的,但是其赞颂术却并不因为时代的久远而为后人忘却。当时,唐玄宗在洛阳居住,因宫中发生怪异现象,所以很想回长安。

      第二天,他便召来大臣商议此事。但是这时有两位宰相劝说皇上不要回去,理由是老百姓现在秋收正忙,沿途迎送,实在是不利秋收。皇上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怏怏不快。

      这时这位刚刚拜相的李林甫,却是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他虽然在大家面前不说话,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等到退朝之时,李林甫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到皇上面前。皇上发现后便问:"卿并无脚疾,为何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林甫说:"只想单独上奏。"李林甫的理由是:"洛阳、长安都是国都,也就是陛下的东西二宫。从东宫到西宫,哪里用得着选择时辰。刚才两位宰相说会影响农事,这很好解决,那就减免沿途的赋税不就行了。请陛下现在就宣布启程。"唐玄宗一听正合心愿,立即下令回长安。

      从此,李林甫也深得信任。其实,李林甫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由于他非常善于拍马逢迎,所以自入朝以后,李林甫很快掌握大权。

      赞颂,是一门艺术,是人际关系至高无上的"润滑剂"。人们都知道骑马前还需要先拍拍马的屁股,这样马才会温顺地让你骑上去,何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人生之途!不会此种招法又怎能做到事随人愿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反对赞颂,批判赞颂。同时,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赞颂,处处都在运用赞颂。不懂得赞颂技巧,便不懂得成功的决窍。

      大凡懂得一点赞颂之术的人士,多数仅会一些恭维、献媚之小技,事实上这些都还粗浅得很。如果能做到在无声无息、不露痕迹,让人晕晕糊糊、得意忘形,那才是赞颂的至高境界。

      掌握好"赞颂"之术,就能使得破局者如虎添翼,能够得到强权的支持。这样,有了强权支持的破局者,就可以更从容地应付不利的局面,破局就能够破得更加利落。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6楼2008/08/12

    第35节:自污自毁避其锋芒(1)


      自污自毁避其锋芒

      "自污自毁、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在破局之时,很多时候需要你懂得装傻。当然你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这对破局者来说是很忌讳的。

      所以,对局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装傻可以让你变得可爱,变得大受欢迎;装傻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装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演得可爱。自污自毁,还要恰到好处。谁不识破其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战国末年,随着秦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所谓"战国七雄"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秦国即将成为天下霸主。眼下,唯一尚可与秦抗衡一下的,也只有楚国了。为了消灭这最后一个强敌,秦始皇经过周密的战略部署,命令大将军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对楚国宣战。

      这一仗至关重要,所以,秦始皇亲自将王翦送到灞上,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希望王翦能旗开得胜,一举成功。王翦对这一仗十分有把握,他并不关心能不能打胜仗,而是十分在乎另一类问题,他对秦始皇说:"现在仗也打得差不多了,我请求大王能给我封赐良田美宅。"

      秦始皇一听,感到王翦怎么在这节骨眼上提这个问题,忙安慰说:"将军去吧,你为什么要担心受贫穷呢?"

      王翦说:"我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封侯,所以,现在趁大王赏我酒饭为我壮行时,我请求大王能赏赐我良田美宅,以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始皇听了后,不禁大笑起来,说:"我将很快满足将军的请求。眼下,你还是抓紧时间,带领队伍出发吧!"

      听秦始皇这么一讲,王翦第二天就率着大军出发了。但他命令部队减速前进,途中,不断派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打听有关封赏一事。待部队到了潼关,王翦已经是第五次派人到咸阳,请求秦始皇给他封赏良田美宅。秦始皇无奈,亲自写一信给王翦,答应等仗打完后,将某处封赏给王翦。王翦这才带着队伍继续向楚国挺进。

      有人见王翦如此三番五次地向秦始皇邀功请赏,十分纳闷,王翦身边的一个部下对王翦说:"将军要求良田美宅,也未免太性急了吧!"

