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1楼2011/08/20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本实验室于1989年6月1日通过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2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通过国家计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综合评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8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6人,中级15人,初级及管理人员7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2人。按国家对重点实验室的要求,本室将逐渐建成中国 兽医生物技术的科研基地,优秀人才培训基地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心。
      本室的研究方向: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致病及免疫机制、以及预防、诊断或治疗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制剂。
    主要研究内容:
    1、马传染性贫血病强弱毒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及分子 免疫学基础。
    2、鸡新城疫病毒的感染机理及与感染相关的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3、鸡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支气管炎病毒毒株的变异及分子流行病学。
    4、以火鸡疱疹病毒作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和其他外源基因的研究。
    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的研究。
    6、禽痘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7、禽流感病毒基因分型及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
    8、鸡和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作为免疫增强剂的研究。
    9、畜禽T细胞表面标志的研究。
    10、几种重要畜禽传染病单克隆抗体及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2楼2011/08/20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轻工总会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于2000年8月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三批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校长陶文沂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徐岩教授。并且成立了校长负责的,科技、人事、财务、国有资产、研究生院(部)、211办(学科建设办)等部门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纲要,以推动工业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改造、更新、重组和升级为目的,重点开展工业生物技术应用基础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前重点实验室共有固定研究人员23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8名,讲师(助研)4名,其中博士11名,硕士9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9名;仪器管理和行政人员5名。重点实验室另有客座研究人员64名,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7名;教授33名,副教授28名,讲师3名。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按照主管理部门的“开放、流动、联合”机制的要求运行了四年有余。完成国家、部省下达的科研任务30余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鉴定成果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次,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余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400余篇(其中SCI论文32篇),专著和教材15部,授权专利12项,申请专利35项,并积累了许多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验。
      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实验室十分注重学术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并稳定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承担重大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取得博士学位;创造机会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到国外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工业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每年从国内外引进1~2名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使重点实验室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上升到75%左右。目前重点实验室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个博士点)及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包括发酵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在内的六个硕士点,可以授予相应的理学或工学学位,并设有轻工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可接纳1~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对外开放,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重点实验室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所保持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联系,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国内外交流互访、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式,加速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每年面向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所或企业,公布、审批并确定开放课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的高级研究人员作为访问学者来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对重大的科研课题,联合其它学科或有关研究单位合作研究开发;并受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申请并给予资助。
      通过坚持“流动、联合、开放、竞争”的运行机制,实施“求实、创新”的建设规划,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会建设成为一个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实验条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及承担科研任务方面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代表国内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研究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3楼2011/08/20

    武汉大学病毒及分子癌学实验室

    1,网址:
    http://vmolab.whu.edu.cn/index.htm

    2,简单介绍:
    病毒及分子癌学实验室是在原病毒学系细胞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胡解郁教授。胡教授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刚正不阿,谦和平易。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前人之基,后辈之机,二十多年来,病毒及分子癌学实验室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目前已具备较齐全的仪器设备和较完善的研究平台,为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室正从事与抗病毒和抗肿瘤密切相关蝎毒素分子生物学和人早期胚胎新基因功能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50余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项。先后和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已培养研究生(博士、硕士)25名,博士后4名,在读研究生24名。

    3,研究方向:

    病毒感染与生物工程
    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分子设计

    4.研究内容:

    蝎毒素基因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人早期胚胎cDNA文库的构建及发育相关新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
    蝎毒素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及其在抗病毒和抗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人泡沫逆转录病毒的研究

    5. 知名人物/学术带头人:
    蒋达和 副教授
    曹志贱 博士
    毛歆 讲师
    刘辉 工程师
    吴英亮 博士

    6.研究成果:

    2004年.
    1. Yingliang Wu, Zhijian Cao, Hong Yi, Dahe Jiang, Xin Mao, Hui Liu, Wenxin Li. Simul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yTx and 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by docking and MM-PBSA. Biophysical Journal, 2004, 87: 105~112

    2. Xianchun Zeng, Sanxia Wang, Yan Zhu, Shunyi Zhu, Wenxin Li.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scorpion venom peptides with no disulfide bridge from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Peptides, 2004, 25: 143~150

