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xdzh130

    第11楼2013/06/19

    我的瓦里安450-GC,2009年3月安装验收,当时配了4根毛细柱,用得最多的是CP SIL 8-CB(30*0.25*0.25),每月少则3、4次,多则10几次,主要用于卤代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测定,程序升温最高250度,柱子颜色明显比其他几根深,算是当家柱子了,至今已4年多,分离效果几乎没变。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雨木霖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
    +关注 私聊
  • DeeperBlue

    第12楼2013/06/19

    应助达人

    新柱子柱效还不如爷爷级柱子?看来是道德也滑坡了。

    chengjingbao(chengjingbao) 发表:企业中,许多色谱,气源洁净、检测单一,频率不高,如果维护到位,寿命长不足为奇。但同期和同行对比,咱们的柱子确实很老了,曾购过相似的柱子,换上去后,分离效果还不如老柱子,让人纳了闷了,工作站平台在退步,柱子填充也能退步?

0
    +关注 私聊
  • DeeperBlue

    第13楼2013/06/19

    应助达人

    用柱子体会最深还在于前处理的净化。既要保持目标组分,又要去除杂质。很考功夫。茶叶中杂质复杂,比较难做。特别是有机磷,1701柱经常要截,心疼啊。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14楼2013/06/19

    就以岛津的GC-SOLUTION来说,在它应用前,S推出的两款工作平台,一款比一款功能差,主要体现在操作的先进性和操作的简洁性,后期的功能全面性得以强化,而专用性则退步许多。询问过业内人士,说当初的研发团队跳槽了,继续研发,许多特别好的东西就失去了。

    举个例子,如果我因事出差,在CLASS 10 平台上,我可以预设色谱自动进样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色谱就自动进样,处理结果,打印报告单,除了信号远程传输外,及时性丝毫不输在线色谱,新款工作平台,我就找不到了。这样的预设,有效期容量可以满足半个月应用。

    所以,我说它退步了。企业的工作平台应用较为单一,绝大多数的功能都是浪废。

    个人观点。

    雨木霖(mickeylin) 发表:怎么叫工作站平台退步??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15楼2013/06/19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一些特制柱,老人一走,技术也就失传了。

    就像我前文所讲的6051和6056柱,就是特制硅胶涂敷柱,80年代,它可谓我们这行的当家花旦,无与伦比,现在有更多的企业需要这款柱子,虽然有更多的企业都能做烃类分析,,但比当初的柱效厉害的,尚不多见。老柱子也失传了,当年保留的两款10瓶填料,多数也泛黄了,密封再好,藏个几十年也不行了。只能作为试验填料,测测玩了。

    DeeperBlue(yangdeyuan) 发表:新柱子柱效还不如爷爷级柱子?看来是道德也滑坡了。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16楼2013/06/19

    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这码事,单纯的进样、出结果,都是相对容易的。

    组装一个系统,多的耗时也就几天,走到组装系统的时间,时间花的就海了去了。

    DeeperBlue(yangdeyuan) 发表:用柱子体会最深还在于前处理的净化。既要保持目标组分,又要去除杂质。很考功夫。茶叶中杂质复杂,比较难做。特别是有机磷,1701柱经常要截,心疼啊。

0
    +关注 私聊
  • ydm_ydm

    第17楼2013/06/19

    哎,我用一个OV1701的柱子,没用几次就完蛋了。不管进什么东西,全一样,10几分钟后成成一个四分之一的图的形状,就是先弧形上去,后突然下来……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雨木霖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
    +关注 私聊
  • DeeperBlue

    第18楼2013/06/19

    应助达人

    向老一辈致敬。真有点欧治子铸剑的感觉。但又觉得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说得好听,中华民族聪明,几大发明如何如何。说不好听是缺乏大智慧。技术只是手艺,难有长久的发展。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一些特制柱,老人一走,技术也就失传了。

    就像我前文所讲的6051和6056柱,就是特制硅胶涂敷柱,80年代,它可谓我们这行的当家花旦,无与伦比,现在有更多的企业需要这款柱子,虽然有更多的企业都能做烃类分析,,但比当初的柱效厉害的,尚不多见。老柱子也失传了,当年保留的两款10瓶填料,多数也泛黄了,密封再好,藏个几十年也不行了。只能作为试验填料,测测玩了。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雨木霖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
    +关注 私聊
  • DeeperBlue

    第19楼2013/06/19

    应助达人

    所以我觉得耗品的开发多关注前处理的净化,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应该很有市场。比如,某品牌的茶叶专用SPE小柱,净化效果很好。美中不足是目前太贵了,希望量上去后,价格会下来。

    chengjingbao(chengjingbao) 发表: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这码事,单纯的进样、出结果,都是相对容易的。

    组装一个系统,多的耗时也就几天,走到组装系统的时间,时间花的就海了去了。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20楼2013/06/19

    确实如此,技术手艺不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在稳定的基础上,要形成规范化和规模化,这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可惜许多技术人员的创新生命力过于短暂,就像现在满地的仪器公司一样,一个大公司,带出了许多小公司,削弱了大公司的实力,小公司也处于风雨漂摇之中。

    还有,我还不算老,不学习,年轻的也是老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的技术永远“”“年轻”,所以,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产品在更新,需求在提高,我们永远是新手!唯有学习,才能使我辈成熟,才能跟 上技术更新的大潮。这年代,依老卖老可不行,没有真水平,谁会搭理你?

    请多赐教!

    DeeperBlue(yangdeyuan) 发表:向老一辈致敬。真有点欧治子铸剑的感觉。但又觉得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说得好听,中华民族聪明,几大发明如何如何。说不好听是缺乏大智慧。技术只是手艺,难有长久的发展。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