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1楼2006/12/16

    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坦(Stein,William Howard,1911-)

    美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纽约市。193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到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1952年任研究员,1955年任生物化学教授。曾被聘为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特邀教授。1961年任美国国家神经病与盲病研究所科学顾问。1965年任美国国家生物化学委员会主席。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生物化学会、美国化学会、伦敦生物化学促进会员。1964年任《生物化学杂志》副编辑。
    斯坦主要研究氨基酸试剂和可定量测定蛋白质水解产物与生物液体中氨基酸和缩氨酸的色层分离方法。发明氨基酸自动分析器,提出核糖酶的结构式。描绘出酶的活动部位示意图。研究过链球菌蛋白酶、胃蛋白酶色层分离法。由于这些贡献,斯坦与安芬森、穆尔共同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费歇尔(Fischer,Ernst Otto,1918-)

    德国化学家

     
    生于慕尼黑。1949年毕业于慕尼黑工学院。1952年通过国家考试获博士学位,1954年获大学任教资格。1957年任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副教授,1959年任教授。1964年后任慕尼黑工学院教授兼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是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德国化学会会员。
    费歇尔主要研究有机金属化学,包括芳烃金属π络合物,链烯烃金属π络合物、二茂铁型夹层化合物、金属碳酰等。

    费歇尔因有机金属化学方面研究成果,1973年与英国威尔金森同获诺贝尔化学奖。费歇尔还曾获格廷根科学院和德国化学会奖金。


    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威尔金森,G.
    Geoffrey Wilkinson1921~

    英国无机化学家

     
    1921年7月14日生于英格兰西约克郡托德莫登。1939~19 43年, 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化学。1943~1946年,服务于英国加拿大原子 能工程。后在美国各地任职: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辐射实验室(1946~1950)、麻 省理工学院化学系(1950~1951)、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1951~1956)和教授(19 56~1978)。1978年起,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无机化学教授。1965年当选为英国皇 家学会会员。
      威尔金森主要从事有机金属化学的研究。1951年发表了合成 二茂 铁 的论文。后来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的综合研究,以及X射线结 构分析,证明了二茂铁是一个具有夹心面包式结构的化合物,一个铁原子位于两个 茂基之间, 两个茂基的五碳平面环互相平行。此后又合成了二苯铬Cr(C 6 H 6 ) 2 ,接着又制得4个碳的、7 个碳的以至8个碳的环烯烃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π夹心 络合物 。以二茂铁为代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进一步打破了划分无机和有机化学 的旧界限,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他并于1964年发现了 威尔金森 催化剂 。威尔金森因制得以二茂铁为代表的一系列夹心络合物,发展了有机 金属化学而与 E.O.费歇尔 共获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获得法国化学会拉瓦锡奖章(1968) 和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奖(1965)等。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2楼2006/12/16

    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弗洛里(Flory,Paul John,1910-)

    美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伊利诺州斯特灵。1931年毕业于曼彻斯特学院,获理学士学位 ,同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理学大雨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1938年在威尔明顿杜邦实验所从事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他聚合物质研究工作。1938-1940年在辛辛那提大学任教。1940-1943年在伊丽莎白及橡胶公司任基础研究室主任。1948-1957年任康奈尔大学化学教授。1956-1961年任匹兹堡梅隆研究所所长。1961年后任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是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弗洛里是研究大分子聚合物的先驱。对橡胶、塑料、纤维、薄膜、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大量研究。还研究聚合作用机理、溶液理论等。
    弗洛里因高键分子物理化学研究成果获1974年诺贝尔 。还曾获美国化学会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奖章。

    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康福思(Cornforth,John,Warcup,1917-)

    英国化学家

     
    生于澳大利亚悉尼。1937年毕业于悉尼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8年获理学大雨学位。后到牛津大学深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1962年在伦敦医学研究会从事研究工作。1962年任肯特壳牌有限研究公司酶化学研究室主任。1965年后任沃里克大学分子化学副教授、教授。195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英国化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化学会、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员。
    康福思进行甾族化合物和其他生物活性性天然产物的合成及甾族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青霉素化学、杂环化合物化学、酶化学等。

    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地,与瑞士化学家普雷洛格同获1975年诺贝尔化学。康福思还曾获英国化学会和生物学会奖章。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3楼2006/12/16

    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

     

    普雷洛格(Prelog,Vladimir,1906-)