    3. Deming Gou, Jun Wang, Li Gao, Yan Sun, Xiao peng, Jian Huang, Wenxin Li.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novel human KRAB/C2H2 zinc finger gene ZNF300. BBA-Gene Struct. Expr., 2004, 1676: 203~209

    4. Zhufan, Over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omeobox gene Quox-1 in oral squamous cel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JBM2004

    5. 彭晓,孙燕,刘辉,苟德明,李文鑫, ZNF268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遗传学报,2004,31(3):221-226

    2003年.
    1 . Zhijian Cao, Fan Xiao,Fang Peng, Dahe Jiang, Xin Mao, Hui Liu,Wenxin Li,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combinant scorpion venom pepetide BmTxkB. Peptides, 2003,24: 187-192

    2. Yan Sun, DM Gou,Hu, Liu, Xiao Peng, Wenxin Li, The KRAB Domain of Zinc Finger gene ZNF268: a potetial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2003,IUBM Life,55(3):187-192

    3. Xin Yu, Xin Mao, Allan D. Blake, Wen Xin Li, and Sulie L. Chang , Morphine and Endomorphin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Mu Opioid Receptor mRNA in SHSY-5Y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J Pharmacol Exp Ther.2003; 306: 447-454

    4. Xiaohua He, Fang Peng, Wenxin Li,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recombinant neurotoxin BmK IM from Chinese Scorpion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on epileptic rats and a possible mechanism.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116(12)

    5. Cao Zhijian, Wu Yingliang, Sheng jiqun, Liu wanhong, Xiao Fan, Maoxin, Liu hui, jd He, wx li,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common ancestor of scorpion toxins affecting ion channels, J Biochem molecular toxicology, 2003,17 (4): 235-238

    6. Syntheses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s starting from a hexadimensional core and application in gene transfer,Science in China(,Huang shiwen ,…liu hui,li wx, 2003,46(3):272-279

    7. Deming Gou,Jun Wang,Li Gao,Yan Sun,Xiao Peng,Jian Huang,Wenxin Li,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novel Human KRAB/C2H2 zinc finger gene ZNF300,1676(2):203-209

    8. 肖帆,曹志贱,吕猛, 蒋达和,毛歆,刘辉,李文鑫,一种新的蝎毒素基因BmTxkB的基因组结构及分析,遗传学报,2003,30(7):663-667

    9. 张良, 李治, 刘万红, 刘辉, 李文鑫, 复制缺陷型人泡沫病毒载体辅助质粒pGP的构建及转染小肠癌细胞的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49:756-760

    10. 蒋达和, 苟德明, 毛歆, 朱帆, 刘辉, 李文鑫,人nov基因全长cDNA克隆、测序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49:745-750

    11. 何小华,罗易宁,李文鑫,Y-氨基丁酸和脑缺血,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6):373-375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4楼2011/08/20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第一个成立的微生物学专业。1981年获得首批博士点授予权,198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重点学科点之一,2000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四十多年来,本实验室已形成农业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全方位发展的完整体系,配备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充分发挥中科院院士的优势。四十多年来,通过俞大绂(已故)、李季伦和陈文新三位中科院院士的传、帮、带,已培养出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的学术队伍。现已形成了以中科院院士李季伦教授、中科院院士陈文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占优势的教师队伍。现有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8名;副教授1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4名)。

    先后培养出微生物专业硕士生114名、博士生46名。编写了《微生物学》等优秀教材和参考书8部,其中《微生物学》第二版获国家新闻总署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普通微生物学》及《土壤环境微生物学》获农业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研究方向:
    1.1生物固氮
    1)继续我国的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及应用研究。针对我国西部不同生态地区的不同豆科植物品种,与根瘤菌进行选择匹配,扩大西部地区豆科植物的种植面积,使根瘤菌制剂产业化,开展防沙固沙,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农、林、牧业持续发展。研究根瘤菌的耐盐机制,寻找新的与耐盐有关的基因,探索其渗透调节机理,筛选抗逆高效的根瘤菌菌株,并应用于西部开发;

    2)扩大巴西固氮螺菌工程菌株的田间实验面积,深入研究固氮调控的机理,以构建新的工程菌株,减少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氮肥用量;

    3)研究微生物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多肽环境对固氮活性的影响,探索氮分子络合和还原部位,为固氮酶的化学模拟奠定基础;

