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Daichaozheng

    第11楼2010/11/25

    [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本文这句话:“

    梁贵伦等人的试验结果虽然塔板数提高的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消除滞留层的前景。显然,梁贵伦等人的试验还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柱直径3.5mm似乎太大了一点。电热效应对塔板高度的贡献与柱直径平方成正比。如果把柱直径减低到1mm左右,电热效应对塔板高度的贡献大致可降低到1/10。对于35mm长的色谱柱,柱外效应有可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另外,滞留层消除了流动相速度应该提高。流动相速度提高了分子扩散的贡献也就降低。柱效随之增高。”
    梁贵伦等人的试验还不是最佳条件。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看到了消除滞留层提高柱效是一个新方向,如何提高也有理论指导,但究竟能提高到多少?试验研究工作还远远不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这篇文章抛出来也不过“抛砖引玉”之意。

    redrumcha(redrumcha) 发表:似乎是通过加电压提高柱效,不过提升似乎有限啊,490多到530多。这个似乎换根质量好些的柱子也能做到吧,距离UPLC的效果还有些远啊。不过也许是新的方向之一。

0
    +关注 私聊
  • Daichaozheng

    第12楼2010/11/28

    采用适当电场消除担体表面滞留层有如下好处:
    1:滞留层消除了,滞留层对塔板高度的贡献也消除了。有利于柱效提高。
    2:滞留层消除了,流动相直接贯穿吸附剂担体内部。降低了吸附剂颗粒内部物质传输的扩散阻力对塔板高度的影响。有利于柱效提高。
    3:流动相直接贯穿吸附剂担体内部,有利于改善涡流扩散的影响。有利于柱效提高。
    4:施加电场后柱温有一定提高,有利于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交换。有利于柱效提高。
    5:以上因素能改善柱内的传质阻力。传质阻力降低后可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线速度。流动相的线速度提高后,物质在柱内呆的时间短了,分子扩散降低。有利于柱效提高。
    6:施加电场后柱温有一定提高,而柱内温度分布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至峰弥散。不利于柱效提高。这一项对塔板高度的贡献与柱直径平方成正比、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适当控制条件,让1+2+3+4+5的作用》6的作用。

    现在的形势是理论出来了、方法也出来了、初步结果也验证了、方向也明确了,谁动手快就有可能得到结果。

0
    +关注 私聊
  • Daichaozheng

    第13楼2010/12/04

    重新理了一遍,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0
    +关注 私聊
  • hongyeluliou

    第15楼2011/03/01

    原理很高深,难懂,不过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0
    +关注 私聊
  • sunnyjane

    第16楼2011/03/01

    期待消滞留层色谱的应用。前景看好!

0
    +关注 私聊
  • jinseng_zh

    第18楼2011/03/01

    公式一大推,看不懂啊!期待产品尽早问世吧!

0
    +关注 私聊
  • yabao

    第19楼2011/03/02

    好文章!又是牛文一篇,不愧是搞色谱理论的大师哈!很久没关注色谱的新发展了,又张新知识了,感谢楼主!

0
    +关注 私聊
  • zj2635

    第20楼2011/03/05

    理论上的突破往往能够引发一场革命,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使用到这样的仪器。感谢楼主分享!

0
    +关注 私聊
  • bokangda

    第21楼2011/03/07

    此文富有创新精神,精益求精,值得学习

0
    +关注 私聊
  • Daichaozheng

    第22楼2013/09/04

    新進展:

    液相色谱消滞留层技术
    选自《中国测试》2013 年07 月39 卷4 期 中文版

    摘要:
    在消滞留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从色谱方程H=A+B/u+Cu中传质C项对柱效率的影响出发,讨论在外加电场时色谱滞留层消除与柱效率变化的关系。实验将peek色谱柱置于直流电场中,通过改变电场强度,考察一定流速下,电渗流的变化与色谱柱的柱效关系;以及一定电场强度下,不同流速与柱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色谱柱在一定电场强度下,固定相表面滞留层受到抑制,传质C项的影响削弱,流速对C项的影响降低,在实现提高柱效率的同
    还可以提高流速缩短分析时间,为进一步研究高效色谱柱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消滞留层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 柱效率 双电层

    中图分类号:R917;O657.7+2;R927.11;TM930.12

    作者:
    李 丹, 李祖琨, 林 洁, 康天怿, 康秋梅, 徐小平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页码: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