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注 私聊
  • caolingfei

    第22楼2009/08/18

    建议你多问几个人,是否有相同的情形。
    我这里FEI CM20 带的eds总是Cu峰巨高,是靶子的问题。

0
    +关注 私聊
  • xuaiqun

    第23楼2009/08/18

    可能还是样品的问题。在制样过程中,界面处可能有了小裂缝,或者你的样品本身基体和反应物之间有裂缝,这样电子束直接打到铜环上了。

0
    +关注 私聊
  • pplj82

    第24楼2009/08/19

    应该不是裂缝,因为不仅是界面层,我的粗大的反应产物上也测出来了铜,而且铜只分布在反应产物上。如果是裂缝,Cu峰的分布不会和Zr这么一致,总有点儿偏差吧。

    xuaiqun 发表:可能还是样品的问题。在制样过程中,界面处可能有了小裂缝,或者你的样品本身基体和反应物之间有裂缝,这样电子束直接打到铜环上了。

0
    +关注 私聊
  • pplj82

    第25楼2009/08/19

    觉得drizzlemiao说的可能性最大,决定下次做的时候,倾转一下试样看看

0
    +关注 私聊
  • liveorevil

    第26楼2009/08/23

    界面处电子散射比较强 散射的电子打在铜网上激发出铜的特征X射线?没看清界面的衬度怎样

    pplj82 发表:现在就是很苦恼,不知道到底Cu从哪里来的,在我之后,这台电镜也做过另一个同学的试样,eds分析出来就没有铜。所以我想还是我的试样有问题。

0
    +关注 私聊
  • tem_abc

    第28楼2009/08/28

    铜的讯号产生于杂散电子和杂散X光,即未集中在电子束中的电子和产生于电子束照明区间以外的X光。这些讯号表现为照射区域周围大量存在的元素,如析出物的基底、小颗粒的周围环境、样品支撑网等。
    在你的例子中,Zr会散射更多的电子到大角度,因而有更多的机会产生Cu网的讯号。Zr的K线系又恰好可以激发Cu的X光。Zr的X光发生后将向空间所有的方向传播,故激发Cu的几率很大。所以,观察到Cu 有类似于Zr的分布实际上是很正常的。这类现象常见,比如在半导体里,钨可以引起更多的铜(支撑网)X光数。事实上,整个X光谱的背底也会有所增加,请注意观察证实。如果仍有怀疑,最好使用其它的样品网(如钼网)再重复试验。
    另外,你的STEM图像衬度似乎有些过饱和了。应减小衬度或强度。

0
    +关注 私聊
  • 蓝莓口香糖

    第29楼2009/08/28

    多谢楼上回复。老将重出江湖,欢迎常来指导。

0
    +关注 私聊
  • pplj82

    第30楼2009/09/02

    多谢各位高手们指点.弄明白一件事总是很让人高兴的.

0
    +关注 私聊
  • pplj82

    第31楼2009/10/05

    非常感谢各位前辈的指导.关于这个铜特征峰的问题.我在Fultz, B., & Howe, J. M. (2008).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iffractometry of materials这本书的P214找到和tem_abc差不多的解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也算是补充下可以引用的理论依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