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21楼2015/01/28

    钢瓶气的含量受气体来源和灌装过程影响大,但比较恒定,缺点是露点值大,GFX的使用寿命影响大,我通常都是装置氮气,在线监控露点。如果用钢瓶气,分子筛和活性碳净化管能加还是加的好。

    量程气同样如此。

    有朋友本来仪器运行的挺不错,校后,没几天就发现漂移大,就有钢瓶中露点的影响。

    online(weibiaobiaobiao) 发表:我用我的一台ABB 在线色谱 分析我所用的钢瓶高纯氮气,这瓶高纯氮气同时还作为这台色谱的稀释N2 ,还测得 CO2在0.3—0.4之间。 同时用这台色谱分析钢瓶高纯氢 测得CO2 也是在0.3—0.4之间。我的钢瓶高纯气体难道就比 普莱克斯的买的钢瓶高纯气体质量差很多?而且我还用 1ppm的CO2 通入了普莱克斯仪器以及我自己的色谱,分析1ppmCO2 两台仪器数据差不多 。

    准备下个星期把我的钢瓶高纯N2 运到普莱克斯去用他们的仪器分析一下。看看数据到底是多少?要是他们的仪器分析出来也是0.3-0.4那我也就认了,要是他们的仪器分析出来也是小于0.1ppm,那就解释想不通了

1
    +关注 私聊
  • online

    第22楼2015/01/29

    谢谢 程版。不是我钻牛角尖。是我们的工艺死叮 小于0.1 ppm ,然而我的仪器从来都是在0.2-0.4之间。工艺就说数据没有小于0.1 就是仪器的问题。

    算了,不管工艺了。

    有时候我发现那些书读的多的人啊,有时候也挺可悲的。什么都信书上的,什么都是设计是正确的。拿着工艺包就是圣旨。还美其名曰: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数据是不是正确。
    我就先想不明白了,什么都能算,还要分析干什么?
    还有那些工艺包上的原始数据,不也是分析测量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呀

    发了顿牢骚 请见谅!

0
    +关注 私聊
  • online

    第23楼2015/01/29

    补充说明 :仪器也有小于0.1 的 时候,那是仪器故障。
    这点还是要承认的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24楼2015/01/30

    我算自学的,先有实际的感受,然后再接触到厂家说明书,然后再接触书本的知识,失败的经验远远大于成功的。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这只是针对现场人员。

    测算是理论的数据,现实中的干扰因素是非常多的,能接受的,就解释下,不能接受的,莫强求;倒霉不会是你就行了。

    online(weibiaobiaobiao) 发表:谢谢 程版。不是我钻牛角尖。是我们的工艺死叮 小于0.1 ppm ,然而我的仪器从来都是在0.2-0.4之间。工艺就说数据没有小于0.1 就是仪器的问题。

    算了,不管工艺了。

    有时候我发现那些书读的多的人啊,有时候也挺可悲的。什么都信书上的,什么都是设计是正确的。拿着工艺包就是圣旨。还美其名曰: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数据是不是正确。
    我就先想不明白了,什么都能算,还要分析干什么?
    还有那些工艺包上的原始数据,不也是分析测量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呀

    发了顿牢骚 请见谅!

0
    +关注 私聊
  • chengjingbao

    第25楼2015/01/30

    那种可能是非常少的,我在2003年的时候遇到过;

    那时刚转入这行,四年没校验,测量管和信号板都有问题;

    我付出的代价是顶岗用色谱分析了一个半月,新仪器到货才算松了口气,无知无能害死人!

    online(weibiaobiaobiao) 发表:补充说明 :仪器也有小于0.1 的 时候,那是仪器故障。
    这点还是要承认的

0
    +关注 私聊
  • fulingwei

    第26楼2015/01/31

    芜湖 普莱克斯 我去过

0
    +关注 私聊
  • 溜达的蜗牛

    第27楼2015/02/02

    读书要灵活应变,设计至少出于设想而已,其实很多设计的东西到现场后根本句不是那么回事,另外设计院好多人现在都是学生,他们都没现场实际经验,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倒不是他们水平高,他们的资质重要,在中国资历和资质压到一切!。但是在国外,一切以实际为准。

    chengjingbao(chengjingbao) 发表:我算自学的,先有实际的感受,然后再接触到厂家说明书,然后再接触书本的知识,失败的经验远远大于成功的。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这只是针对现场人员。

    测算是理论的数据,现实中的干扰因素是非常多的,能接受的,就解释下,不能接受的,莫强求;倒霉不会是你就行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