      王翦说:"你等有所不知,秦王为人狡诈,且不信任别人。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委任给我一个人,我不向他多多地要求封赏,他会以为我另有所图呢!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怀疑我,使我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众将领都觉得王大将军讲得有道理。

      这就是王翦的自污自毁。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自己锋芒太露而带来的危险,使得自己可以平平稳稳地度过。无独有偶,汉代的萧何,也是一位为了避免功高震主而自污自毁者。

      楚汉战争末期,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大事,自己带兵与项羽决战。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荥阳一带,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就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几次派使者到关中去慰问萧何。

      萧何身边一个名叫鲍生的人对他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却多次派使者慰问您,这并不是为了关心您,而是对您有所怀疑呀!所以常派人来探听情况。为您考虑,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都到军队中去,好让皇上放心。"

      萧何开始还很感激刘邦对自己真是关怀备至,时时都想着他。经鲍生这么一提醒,他才恍然大悟。于是,就采纳了鲍生的计策,把自己的兄弟及儿孙中能扛武器的,都送上了前线。刘邦见此情景,心中大喜,遂放松了对萧何的警戒,一直到彻底消灭了项羽,再也没有派使者前去"慰问"萧何。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7楼2008/08/12

    第36节:自污自毁避其锋芒(2)


      汉朝建立后,吕后用萧何之计,杀害了韩信。刘邦甚为高兴,就派使者传去命令,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又加封五千户,派五百名士兵及一名都尉做为萧相国的侍卫。

      这时,诸位官员都来祝贺,唯有将军召平表示哀叹不安。萧何有一天见到他,有意扯上这个话题,召平说:"相国的祸害也要开始了,我有什么可去庆贺呢?"萧何问他这话怎么讲,召平说:"皇上终日奔波于外,而你守于京城之内,并无被弓箭射伤的危险,却又是加官晋级,又是设置卫队。这其实并不是为了维护你,而是有意在提防你。淮阴侯韩信起来造反,虽已平息,现在皇上已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能把皇上的封赏辞让掉,不要接受,把全部家产用以资助军队,这样可免祸灾。"

      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向刘邦辞去封赏,并尽其所有资助军队。刘邦见了,赞不绝口,认为萧何真不愧是不计名利的功臣。最后,还是让萧何担任相国要职。

      公元前196年秋,黥布起兵反叛朝廷,刘邦带病亲自披挂上阵,前去讨伐黥布。就是在这种戎马倥偬的情况下,刘邦仍然数次派使者去慰问萧何,同时问萧相国最近在做什么。萧何对使者说:"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盼皇上早日平息叛贼,凯旋归来。"使者将见到的以及听到的,一一向刘邦作了汇报,刘邦才稍微放下心来。

      刘邦的这些防范萧何的行动措施,早已被萧何的一个门客看在眼里,他对萧何说:"大人,您离灭族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权可以说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各方面已无以复加。自入关以来,十余年间,你一直深得民心爱戴,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安抚百姓的工作。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打听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一带,乃致于整个国家,对皇帝造成威胁。为今之计,你必须多多地购买田宅,以损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就会十分高兴,对您也就放心了。"

      萧何与刘邦共事了这么多年,深知刘邦的为人,一个臣子如果功高盖主,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萧何听从了那位门客的活,命那个门客用低价强行购买了许多民田民宅,干一些违心的事情。在人们的心目中,萧何一下子变成了另一个,议论责骂声充斥于关中一带。萧何只是默默地忍受着。

      第二年,刘邦平息了黥布,凯旋归来还京时,老百姓纷纷拦路,在刘邦面前控诉萧何的罪行。刘邦听了,三言两语地打发了那些告萧何状的人,不但不去怪罪萧何,还暗自为萧何的做法而高兴。回到朝廷后,大大地奖赏萧何,夸他治国有方。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历史上是很多的。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如果想要很好地保存自己,就可以通过自污自毁,使得自己看上去没有那么的有才华。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猜忌,从而有效地保存自己。

      还有一个例子是宋代的韩世忠。他和与岳飞都是抗金将领,自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韩世忠不久又被罢官。

      韩世忠自此杜门谢客,闭口不再谈打仗的事。他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常常骑着毛驴,带着酒,身后再跟两个小童仆,到西湖一带游山玩水。同时,与人商议,准备购买新淦县的官田。宋高宗听说韩世忠在置田产业,不问军事政治了,心中十分高兴。还亲自赏赐给韩世忠御笔亲书。当韩世忠正式购得田宅后,宋高宗还亲自给他的村庄赐名并亲书"旌忠"两个大字,以示关怀。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破局者。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甚至在有些时候,必要的自污自毁才是有效的生存与保护自我之道。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8楼2008/08/12

    第37节:韬光养晦醉拳伤人


      韬光养晦醉拳伤人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

      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主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最为上乘的破局者。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国的大将军曹爽,收回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仆人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懿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所顾虑。"