    瑞士化学家
     

     
    生于南斯拉夫萨拉热窝,1928年毕业于捷克斯洛代克布拉格工学院,获化学工程师称号,1929年获工程博士学位。还曾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9-1935年在布拉格德里所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35-1940年任萨格 勒布大学讲师,1940-1941年任副教授。1942年到苏黎世瑞士联邦工学院任教,1950年升任教授,1957-1965年任该院有机化学实验室主任。196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罗马林嗣科学院士及一些学会会员。
    普雷洛格研究生物碱、抗菌素、酶和其他天然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由于成就,1975年与英国化学家康福思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普里高金,I.
    Ilya Prigogine 1917~

    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

     
    1917年1月25日生于莫斯科。1921年随 家旅居德国。1929年定居比利时,1949年加入比利时国籍。他于1934年进入布鲁 塞尔自由大学,攻读化学和物理,193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41年获博士学位。19 47年任该校理学院教授。1959年任索尔维国际理化研究所所长。1967年兼任美国 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5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 家科学院院士。196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普里高金长期从事关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 也称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1945年他提出了最小熵产生定理,该定理是线性不 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他和同事们于60年代提出了适用于不可逆 过程整个范围内的一般发展判据,并发展了非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稳定性理 论,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为认识自然界中(特别是生命体系中)发生的各种自组织 现象开辟了一条新路。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有重要的 用途。因创立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金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普里 戈金在物理化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其他方面,如化学热力学、溶液理论、非平衡统 计力学等,都有重大的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化学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 力学导论》、《非平衡统计力学》和《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等。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4楼2006/12/16

    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彼得•米切尔

    (Mitchell, Peter Dennis,1920-)

    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萨里。毕业于剑桥大学,1943年获文学士学位,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获柏林大学、芝加哥大学、利物浦大学、爱丁堡大学、赫尔大学、约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3年到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任示范表演助教。1955年任爱丁堡大学动物系生物化学组组长,1961年任高级讲师。1964年后任康沃尔梅林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欧洲生物化学学会会克雷布斯讲师。1980年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戴维讲师,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英国普通微生物学会、美国生物化学会、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会员。
    米切尔在运用膜转化活性,即用化学渗透理论研究生物能疇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7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布朗,H. C.
    Herbert Charles Brown 1912~

    美国有机化学家

     
    1912年5月22日生于伦敦。1919年随家去美国,定居芝加 哥。布朗1934年入赖特初级学院。1935年入芝加哥大学,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1 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以讲师身份任H. I.施莱辛格的研究助理四年。194 3年任韦恩大学副教授。1947年任普度大学无机化学教授。1959年任威斯康星大 学特级教授,1978年退休。
      布朗的研究领域极为广阔,并有许多重大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硼氢化 反应。1941年用简单方法合成了乙硼烷(B 2 H 6 ),由此合成了硼氢化钠,发现了碱金属硼氢化物的异常活泼性,用于 有 机合成 ,从而革新了有机还原反应。1953年发现了用乙硼烷同不饱和 的有机物反应可定量地转变成 有机硼化合物 ,而有机硼化 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用途。布朗因在有机合成中引入硼和磷,和E. G.维蒂希 分获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获得了多种奖章和荣誉。著有《硼氢化作用》( 1962)、《有机化学中的硼烷》(1972)和《有机合成与硼烷》(1975)。共发表论 文700余篇。

      


    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维蒂希

    (Wittig,Georg Friedrich Karl, 1897-)

    德国化学家
     

     
    生于柏林。1916年毕业于蒂宾根大学,1923年获马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还曾获索邦大学、蒂宾根大学、汉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32年任马尔堡大学教授。1932-1937年任不伦瑞克理工学院化学系主任。1937-1944年任弗赖堡大学化学
    系教授兼主任。1944-1956年任宾根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1956-1967年任海德堡有。1967年被选为荣誉教授。是巴伐利亚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和纽约科学院院士,伦敦化学会,瑞士化学会会员。
      维蒂希因研究硼化物和磷化物作为有机合成中重要试剂的成果,与美国化学家赫伯特.布朗同获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立体化学、烃化学、炔化学、阴碳离子研究上维蒂希也取得不少成果。发明一种蒸馏烧瓶,被称为维蒂希烧瓶。
      除诺贝尔奖外,维蒂希还获得海德堡科学院、格廷根科学院、美国化学会、赫尔辛基大学奖金。 
      

0
    +关注 私聊
  • 蒙哥麻利

    第15楼2006/12/16

    楼主有时间总结一下,分析化学的诺奖得主,大家更有兴趣!听说岛津就有?不知道是不?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6楼2006/12/16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伯格

    (Berg,Paul1926-)

