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iamikaruk

    第52楼2012/11/04

    我挺喜欢这个解释的,其实这不应该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而应该是所成像包含的最大信息频率。另外多谢科普。

    longwood(templus) 发表:K_max 大小的光阑,在一定的Defocus的情况下出现对应2*k_max 的fringes, 这个不能称为是 2*k_max的分辨率。这个条纹是实空间两个不同地方的出射波干涉造成的,所以不能称作是真实的Image,也就不能称做分辨率。

    这个现象完全是三束干涉造成的,三束干涉波函数叠加求强度,会出现三个cosin 项,改变其中的相因子(如由defocus改变),会影响总的强度,甚至出现半个周期的晶格条纹。

    这个现象最早是由Talbot 在1836年发现的,所以在x-ray领域称作Talbot effect. 但是通常认为这是1957年由J.M. Cowley 和A.F. Moodie在1957年重新发现并由物理光学解释(就是周期性光栅的菲涅耳传播). 随后根据这个想法,Cowley和Moodie 又扩展发明晶体动力学衍射的Multislice方法。在Goodman的傅立叶光学或其他光学书中都有提到。

0
    +关注 私聊
  • perpetualcat68

    第53楼2012/11/05

    看看推导过程, 要理清的东西确实不少, Cs, defocus, spatial incoherence, temporal incoherence, transmission cross coefficient...

    书本上对应过程的解释并没有模糊transferred maximum spatial frequency.

    好的态度是认真看书, 个人独立思考在这以后才更有意义. 在之前弄些提法还是有点玄虚和脱离根本.

    iamikaruk(iamikaruk) 发表:像差矫正出来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将Cs修正到0,然后很小的defocus进行观察,然后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了。
    公式就是将实空间的强度转成倒空间波函数的卷积,里面有个cross term:\psi_{k}^{\ast} \psi_{k'-k},这里面就包含了2 k_{max}项。我倒是挺喜欢templus的解释的。
    我喜欢“对一个概念不应简单对待, 也不必人为复杂化”这句,但是要搞清概念背后的物理图像。

0
    +关注 私聊
  • iamikaruk

    第54楼2012/11/05

    争辩说什么玄虚和脱离根本这种东西已经离题了,就此打住。

    perpetualcat68(perpetualcat68) 发表:看看推导过程, 要理清的东西确实不少, Cs, defocus, spatial incoherence, temporal incoherence, transmission cross coefficient...

    书本上对应过程的解释并没有模糊transferred maximum spatial frequency.

    好的态度是认真看书, 个人独立思考在这以后才更有意义. 在之前弄些提法还是有点玄虚和脱离根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