      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司马懿就这样以醉拳破除了曹爽的怀疑,进而给自己时机以破了曹爽的局。

      要想把醉拳打好,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醉相"。只有凭着这醉相,你才能够忽悠到他人,使人相信你的醉。

      醉相何来?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激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而动,这就是韬光养晦。醉相,就来自于你韬光养晦的策略。《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据,以存身也。"隐藏自己的才华,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这是力量不足,处于劣势时保护自己,以待今后东山再起的良谋。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

      我们再来看看曾国藩的功成身退,看这位清朝著名的谋略家是怎么韬光养晦的。

      湘军是曾国藩亲手创办的,它与清政府的其他军队完全不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皆由政府编练。遇到战事,清廷便调遣将领,统兵出征,事毕,军权缴回。湘军则不然,其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由此可见,这支湘军实际上是"兵为将有",从士兵到营官所有的人都绝对服从于曾国藩一人。这样一支具有浓烈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的军队,包括清政府在内的任何别的团体或个人要调遣它,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湘军成立后,首先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太平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湘军依仗洋枪洋炮攻占了太平天国的部分地区。为了尽快将太平天国的起义镇压下去,在清朝正规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清廷于1861年11月任命曾国藩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巡抚(相当于省长)、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自从有清以来,汉族人获得的官僚权力,最多是辖制两三个省,因此曾国藩是有清以来获得最大权力的汉族官僚。

      对此,曾国藩并没有洋洋自得,也不敢过于高兴。他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审时韬晦。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39楼2008/08/12

    第38节:缓其兵,利己器(1)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富有心计的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

      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叫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渡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进了天京城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其弟曾国荃抢的最多。左宗棠等人据此曾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清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考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撤湘军四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

      他又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裁汰遣散。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其实,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清廷就准备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因为他拥有朝廷不能调动的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对清廷是一个潜在危险。清廷的大臣们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完全按照清廷的办法去解决,不仅湘军保不住,曾国藩的地位肯定也保不住。

      正在朝廷捉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这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曾国藩打的这一套醉拳,形醉神不醉,彻底地瓦解了清政府对自己的戒心,破除了他们对自己的怀疑之局,使得自己能够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极大的作为。看似自贬,实则得益。这就是醉拳之妙。

      破局者若能悟此道,必能有所大作为,最终破局如破竹,以至于势不可挡之势。

      缓其兵,利己器

      《兵经百篇·延字》中说:"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必待其孚;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这段话意思是,形势有不宜立即决战的,关键所在是能拖延时间等待机会。敌人锐气正盛,就稍微等它懈怠;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稍微等待它分散;我军征调还没到达,必须等待兵力集结再行动;新归附的相处还不很融洽,必须等待互相信任再行动,计划还没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了再行动;时机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法子。

      对局犹如对战。兵有急有缓,局也有缓局急局。缓兵之计,就是当拖延战斗发生的时间对己有利、对敌不利的情况下,就要采取延缓爆发战争时间的办法,使自己在有利的情况下作战,如假和谈等。破局者,或是被围困于局中,或者陷入僵局不能自拔,这个时候,适当的缓兵,则可以为自己争取时间。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四万前去平定辽东。

0
    +关注 私聊
  • roots

    第40楼2008/08/12

    第39节:缓其兵,利己器(2)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

      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就这样,司马懿破了公孙渊的守局。

      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胜;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但无论速战还是缓战,指挥者都要能够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我方准备尚未充分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应采取缓战计策,一但时机成熟,应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历史上以缓兵之计获胜的,远远不止这一次。我们再将历史的车轮往后退一千多年,回到春秋战国时代,看看秦国的王翦是如何以缓兵之计来破敌的。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先后灭亡了韩、赵、燕、魏四国。公元前226年,楚国发生了内乱,秦王就想趁机进攻楚国。

      楚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要进攻楚国,秦王也是很慎重的。战前,他召集将军们来到宫里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商讨进攻楚国的大事。

      会议围绕出兵人数多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秦王首先问旁边一个名叫李信的将军说:"李将军,进攻楚国,依你看我们得出多少人马为好?"

      李信是一位年轻的将军。听到秦王的问话,他冲口而说:"只要二十万人马就够了。"

      秦王回头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已当了几十年的将军,最后升到大将,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这时,他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王翦没有立即回答秦王的问话。只见他紧锁双眉,仔细考虑了一会,才慢慢地说:"依我看,必须六十万人马才行!"

