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tutm

    第12楼2012/05/03

    Cp应该取绝对值吧。

    好像也不能就此肯定吸热向上符合实际。因为一般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数值多放在方程式的右边,比如:
    H2(g) + Cl 2(g) = 2HCl(g) + 183 kJ/mol
    这里向上的正方向就是放热,也许大部分DSC向上作为放热方向,与这个也有点关系。

    shoney(shoney) 发表:这个应该是属于软件设置方面的了,但是实际上,Cp不可能是负值,也就说“吸热方向向上”符合实际

0
    +关注 私聊
  • re-fen-xi

    第13楼2012/05/04

    其实做玻璃化转变温度降温是最理想的,可以消除焓松弛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校正温度时都是升温校正的,降温 并没有进行校正,所以升温测试的准确度会更高些。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是升温测试的一个原因。

0
    +关注 私聊
  • sodaba

    第14楼2012/05/16

    我是新手,你说的降温测TG会不会偏小呢?消除焓松弛可以采用2次加热消除呢?我听说二次测TG比较准是吗?谢谢指教!

    re-fen-xi(re-fen-xi) 发表:其实做玻璃化转变温度降温是最理想的,可以消除焓松弛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校正温度时都是升温校正的,降温 并没有进行校正,所以升温测试的准确度会更高些。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是升温测试的一个原因。

0
    +关注 私聊
  • re-fen-xi

    第15楼2012/05/18

    Tg测量的本身就是个范围,求出 的Tg也会因不同公司的仪器,不同的求算方法而有差别,Tg是与过程有关的,降温应该会降低(不知道有试过的没有,我当时做的时候是降低的,不过不到1度,10度的降温和升温)。很多材料是需要判定成型材料的Tg,这个时候不能消除热历史的。

    yuanyao9394(yuanyao9394) 发表:我是新手,你说的降温测TG会不会偏小呢?消除焓松弛可以采用2次加热消除呢?我听说二次测TG比较准是吗?谢谢指教!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人来人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经验分享!
    +关注 私聊
  • butterflygys

    第16楼2012/05/18

    同意楼上的观点,不能笼统的说第二次测的Tg更准,有时加热会改变样品状态,如对于热固性材料,如果初始没有完全固化,第二次加热后样品固化度会提高,Tg会向高温区移动;再如对于吸湿性材料如尼龙,第二次测试时,由于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水,Tg也会比第一次高(水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
    对于伴随热焓松弛现象的Tg来说,用MDSC(调制)方法可以得到样品初始状态的Tg,下图是我很久以前测过的一个样品,从可逆热流里可以很轻松地判断Tg。

    re-fen-xi(re-fen-xi) 发表:Tg测量的本身就是个范围,求出 的Tg也会因不同公司的仪器,不同的求算方法而有差别,Tg是与过程有关的,降温应该会降低(不知道有试过的没有,我当时做的时候是降低的,不过不到1度,10度的降温和升温)。很多材料是需要判定成型材料的Tg,这个时候不能消除热历史的。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人来人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经验分享
    +关注 私聊
  • 人来人往

    第17楼2012/05/30

    MDSC在做研究方面比较有用,但对于工业产品,比如PCB,明确要求升温速率20℃/min,而MDSC最大只能做到5℃/min升温速率,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与普通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butterflygys(butterflygys) 发表:同意楼上的观点,不能笼统的说第二次测的Tg更准,有时加热会改变样品状态,如对于热固性材料,如果初始没有完全固化,第二次加热后样品固化度会提高,Tg会向高温区移动;再如对于吸湿性材料如尼龙,第二次测试时,由于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水,Tg也会比第一次高(水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
    对于伴随热焓松弛现象的Tg来说,用MDSC(调制)方法可以得到样品初始状态的Tg,下图是我很久以前测过的一个样品,从可逆热流里可以很轻松地判断T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