    4)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例如研究趋磁细菌的生物固氮机制,以及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等。

    1.2 微生物发酵工程
    构建高产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聚羟基烷酸、洛伐他汀和1,3-丙二醇的基因工程菌株,申请专利,并争取产业化。

    1.3 真菌生理遗传学
    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变异机制、真菌毒素、高等担子菌的生理活性物质和真菌对褐煤的降解。

    1)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真菌异核体的变异规律,为防治植物病害提供依据;

    2)从野生食用菌提取和纯化副作用小、抗肿瘤活性高的凝集素和多糖,深入研究从大型真菌中发现的HIV逆转录酶抑制剂,为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3)研究褐煤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筛选能显著提高黄腐酸产量的真菌菌株,并进行中试和推广,为高效利用我国褐煤资源开辟新途径。

    在深入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学术成就:
    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承担了国家“973”计划、 “863”计划 、“九五”攻关、“十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事业委托项目等 65 项,总经费1513.30万元,“九五”期间的项目已全部顺利完成。
    2.1 主持“我国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项目。
    完成对我国32个省(市)(包括台湾省)700个县不同生态点根瘤菌资源的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7000多份,新发现结瘤豆科植物300多种,分离根瘤菌5000多株,其数量和宿主种类之多居国际首位;对其中2000株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型性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上菌株数量最大信息最全面的根瘤菌资源数据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研究,发表根瘤菌新属2个、新种11个,这占当前国际上 总共发表的根瘤菌新属的1/2、新种的1/3,还有4个新种已研究确定待发表。并获得对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关系的新认识,上述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正根据我们新的见解将已收藏的根瘤菌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进行苜蓿和甘草等植物的选种接种实验。

    通过对多种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的比较研究,否定了国际上流行的固氮酶催化不依赖N2的HD形成途径,证实了D2形成HD是固氮酶的一个通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此外,提出了固氮酶双位点放H2模式,并对固氮反应化学计量式提出了修正。对与禾本科作物联合共生的固氮螺菌从基因水平进行了遗传改造,克隆了draTG、ntrBC和nifA等调节基因,构建了1株部分抗铵的固氮螺菌工程菌株,该菌株在田间试验中使玉米的氮肥用量显著降低。

    2.2 杂项:
    克隆了快生大豆根瘤菌和苜蓿根瘤菌与耐盐有关的基因,及其结瘤基因nodABC和nodD,为探索根瘤菌的抗逆性和该菌与豆科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打下了基础。在微生物发酵工程方面,本实验室成功地研制和开发了一系列微生物发酵产品,包括阿维菌素、莫能菌素、马杜霉素、赤霉素和玉米赤霉醇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3项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进行了技术转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农牧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和应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真菌遗传和生理学研究方面,本实验室在我国率先研究了植物病原真菌的异核现象和准性生殖,论证了真菌的变异主要起因于其异核行为,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近年来,利用DNA指纹图谱、RAPD、PCR-RFLP和ITS区序列分析等技术对水稻恶苗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异核体核DNA进行研究,为探索真菌的变异规律和植物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真菌毒素进行研究,提出串珠镰刀菌素可能是克山病的真正病因。此外,本实验室还发现某些野生食用菌的多糖及蛋白质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并从大型真菌中发现了人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在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获得了能显著提高黄腐酸产量的菌株,已进入中试阶段,将为高效利用我国褐煤资源开辟新途径。
    几十年来,本实验室始终抓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课题,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注意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倡导研究思想的活跃与创新,并在科学研究中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1996-2001年期间发表研究论文185篇。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 133 篇,其中被SCI 收录 49 篇。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我们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与世界一流学科相比,在局部的研究领域已赶上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研究成员:
    王贺祥,男,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带头人。
    李季伦,男,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陈文新,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张耀平,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化和细菌系的Associate Scientist,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陈三凤,女, 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李绍华,男,博士,1957年9月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优秀中青年。