      一个说二十万,一个说六十万,整整差了几倍。秦王心里想:看来王翦毕竟年纪大了,胆子才会这么小啊!

      第二天,秦王发布了攻楚的命令,命令大将李信和副将蒙武带二十万秦军,进攻楚国。秦军出发了,王翦向秦王上了一道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精力衰退,请求辞去将军职务,回家养老去。秦王也觉得王翦的确老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信不愧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年轻大将。出兵不久,他便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占领了楚国的不少地方,秦王对此感到很高兴。但是,楚国毕竟是一个大国,秦军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后,必然要分兵把守,兵力就分散了。不久,李信连吃败仗,把已经占领的楚国土地,又全部丢掉了。

      秦王得到李信失败的消息后免掉了李信的职务,并决定还是请老将王翦出来。此时王翦已经回到家乡养老去了,秦王急忙亲自前往王翦的老家。秦王来到后,王翦把秦王迎进了堂屋,行过君臣之礼后问道:"大王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重要事情?"

      秦王说:"李信带兵进攻楚国已经失败了。现在楚军正在西进,很快就要打到我们秦国来了。为了国家,我今天特地前来,请老将军出来领兵杀敌,报效国家。"

      王翦一听,连忙感谢秦王,他说:"大王的命令,老臣本来不敢违命。但是我已经年老还乡,实在已无力担负这个重任,还是请大王另派得力的人去吧!"

      秦王见王翦不愿出来,又说:"老将军不必多说什么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你也得要亲自出马才行啊!"

      王翦见实在无法推辞了,他想了一想,对秦王说:"大王一定要我出来,就必须接受我的请求。要攻打楚国,非六十万人马不可!"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要求。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开始向楚国进军。

      秦军将士以为王翦出动这么多人马,一定会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消灭楚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翦率军刚到秦、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就立即下令军队停止前进了。接着,他又指挥将士们建立营寨,修筑堡垒,丝毫没有要进攻楚国的样子。

      楚国大将项燕天天派人向秦军挑战,王翦就是不理,仍然按兵不动。

      秦军将士们向王翦提出要求,冲过去跟楚军打一仗,但老将军却下了一道命令:坚守营垒,不准出战,违令者按军法处置。楚军几次挑战,王翦却没有理睬。这时,楚军也认为王翦年老胆小,不敢跟他们打仗。

      王翦把军队驻扎下来,又干些什么事情呢?他最关心士兵们的生活,亲自察看各个军营,叫士兵们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让大家好好休息。他还想办法改善军营里的伙食,让大家吃得饱饱的。

      将士们吃饱了,睡足了,王翦还让他们在军营里搞一些有趣味的军事游戏,大家蹦蹦跳跳,玩得很开心。王翦还在一旁鼓励大家说:"好啊,好啊!你们只管痛痛快快地玩吧!"王翦还叫军官把那些力气大、跳得高、动作灵活的士兵们的名字一一记下来。

      王翦带领秦军在秦楚两国的边境上这么一停,就停了一年多,军营里每天热闹得很。这样时间一长,楚国的军队可受不住了。他们看着王翦无心打仗的样子,慢慢地自己的斗志就日见低落了。在一个黑夜里,他们在项燕的带领下,开始向东转移。

      王翦得知楚军转移后,他马上召集部队,说:"你们天天盼望出战,要求出战,今天机会来了,你们一定要奋力杀敌!"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将士们一个个养得身强体壮,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听了王翦这么一动员,大家都跃跃欲试,结果这一仗,楚军溃不成军,全线败退,秦军一鼓作气,活捉了楚王负刍,取得了灭楚的胜利。楚国的攻势之局也被王翦这么一招缓兵之计给轻松地化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时的退是为了进一步的进。当取胜的时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要敢于退,等待时机,不能盲目地进。兵贵神速,是用兵的一般规律;缓兵之计,也是指挥上的常见之法。战争中的情况多种多样,行动计划,则应有张有弛。以退为进,在兵法上是说,以退却为手段来达到进攻的目的。

      缓兵之计,在兵法上是说,暂时使势态缓和,拖延时间,以便从中脱离危险。更多的是用于不利形势下,争取一段喘息的时间。

      破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心急。故益以缓兵计,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相机而动。破局者若能深切体悟缓兵计的智慧,将大有裨益。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