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悠旸

    第31楼2013/02/03

    我想设计成双孔可能为了增加进样量,依靠液滴在石墨管的表面张力将大体积样品分布开,可能可以得到好的测试效果。

0
    +关注 私聊
  • 夕阳

    第32楼2013/02/03

    应助达人

    自动进样和手动进样均可。

    悠旸(ihqs) 发表:使用这个双孔石墨管只能手动进样吧?自动进样器似乎没有相关程序吧。

0
    +关注 私聊
  • 悠旸

    第33楼2013/02/03

    夕阳(anping) 发表:自动进样和手动进样均可。

0
    +关注 私聊
  • 第34楼2013/02/03

    看了楼上等回复,应该是原子化速率加快,灵敏度增大

0
    +关注 私聊
  • 夕阳

    第35楼2013/02/03

    应助达人

    与原子化速率无关。

    尘(fjh26) 发表:看了楼上等回复,应该是原子化速率加快,灵敏度增大

0
    +关注 私聊
  • 第36楼2013/02/04

    接触面大了不是更快了吗

    夕阳(anping) 发表:与原子化速率无关。

0
    +关注 私聊
  • 夕阳

    第37楼2013/02/04

    应助达人

    一个40微升的液滴和两个20微升的液滴在干燥后所展开的面积究竟有多大的差别,目前没有定论。但是灵敏度的比对还需要实际测量后才能得知。

    尘(fjh26) 发表:接触面大了不是更快了吗

0
    +关注 私聊
  • jack510070

    第38楼2013/02/04

    我的看法如下:首先这种进样方式应该能够提高精密度,尤其在大体积进样时。理想的进样过程应该是随着样液的挤出,逐渐在进样针末端形成液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珠与管壁下沿接触,随后转移到管子中,进样针与液珠脱离接触。如果进样针插得不够深,液珠可能是滴到管壁上,产生溅射,影响精密度。如果太深,则可能与管壁上的液珠接触,离开时可能带出一些样品,尤其是进样体积较大时。显然,把样品分成两个部分应该能够适应更大的进样体积。
    其次,两个液珠在光轴方向上排列,增大了吸收程,应该对灵敏度有好处。另外石墨管原子化时中间温度最高,向着两侧方向的温度将减小。两个液珠在温度比最大温度稍低的位置原子化,然后进入更高的温度区,应该有助于消除一些基体干扰(当然这个效应不是很明显)。
    日立做了这样的管子,但没有广泛推广,显然其效果应该没有达到预期。这种管子成本应该较高,并且对进样器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应用不广泛。
    以上是本人的井蛙之间。

0
    +关注 私聊
  • 夕阳

    第39楼2013/02/04

    应助达人

    呵呵,007版友分析的基本正确。最后补充一下,这种石墨管是为刚刚研制出的新型原子吸收ZA-3000型专门研制的,还谈不上推广,因为商品仪器还未上市。但是样机已经到位了,自动进样器的精度的确很高,因为进样针需要分别两次进入不同的孔里面。

    jack510070(jack510070) 发表:我的看法如下:首先这种进样方式应该能够提高精密度,尤其在大体积进样时。理想的进样过程应该是随着样液的挤出,逐渐在进样针末端形成液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珠与管壁下沿接触,随后转移到管子中,进样针与液珠脱离接触。如果进样针插得不够深,液珠可能是滴到管壁上,产生溅射,影响精密度。如果太深,则可能与管壁上的液珠接触,离开时可能带出一些样品,尤其是进样体积较大时。显然,把样品分成两个部分应该能够适应更大的进样体积。
    其次,两个液珠在光轴方向上排列,增大了吸收程,应该对灵敏度有好处。另外石墨管原子化时中间温度最高,向着两侧方向的温度将减小。两个液珠在温度比最大温度稍低的位置原子化,然后进入更高的温度区,应该有助于消除一些基体干扰(当然这个效应不是很明显)。
    日立做了这样的管子,但没有广泛推广,显然其效果应该没有达到预期。这种管子成本应该较高,并且对进样器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应用不广泛。
    以上是本人的井蛙之间。

0
    +关注 私聊
  • 夕阳

    第40楼2013/02/04

    应助达人

    通过资料的介绍,对某些元素的确有提高灵敏度的效果。

    尘(fjh26) 发表:看了楼上等回复,应该是原子化速率加快,灵敏度增大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