    4,网址: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5楼2011/08/20

    http://webstar.ynu.edu.cn/ynu/kygz/wswyjs.htm
    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是云南大学微生物学学科的主要构成单位,以微生物资源的与开发为主。该所在姜成林教授(姜教授自1970年起长期系统从事放线菌生态、分类和资源研究,是我国放线菌生态学的开拓者,对我国放线菌生态学、放线菌分子生态和极端环境放线菌研究领域的形成有突出贡献)的带领下,"20年不图急功近利",对放线菌的分类、生态与进化等作出显著贡献。

      今年来,姜教授带领微生物研究所的同时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其中国外核心刊物占1/3,达300余页),出版了《微生物资源学》等专著共四部,荣获与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研究所还与国内外多家医药集团(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国家药物创制中心上海基地、中国华北制药集团、美国Chiron公司等)联合建立了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农药研发系统。

      99年,昆明市政府与云南大学在研究所共建了"资源微生物开发实验室",该所与昆明市生物工程中心配套,进行资源微生物开发。

      2000年3月,云南大学组合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向教育部申报建立"微生物资源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已获批准。姜成林教授被任命为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是新、青、藏、滇、黔、桂等六省区高校唯一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云南大学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入"国家队"。

      同时,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向国家学位委员会申报微生物博士点,已获批准。这样,云南大学便拥有了郑州以西,大半个中国唯一一个微生物博士点,标志着云南大学真正成为微生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目前,该所承担了国家基金项目四项,省重点项目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二项,公关项目一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一项。

      20多年来,在云南省科委、云南大学各级组织领导和支持,以及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个别领域已处于国内前列,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在产业开发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初步形成了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集体,发展势头良好。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6楼2011/08/20

    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网址:
    http://www.kiz.ac.cn/research/zhongdian/yunnan.htm
    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组是我国最早开展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研究组之一。重点实验室从成立之日起就注意收集、保存云南省家养动物及野生近缘种样品,研究这些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它们在全球动物遗传资源中的特殊价值。目前重点实验室已经收集、保存数百个耐粗放、抗逆性强、可适宜多种生态条件的家养动物古老品种样品,如西双版纳的滇南小耳猪、滇西北横断山区的藏猪、藏羊、矮马、小型猪和大额牛等等。这些古老而特殊的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但是我国家养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是全球动物遗传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继续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和重视。

    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

    近年来在Nature、Science、PNAS、Animal Genetics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如重点实验室和瑞典学者联合对家犬起源研究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2002年第298卷。

    围绕畜禽分子生物学这一方向,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和云南省的研究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学科的发展。重点实验室承担了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第一子课题“农业动物功能性基因组研究”中的研究任务。此外,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小组被遴选进入首批试点国家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7楼2011/08/20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分子病毒学实验室
    http://www.whiov.ac.cn/jgsz/kyjg/fzbdxzd01.htm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是在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宽研究领域而建立的。1998年10月“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的建立,源于武汉病毒所与荷兰Wageningen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长期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开放实验室利用国际实验室的管理经验,聘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作为顾问,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模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棉铃虫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等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选择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病毒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病毒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手段,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过程及其伴随的生命现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发我国病毒资源,建立病毒的诊断、防治与应用技术,致力于发展为我国病毒学的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 符合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时期办院方针。
      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棉铃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重组病毒杀虫剂、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水生生物的病毒学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近三年承担国家及科学院重要项目64项,获得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85篇(SCI收录30篇),专利申请14项,获省部级成果4项。
      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活跃着一支年轻向上、团结奋进、具有创新实力的科研群体。由胡志红所长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知名专家邵一鸣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22名固定人员平均年龄39岁,有博士生和硕士生21人,访问学者3人。他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在科研一线勤奋钻研,努力推动着实验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8楼2011/08/20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原有基础上筹建,1995年11月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在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指导下,在中山大学的领导和积极支持下,实验室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室在主要的研究方向上承担了 "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重点、省部委级重点、横向协作以及国际合作科研课题等150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取得了一批达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在队伍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也达到预期目标。 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外单位进修人员的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在职人员特别是青年骨干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实验室的人员流动和课题开放,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扩大了开放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促进了实验室的自身建设,提高了本实验室的知名度。

    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本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先进的生物防治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前沿领域的新技术和理论、培养新世纪科技人才、以及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研究工作和成果

