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1楼2013/02/18

    我也来凑个热闹,本人于2006年毕业,从事微生物工作已将近一年,将我的工作感受与大家分享
    1.从事微生物工作总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无菌操作意识和和标准操作规范(SOP)。
    2.试验前的设计方案很重要,看看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没有疏漏应及时的补充,当然试验的设计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要借住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打好基础。
    3.在试验进行之前,一定不要认为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这是试验的大计,在数据没有出来之前,谁都不敢保证结果是怎么样的(6西格玛的质量管理)
    4.试验结束后,在对得出的结论与我们预先想象的结论是否有出入,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在判断影响试验的各个因素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结果的变化,我们就认为他是主要的因素,这也是错误的,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也许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因素就是主要因素。
    在下不才,说了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2楼2013/02/18

    新手我也说几句
    学了四年的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了),本科的生活给了我无尽的感慨!其中有一件事我始终也不会忘记!
    记得大二做的本科分子实验:碱裂解法提质粒。老师给我们所有的方法步骤,药品也放好了,要的就是我们傻瓜似的操作了,那时因为是我们第一次做分子实验,也是我们院第一次开的分子实验课,大家做的都小心熠熠,等我们都做完最后离心时候,缺唯独我的没看见质粒,当时我就蒙了(因为实验跟成绩挂钩的),自己就紧张了,也没找老师问问原因,就直接拿去电泳了,很显然也只有我的不会出现条带的。过后实验报告我也没很认真的总结分析原因,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而且那时同学的看法也影响了我,他们都说着些不是恶意的风凉话,也深深的影响了我这个很好强的人。
    于是,我第二次自己一个人要求老师人着别的班 的同学又做了一便,这次我也决心一定要做出来的,但事与愿违,这次我的“貌似”看到了“质粒”,等到电泳依旧没有发现我的目的条带……这严重的打击了我的自信,这以后也很长时间成了同学的笑谈。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当时不但没有好好的分析,而是自己默默的接受了……
    现在想来我那时真是幼稚的可以,什么都没去关注我的实验本身,而是被实验之外的缠绕了。但我也很庆幸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了,我现在总想做出以前的事来,但总也不能,我现在还在想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让我明白了:做实验一定要潜心,养成好的习惯,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分析;排除外界的干扰,认真对待每件事……
    有想才有可能的……
    呵呵……新手的成长,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指导!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3楼2013/02/18

    我讲两个经历过的小故事:
    (一)超净工作台内着火
    这是我在本科实习期间发生的事情。我们三个人在做细菌涂布试验,其中一位倒酒精时把酒精洒在了台面上,而另一位正好蘸酒精烧涂布棒灭菌,火苗一下起来了,我们三人都毛了,用报纸盖火,没用,望上面浇水,也没用,三人乱成一团,有人甚至把墩布都拿来了。乱了一阵,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来有机溶剂着火的灭火办法,用湿布呀,结果一下就把火灭掉了,但超净台的顶已被烤变形了,其中的日光灯管也卡不住了。
    (二)第一次用超速离心机
    这是在做研究生课题时发生的事情。用超速离心提纯病毒颗粒,要用到98000转/分。这是我第一次用超速离心机,预先约好了仪器管理人员到时给我指导一下。结果将提取液装好离心管后,管理人员有事离开了,我一个人精心配平后后,反复检查,才敢放入离心机,因为我知道超速离心机对配平要求十分严格。盖好盖子,这时还不见管理人员回来,我有些慌了,因为不久前听说某校学生操作超速离心机,转子飞出造成重大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怎么办?老等下去也不行呀,我反复看了操作说明,硬着头皮打开了电源,心想:我就在开关旁边,一旦有异常,我立即拉闸。转速在提高,噪音加大,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超速离心要处于半真空状态,其中开始抽气的声音使我更加紧张,好不容易捱到转速显示98000,我的心才一块石头落地,展开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尽管我做过很多试验,上面两个事情虽然只涉及到简单地常规操作却始终让我记忆犹新。从中我也得到启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但一定要心细,遇到问题一定要冷静,仔细思考。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4楼2013/02/18

    我以前构建过一个质粒,难点就在于片断两端都是EcoRI位点,片断长度2.8Kb,也算是大片断连接了。我是这样做的,载体分步酶切,然后碱性磷酸酶去磷酸化,然后就于片断进行连接反应,结果做了两个月都没做出来,每天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有一天老板问起了情况,说连接反应时不一定要使用连接酶说明书上介绍的方法,交了我一种连接方法,步骤如下:

    载体 0.5微升
    片断 5微升 (载体:片断 1:10 片断量要高些)
    Ligase buffer 5微升
    T4DNA ligase 1微升
    ddH2O 38.5微升
    总反应体积50微升。

