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sjbsjbsjb

    第31楼2011/02/20

    你的HPLC的进样器的精度也确实是好,我做曲线用不同的浓度相关系数是1,同一浓度不同体积相关系数只有两个9,B值略低,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六通阀的结构,明白了。

    辣椒王(sirius2008) 发表:以前老师说标准曲线的时候,就说过两种方法都可以。
    我做HPLC的时候,只要进样器的精度足够好,用不同体积的进样量来偷懒是可以的,因为液相进样量相对较大,对结果影响也就小。但是用GC的时候,考虑到衬管汽化体积的问题,重复性达不到要求,从来不用这个方法来做曲线。

0
0
    +关注 私聊
  • whuisvfg

    第33楼2011/10/27

    最好的验证办法就是亲自做一下,从理论上讨论意义不大。而且不是验证了一种物质的检测就可以推而广之,应是每一测定一种物质做一下验证,可以,以后就可偷懒。

0
    +关注 私聊
  • xzjdlh

    第34楼2012/01/04

    理论是可以,但实际试验中最好区别

0
    +关注 私聊
  • zzz23010402

    第35楼2013/05/10

    话说我当年这么做的R2=1.0000;以后就没在试过

0
    +关注 私聊
  • 第36楼2013/05/29

    应该不行吧,不然样品体积如何进呢

1
    +关注 私聊
  • Fe

    第37楼2013/08/24

    采取不同进样体积做曲线的一般是用在色谱分析上。这样的精度很高,但是准确度有待商议,自动进样器只是保证每次进样体积的重复性,准确度一般都不会很高。

0
    +关注 私聊
  • lyxcfuly

    第38楼2014/10/17

    我觉得体积法跟浓度法的本质就不一样。假设仪器跟浓度完全呈线性关系,取样体积也准确,那么,不管你打多少个点,其实都是同样的。假设你这个标准溶液的配置浓度就有错误,后面根本没法检查出来。说到底,体积法的本质就是一个点,用一个点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就失去了标准曲线的意义了

1
    +关注 私聊
  • 风秀于林

    第39楼2014/10/20

    就拿PE的原子吸收来说,其实线性方面已经与浓度法进样已经基本相同。看不出明显的差别。进样体积能准确点,管路里面残留量问题解决好,其他应该都是小问题了。就是计算浓度的时候被进样体积所限制,无法随性所欲。

0
    +关注 私聊
  • 红俊鑫然

    第40楼2018/08/21

    说的很对

    lyxcfuly(lyxcfuly) 发表:我觉得体积法跟浓度法的本质就不一样。假设仪器跟浓度完全呈线性关系,取样体积也准确,那么,不管你打多少个点,其实都是同样的。假设你这个标准溶液的配置浓度就有错误,后面根本没法检查出来。说到底,体积法的本质就是一个点,用一个点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就失去了标准曲线的意义了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