    (一)研究方向与目标

    本实验室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农、林、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包括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发挥和提高天敌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原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实验室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并经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和第二次会议研究后同意,从1999年开始拓宽研究方向,将主要研究领域拓宽为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天敌资源及其基因组学、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②昆虫及其天敌的系统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应用研究;③作物-害虫-天敌系统的系统分析、数学模拟和最优管理对策研究;④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的研究;⑤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

    本实验室的研究目标是:从生物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建立和发展本学科的新技术和理论,为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海洋与水产业、林业和保健卫生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我国生物防治学科领域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专门人才。

    从本实验室建立的初衷和近年来的发展证明,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是合适的,它不仅体现本领域学科的发展趋势,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推动本学科的发展,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潮流。

    在上述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指导下,根据生命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实验室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拓宽和充实。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昆虫与水生经济动物病原体的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如:昆虫杆状病毒、苏云金杆菌、虾病毒病、海洋赤潮微藻的研究等。

    ◆ 昆虫及其天敌的系统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应用研究。如:新入侵害虫蔗扁蛾、寄生蜂、瓢虫、稻田蜘蛛的研究等。

    ◆ 作物-害虫-天敌系统的系统分析、数学模拟和最优管理对策研究。如:水稻害虫成灾机理、调控和灾害预警等。

    ◆ 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的研究。如:抗病虫新基因的克隆和抗病虫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等。

    ◆ 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如: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研究,环境生态和农田生态的恢复研究等。

    以上研究内容,是本实验室从筹建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并经过学术委员会多次讨论而形成的。本实验室原来是以重点学科昆虫学(现为三级学科)为基础建立的,研究方向偏窄。随着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在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重点实验室必须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丰富研究内容。因此,我们把实验室调整为以生物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和依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承担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及完成情况

    根据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1996-2000年五年中先后承担了科研课题150项(见附件三),其中"863"计划4项,"973"计划3项,国家攻关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26项,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3项,省部委级项目60项(包括重大、重点项目20项),横向协作33项(含国际合作9项),其它13项。研究经费达2432万元(包括教育部和科技部下达的运行补助费150万元),详见附件三。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有的正在按计划进行。所承担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或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本室对所承担的课题,都能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保证,尤其是国家项目,更是精心组织,力求圆满完成。

    承担的课题举例如下:

    ◆"防治棉花和蔬菜害虫工程菌的研究"(1996.1-2000.12)属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101-03-01-01),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本实验室和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承担,我方主持人庞义教授,下达本室经费70万元,奖励5万元,广东省配套经费50万元(立项),共125万元。由于我国长期使用和滥用化学农药的结果,导致了害虫出现高抗药性,棉花上的棉铃虫和蔬菜上的夜蛾科害虫连年大发生,危害严重,而现有天然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设立了本课题。本实验室所承担的任务已超额完成,通过了"863"专家组验收(完成情况被评为优),并批准提前进入"863"计划中试,已获得国拨经费40万元,企业资助80万元。该项研究成果已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见成果简介)。

    ◆"应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稻瘟病新品系(种)研究"( 1996.01-2000.12)属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101-01-02-02)。课题负责人为李宝健教授和许新萍副研究员,国拨经费90万元。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危害大,防治难。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途径培育成功多个抗稻瘟病的水稻新品系,并通过了田间试验,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