    把反应夜放在冰上,将冰块连带反应夜室温下放过夜,第二天,用酚氯仿抽提,然后用2倍体积乙醇和1/10体积的3M NaAc沉淀,沉淀用70乙醇洗涤,自然条件下风干,沉淀用10微升TE溶解,取5微升进行转化。

    结果一下就作出来了阳性克隆。

    所以,我想说的是,大家要多与人交流,标准的做法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当一条路行不通时,你可能会发现另一条光明大道。

    我对这个连接体系有些疑问,请高手指点一二。载体 0.5微升
    片断 5微升 (载体:片断 1:10 片断量要高些)
    片段与载体比应该是摩尔比,不能是体积比吧,片段回收的时候浓度是不一样的。另外,把”反应夜放在冰上,将冰块连带反应夜室温下放过夜“,冰块的量是多少?过夜还不全融了吗?那怎么知道是多少度连的呢?
    我做连接的时候用的20微升的体系,质粒与载体摩尔比是3-8:1
    T4 连接酶 1.2 微升
    buffer 2 微升
    质粒 微升
    载体 微升
    总体积 20 微升,不够量用水补。16度过夜连接。
    连接之后不用酚氯仿抽提等,直接转化就可以得到阳性克隆。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5楼2013/02/18

    我从事微生物发酵菌种选育工作4年有余,也曾参与几个品种的试验.在此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对安普育种更是感慨万千.为此说感想很多,
    也想唠叨几句,各位见笑了!
    1、首先我不管别人怎么样,关键的是要管好自己。就象以上战友讨论的一
    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就是自己努力也照样能成才,虽然有时是苦了些,但是只要是自己努力也照样能成才.
    我们靠自己走出来的路都会留下我们自己的足迹,也就是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经验教训,其实大家也很明白,靠一两年的时间做出很大的成绩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关键是要学习技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2、抓住任何机会,发牢骚是没有用的,不如用这点时间去学习。这样说简单,能做到的人可是很少,但是能做到这点的肯定是不一般的人。
    3、作实验首先要有良好的习惯,我们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认真,我曾经由于不仔细配错了一次料.导致我一个月没有做出一点东西。做的慢没有关系,关键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这样反而会更加节省时间。部分战友已经感知到了!
    4、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经常要和相关人士进行探讨学习!
    5、在什么地方就要适应什么样的环境,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它那我们就去适应它,在适应的同时我们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我经历了三四岗位,换了几次工作,每次开始都会不适应,但是自己踏心下来把工作和实验
    搞的很好,然后我就又有了更多的机会。
    6、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很关键的要素,所以我们尽量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有选择机会的话。
    坚持说来简单,真正能坚持到底的绝对是英雄。应为我有很多次都没有坚持下来,有毅力和横心坚持完成
    一件任务的人绝对值得佩服。
    7、时间不等人,要抓紧机会,一步错拉下,那么可能会一辈子被拉下!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6楼2013/02/18

    我是微生物专业的新手,真正开展工作还不到一年。最近有一株菌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让我认识到搞微生物是需要经验和理论共同积累的。
    我们实验室主要做的是菌种的诱变筛选。可辐照诱变用的束流不是随时都有,辐照时间也不掌握在我们手里,而是由大老板临时决定,这样就使我们这些手底下的工作人员非常被动。前些日子老板给我株从外面搞来的霉菌,并跟我说大约1周后的某一天可以照。让我回去培养培养,做做准备工作。我就回去转了几个斜面,又摇了几瓶液体的,心想等着就行了。等轮到我照的那天,我觉得液体培养基里可能有菌丝什么的,照出来可能不好筛选,于是就决定从斜面上洗孢子下来辐照。结果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因为没有提前了解该菌株的性质,照完之后,镜检发现即使是未辐照的对照的孢子溶液中也几乎没有孢子。涂平板也就是10的2次方吧。基本上就是辐照失败了。回想洗孢子的时候我是用加样枪反复吹打的,为什么还没有洗下来呢?我查了一些资料,又挑了点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该霉菌生长比较慢,孢子在成熟之后才容易脱落。
    这个教训对于我是很深刻的,在接手菌株后应该立即着手了解它的基本性质,如果我在一开始摇瓶的时候随时镜检一下的话,应该就不至于不敢用摇瓶内的菌液去照了。如果我在培养的那个星期多查点该菌株的资料或找点相关的书籍看的话应该也能知道刨子成熟的菌落是什么样了。说句实在话,我因为一些俗事,对实验工作比较懈怠,这次教训给我一棒,让我再也不敢怠慢微生物了。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7楼2013/02/18

    说几个我的小故事:
    【1】当要还给别人液氮罐或者想把液氮罐里的液氮倒空时,一定要把液氮倒入其他的液氮罐。千万不要倒入下水道。我有一次就是把液氮倒入了下水道,结果下水道下面的塑料接口断了,而且液氮使水结成冰后,还会使液体向上溅,很危险的。