    ◆"南海海洋特有生物资源功能基因组研究"(1999----2000)属海洋"863"计划课题(编号:816-06-06),负责人卫剑文副教授和徐安龙教授,国拨经费200万元。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已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因组研究的不断发展,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必将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热点。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南海更是有多种特有的海洋生物,这些特有生物资源特别是珍贵的基因资源的"战争"是一触即发。本课题正是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启动的,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成功建立了10个南海特有生物cDNA文库,并获得一批海洋生物新基因序列,建立了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数据库。本课题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进一步展开该前沿领域的研究和抢占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的滩头,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在争夺海洋生物基因资源中取得了先机,为维护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我国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作出了贡献。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研究-增强生物控害功能研究"(2000.04--2004.12)属于"973"计划课题(编号:G2000016209),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和本实验室庞义教授共同主持,课题经费400万元,子课题经费50万元。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作物系统中害虫成灾规律与生物因子调控作用的关系,为改善害虫治理策略制订或建立害虫治理新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抗逆性强、高效能的昆虫天敌和新型基因工程重组微生物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切实建立起以生物控制和生态调节为中心的害虫可持续控制新体系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研究正按计划进行。已分别构建和筛选出经基因工程改良的重组杆状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各2株,并在田间小区释放;同时,已完成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的全系列测定,为进一步研究病原体与害虫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基于GIS的稻飞虱区域灾害预警的基础研究"(2000.04-2004.12) 属于"973"计划课题(项目编号:G20000016210),课题负责人张润杰教授,经费50万元。区域自然灾害的形成是组成区域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等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点。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它在一个地区的为害,与该地区的气侯条件,地形地貌,耕作制度和品种,甚至人们对IPM的认识水平(乱用药)等有密切关系。本项目以广东省稻飞虱灾害发生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把自然灾害系统论中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等概念体系引入稻飞虱灾害系统,以区域灾害基本单元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对稻飞虱灾害发生区域进行具体空间划分,建立稻飞虱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的指标体系,通过多变量逐步回归,组建描述稻飞虱灾情与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强度,承灾体易损性之间关系的系统模型,研究该虫灾害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稻飞虱灾害区域监测预警方法,为稻飞虱区域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本项目不仅在生物灾害学的研究方面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测报实践上也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 "昆虫杆状病毒的侵染机理及其疾病流行规律研究"(1998.1.-2001.12)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9730030),国拨经费82万元,主持人为庞义教授。杆状病毒是昆虫及某些甲壳类(如虾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病原体,是调节昆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病原因子。对病毒侵染宿主的分子机理,国内外都极少涉猎;在利用杆状病毒防治害虫方面,也大都把它视为一种反复应用的杀虫剂,而没有重视病毒在自然界传播的生态多样性及疾病发生与流行规律,因而导致杆状病毒治虫的优越性没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是我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几种经济害虫之一。该课题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为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从病毒-宿主-环境的关系出发,着重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入侵及复制,找出病毒与侵染宿主直接相关的重要基因,为通过遗传工程途径改造杆状病毒杀虫剂,改良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以及益虫、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构建带标记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以监测、追踪和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环境稳定性、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填补我国昆虫病毒流行病学系统研究的空白,推动昆虫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并用以指导病毒杀虫剂的释放策略和人工诱发田间流行病的措施,以达到持续有效控制田间害虫种群的目的,意义重大。本项目与荷兰农业大学的J. Vlak 教授建立了合作关系,代小江博士和杨凯博士生被派往Vlak实验室开展与此项目有关的研究。该课题进展情况良好,已克隆重要基因23个,带标记的重组病毒2株,对p10, egt, p74 , chiA, gp37, gp41 和 iap2等基因功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找到了一个病毒受体蛋白,对病毒的垂直传播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结果。最近,与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计划北方中心合作,完成了该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和分析。发表研究论文20篇,已投稿或已完成的论文15篇。

    ◆ "松材线虫及其综防措施对森林生物群落的影响"(2000.04-2004.12)是"973"项目课题(编号:G2000046803), 课题主持人为庞虹副研究员,经费20万元。松材线虫是新传入的松林毁灭性大害虫,研究松材线虫及其综防措施对森林生物群落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该课题利用本实验室与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合作研制开发的生物多样性分析软件,对松材线虫为害区的生物多样性、其媒介昆虫及其天敌的研究、以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对受干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出定量的评价,为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正按计划进行。

    ◆ "重组夜蛾科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1996.01-2000.12)属国家生物技术领域"九.五"攻关课题,国拨经费25万元,课题负责人为庞义教授和邓日强副研究员。本课题经几年来的研究已构建了含全期启动子盒和蝎子AalT毒素基因的重组粉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TnNPV-SX35-AalT(简称TnAT35),并构建了缺失egt基因的重组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XD1。这两株重组杆状病毒经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评价,安全等级均为I级。已完成TnAT35室内外实验研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TnAT35可感染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银纹夜蛾(Argrogramma agna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幼虫。与同种野生型病毒相比,受感染幼虫提早2天停食,致死中时平均缩短1-2天,取食量减少2倍以上,田间应用试验与室内测定结果相符,达到了预定目标。与荷兰农业大学合作构建的缺失egt基因以及表达蝎子弛缓毒素LqhIT2的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也极显著地提高了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验收专家组已确认一项研究成果。

    ◆ "稻区蜘蛛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1998.01-2001.12)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39830040),由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负责人古德祥教授、张古忍副教授)、和扬州大学共同承担。该项目通过我国不同地域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明确不同地域稻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时间上变化的异同,阐明稻田蜘蛛优势种的成因,作出反映客观实际的中国稻田蜘蛛的地理区划;定性定量研究稻田蜘蛛捕食功能、种间营养关系(食物网)及能量流,阐明蜘蛛群落在稻田生态系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地位与功能,揭示蜘蛛目动物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制约稻虫发生发展的机理;以蜘蛛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以保护蜘蛛、利用天敌、合理用药的综合治理稻虫的新模式,指导生产实践、充分发挥我国稻田蜘蛛资源丰富、适于治虫的特色,将化学农药用量降低50%以上。本研究正按计划进行,并已完成稻田蜘蛛群落结构以及蜘蛛群落对主要害虫控制效能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应用多价基因转化策略培育多抗病虫害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1999.1-2001.12)。这是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国拨经费80万元,主持人为许新萍副研究员。水稻病虫害可使水稻产量减少10%-50%,甚至颗粒无收。应用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造成食物和环境污染等极大的副作用,而且水稻不少病害的防治尚无十分有效的农药,这使原本严峻的水稻产量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植物的抗性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不同抗性的基因一般分散存在于不同生态群和株系之中。利用常规方法,只有通过多次杂交才能把不同的基因集中于同一株系之中,但同时又把很多不良的性状也带进来,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优质、高产和多抗与高抗的农作物品种。因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结合杂种优势技术,通过多价基因转化途径综合改良超级杂交稻的抗病、抗虫性状,培育出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综合抗性的高产、优质新型超级杂交稻,这是达到水稻高产、稳产目标的较为理想的途径。该项目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将2~4种抗病基因、2~4种抗虫基因分别导入超级杂交水稻的不育系、恢复系中,通过系列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抗病、抗虫生物学检测的鉴定,从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筛选出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具有一定抗性的转基因纯合株系,进一步培育成具上述抗性的不育系、恢复系并配制杂种,培育出对多种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具有较好综合抗性的新型超级杂交水稻,本研究将通过区域性试验并进行至少30万亩面积的示范或推广。研究工作在按计划进行。

    ◆ "杀虫抗虫新基因的克隆和特异性融合基因的构建"(2000.09-2002.12)是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国拨经费50万元,主持人为庞义教授和余健秀副研究员。目前,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主要来源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ICP)基因,可利用的基因种类单调,害虫容易出现抗性,同时至今未有一株抗同翅目昆虫(具刺吸式口器)的转基因植物问世。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稻飞虱、叶蝉等,是一类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不但直接危害作物,而且传染植病。本课题针对这类害虫寻找不同来源的具高毒效的新基因,或人工构建一些对该类害虫有特异杀虫活性的融合基因。进行新基因的鉴定、克隆、序列分析和改造,最终获得一批有知识产权的杀虫毒素基因,为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按原计划进行,已建立了一套生物测定和筛选目标基因的方法,并初步获得2个对同翅目害虫有效的杀虫蛋白。

    ◆"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生物学和生态动力学研究"(1997-2001)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编号:1997022413354),本室承担该项目中形成赤潮有害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课题负责人是陈月琴副教授。有害赤潮常常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藻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因子,但形成赤潮的藻类有的却难予鉴定。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分子检测系统,对1999年广东粤东海域发生的棕囊藻赤潮原因种进行rRNA基因分析与种的确定,首次检出我国厦门沿海赤潮铜绿微囊藻与两种淡水微囊藻同源性极高,为研究赤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

    ◆"新的核仁小分子RNA基因结构、表达及功能研究"。 为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重点项目(编号:39730300),国拨经费80万元,主持人为屈良鹄教授。九十年代以来,一系列新的核仁小分子RNA(SnoRNA)的发现及其在核糖体生物合成中调控作用的确定,是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表达领域中的最新发展,欧美各国在基因分子生物学前沿刮起了"核仁风暴"。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snoRNA作深入的研究,解决真核生物rRNA加工中的一系列重大难题(如加工体系的构成、甲基化修饰原理、正确的分子折叠及构型转变等),阐明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同时,重组snoRNA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在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中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课题从1998年开始执行,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果,在1999年国家基金委组织的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