    【2】离心时离心管和离心机一定要配套。我一同学有一次离心,用的不是和离心机配套的离心管,长度比较短,结果离心后发现离心管掉到了里面,取不出来了,想了很多办法,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扎入后离心管后,才把离心管拔了出来。

    【3】在往液氮罐里放东西的时候,很多人都用纱布缝一个布袋,用绳子扎口,把要冻存的冻存管和组织什么的放到纱布袋里然后放入液氮罐里,绳子在外边,这个方法很好。但缝纱布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缝的过大,也不要缝成正方形。因为当里面放的东西比较多的时候,而布袋的宽度又比较大,在液氮里,就会变硬了,用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拉不出来了。

    【4】消完毒的离心管蒸干时温度不要过高,可以在手提式高压锅内,把盖子打开,直接加热蒸干。我有一次把离心管放到烘干箱内,温度调到了160度,结果离心管全变形了。

    【5】用高压灭菌锅高压消毒灭菌时:当要消毒的是液体时,可用玻璃瓶装液体,瓶内的液体不要过多,一般不要超过瓶子容积的百分之75,可用橡胶塞上扎入一针头(透气用),但是用的次数多了,橡胶塞就会变性。所以我现在都用牛皮纸抱住瓶口然后用绳子系上,这方法挺好的。我开始高压蒸汽消毒时,用的是橡胶塞,上面没插针头,结果消毒结束打开高压灭菌锅时发现瓶子的橡胶塞都崩了出来,里面的液体也流出来很多,但幸好没有什么危险。当消毒的是液体时,消毒结束后不要立即打开排气阀,应该让其自然冷却,等压力降为零后,再等2-3分钟,然后打开高压锅。当消毒结束后,不要等的时间过久,否则高压锅的盖子可能打不开。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不过只要再加热一下就可以了。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8楼2013/02/18

    对发酵优化的一点浅见,还请大家指正。
    现在感觉在发酵优化方面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似乎在优化过程中不使用响应面、神经元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就不好意思、拿不出手;似乎方法越复杂越高深优化效果越好科研水平越高。
    在下觉得,作科研要有经济意识:能用简单办法解决的问题绝不采用复杂办法。优化也是这样,要把握好目标与手段、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手段为实现目标服务,优化提高幅度不仅要考虑任务需要,还要考虑提高的幅度与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相比是否划算。不能为了优化而优化,甚至迷失于优化(只见木而不见林)。特别对博士研究生而言,优化所用的方法都是现成的,在这方面要有所创新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创新,哪怕目标值优化得再好,学术意义也不大(经济意义可能不同)。特别是考虑到进行建模所需的大量采样实验,采样复杂的多因素统计优化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成本都是可观的(在下硕士期间优化摇瓶发酵条件几乎化了一个学期),而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产品开发而言,都是需要在有限的期间内完成的。因此要从整个科研任务的全系统要求来分配时间和精力。经济学上有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即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优化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体系经过单因素优化、多因素优化、统计协同优化其目标值是可以持续增加的(还可以反复优化),但单位投入的增加值却在一定阶段后反而降低了。因此优化要明确目标,把握好度。

    在发酵研究中系统观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虽然常常先在摇瓶中优化,但最终还是要上罐放大。因此摇瓶优化就没必要做得非常精细。
    第一:摇瓶条件与发酵罐条件不完全一致,摇瓶中优化得再好,到了发酵罐却发现像装液量、摇床转速等条件几乎完全用不上——虽然能为选择通气量和桨速提供参考;
    第二:某些菌株在摇瓶和发酵罐中生长特性有较大差异;
    第三:补料对目标值提高的效果一般而言非常显著,与其在摇瓶中精耕细作不如好好优
    化补料策略。这一点反映的也是投入产出比。

    因此,有必要从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优化研究。比如在摇瓶中,可以利用摇瓶便于考察多个因素,成本低的优点先对可能的培养基、操作条件进行大范围的考察,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性质,以便摸清相关条件。其次可以对发酵特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不一定要使目标值提高多少,但一定要掌握发酵过程的特点:比如有哪些控制性因素,菌体生长特点、目标值与菌体生长关系、是否有促进或限制性因子等。掌握了这些规律,不仅可以指导摇瓶中的优化,对后续的放大和补料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愁优化效果不好吗?反之,如果沉迷于非机理的黑箱模型,想通过加加减减一下子使摇瓶中目标值提高很多,这最多也只能获得眼前利益而对后续的放大和补料贡献不多。

    所以对发酵优化而言,不仅要掌握统计手段,还要有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经济意识,争取全局最优和效益最优。

0
    +关注 私聊
  • nphfm2009

    第19楼2013/02/19

    应助达人

    对微生物方面的知识本人一点也不知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