    ◆ "以地统计和GIS为基础的褐飞虱大尺度发生风险预测预报技术"是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编号:96-005-01-01-06),课题负责人为张润杰教授。许多病虫灾害的实例表明,病虫成灾(如稻飞虱)不是简单地在某个局部地方的作物系统内发生的,而是在一个区域甚至更大尺度范围内出现的。要预测这种随时空变化的灾害分布,经典的生物统计学没有满足处理空间相关性问题所需的条件,而地理统计学则为解决这类空间相关性的生态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在预测害虫种群大尺度空间变化趋势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把地统计学理论引入稻飞虱灾害系统,依据区域化变量原理和克立格内插技术,以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为基础,利用有限的监测样点数据,通过对空间分布数据求优,线性无偏内插的方法,借助GIS技术,建立灾害空间的连续分布,从区域层面上预测稻飞虱灾害密度的空间分布。经过5年的研究,建立了广东省稻飞虱种群空间结构分析模型和空间分布模拟模型,并应用信息扩散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稻飞虱发生风险评估模型。2000年早稻经肇庆市农业局应用试报,准确率达81.5%。研究期间,共完成论文11篇。2000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本项研究为稻飞虱灾害区域监测与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9楼2011/08/20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直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全所共有在职职工3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7人,其他8人。与江西省生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行二块牌子,合属办公。下设所办公室、发酵工程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保健品厂。

    本所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及省级重点科研攻关课题七十余项,承担完成委托开发项目二十余项,获科研成果60余项。其中,已有一批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获奖项目如下:

    1、中国动物志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一) [国3]1985
    2、鄱阳湖鱼类寄生蠕虫的研究 [省2]1985
    3、鄱阳湖滨水牛锥虫病的研究 [省3]1986
    4、L—胱氨酸生产技术 [省3]1988
    5、禽霍乱苗组织灭活苗 [院3]1992

    本所科研开发以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为主要方向,以有机酸发酵生产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为重点开发学科,利用本所技术优势进行有益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生物保健产品的开发生产。

    目前,本所研究的省级重点项目“高光学纯度L—乳酸生产技术开发”已被省科技厅确认为赣科字[2001]001号高新技术成果。该成果已投入由我所投资入股的江西省科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株)武藏野化学研究所合资兴办的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并正在实施该项目的产业化。L—乳酸是目前唯一可用来生产全生物降解塑料的高科技化工原料,该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http://www.jxas.ac.cn/microbe.asp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20楼2011/08/20

    吉林省"长白山真菌保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简介
    吉林省长白山真菌保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是在原真菌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99年建立并发展起来的,隶属于吉林省生物研究所。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研究方向是长白山真菌资源研究及天然真菌药物、天然真菌保健食品及天然真菌营养品的研究与开发。
    实验室下设5个研究室:菌种保藏研究室、真菌发酵研究室、栽培研究室、真菌化学研究室、真菌化学分析研究室。
    该实验室在以往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深入长白山腹地长期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集分离了一大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经济真菌,建立起了"长白山经济真菌保藏中心",为开发长白山丰富的菌类资源打下了物质基础。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计划项目15项,其中由李敬轩主持的利用大型真菌"树舌"研制的"肝必复"药物,开发树舌子实体8000余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个亿,此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利用长白山小刺猴头菌工业化培养,研究开发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便潜血等症状的药物--"胃乐新"生产至今已二十年,仍畅销不衰,已成为治疗胃病药物的知名品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所推广的黑木耳品种8501、8502和长白山赤灵芝,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已连续种植了十几年,经济效益相当可观。1999年,该实验室利用真菌灰树花子实体为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栗蘑胶囊,已获国家卫生部批准文号,并在转让企业投产。目前,该实验室正在致力于"小刺猴头化学物质基础及药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立足于长白山菌类资源,筛选研究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系统疾病及减肥、降糖的真菌、菌株及有效部位;研究真菌的工业化深层培养技术,全力打造长白山特色真菌产品品牌。

    http://www.dbi.com.cn/sys/zhjbz/zhjbz.htm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