    美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纽约。194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2-1953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助教。1954年到华盛顿大学任教,1957年升任副教授。1959年任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副教授,1960年升任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会,细菌学家协会会员。
    70年代初期,伯格开始研究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机理,把猴SV40病毒有关基因通过噬菌体为,成功移植到大肠杆菌遗传物质中,首次实现用两个不同种属重组DNA。的重组DNA时,创立一系列基因分离和连接技术,为基因工程奠定基础并合人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定向繁殖自然界从未有过的新物种成为可能。这一成就在制造对多种病毒和某些癌肿有物资的生物制品及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方面有巨大实用价值。
    1980年,伯格与桑格、吉尔伯特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吉尔伯特

    (Gilbert,Walter,1932-)

    美国生物学家

     
    生于波士顿。毕业于哈佛大学,1935年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获文学大雨学位。1957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到美国科学基金会荼。1958-1959年任讲师,1959-1964年任助理教授,1964-1969年任副教授,1969-1972年任分子生物学者扔。1972年后任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员。
    吉尔伯特主要研究生物物理学、遗传控制机理、蛋白质与DNA相互关系等。运用桑格直读法原理,独立提出测定核苷酸顺序的更简便方法----化学降解法。用化学反应把DNA裁剪成一系列不同长度核苷酸片段,它们的一端相同,并标有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各片断长度和另一端最后 一人核苷酸,可决定核苷酸 在DNA相应位置上排列顺序。把测定过的所有片段拼接起来,就能知道整个DNA大分子结构。

    1980年,吉尔伯特与伯格、桑格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桑格,F.
    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国生物化学家

     
    1918年8月13日生于格洛斯特郡伦德库姆。曾在剑桥大学 学习化学,1943年以研究赖氨酸的课题获博士学位。曾任英国医学委员会分子生 物学研究所蛋白质化学实验室主任。195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现任剑桥 大学教授。
      桑格在5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 蛋白质 的结构。经过多 年的研究,找到一种试剂,名为2,4二硝基氟化苯(桑格试剂),用以测定胰岛素的 分子结构,获得成功。后经10年的努力,应用逐段分解和逐步递增的方法,测定出 胰岛素两条 肽 链分别含21个和30个 氨基酸 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于1955年测定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因此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 奖。60年代后,桑格的工作转向 核酸 方面,致力于对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分析研究。他利用酶 的生物活性,用生物学的处理方法,正确地确定了核糖核酸中每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和脱氧核糖核酸中 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他还发展了脱氧 核糖核酸的精确快速分析法。他用此法于1977年成功地测定了细菌病毒ФХ174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全部共5 386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桑格因设计出一种测 定DNA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而与W.吉尔伯特、P.伯格共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 奖。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7楼2006/12/16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福井谦一
    Fukui Kenichi 1918~

    日本量子化学家

     
    1918年10月4日生于奈良市。1948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 位,1951年起任京都大学物理化学教授。
      福井谦一长期致力于烃类的研究,并在 量子化学 方面 有很深的造诣。1952年他提出 前线轨道理论 ,并用以解释 多种化学反应规律。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分子的许多性质主要由最高占据分子 轨道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决定,对于分子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轨 道处于化学反应的前沿,所以称为前线轨道。

      福井谦一的早期理论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65年 R.霍夫曼 和 R.B.伍德沃德 首先用前线轨道的观点讨论 了周环反应的 立体化学 选择定则,才引起化学家们的重视。1969年霍夫曼和伍德沃德以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来概括他们在1965年提出的理论解释,所 以福井谦一的“前线轨道理论 ”和霍夫曼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同样重 要。这个理论不但解释了在它提出之前的有关经验规律,而且预言和解释了其后 的许多化学反应。因此,福井谦一和霍夫曼共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福井谦一 还致力于人工固氮的研究。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霍夫曼,R.
    Roald Hoffmann 1937~

    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1937年7月18日生于波兰兹沃切夫。1949年随家移 居美国,1955年入美国籍。195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士学位。1960年在哈佛大 学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化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2~1965年,在哈佛大学 工作。1965年任康奈尔大学副教授,1968年任化学教授,现任该校化学系主任。他 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霍夫曼主要从事 量子化学 方面的研究。他在哈佛大 学工作期间,和有机化学家 R.B.伍德沃德 合作,进行 维生素B12的合成研究。维生素B12的结构极为复杂,其合成工作是一项 巨大的工程。霍夫曼应用自己在量子化学方面的丰富知识,从分子轨道的各个方 面对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研究,并以日本化学家 福井谦 一 提出的 前线轨道理论 为工具,进行分析和 讨论,终于在1965年提出了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又称 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这个理论是从维生素B12的合成工作 中总结出来的,它又指导了维生素B12的合成。它不仅阐明了 一系列 协同反应 的机理和过程,而且在解释和预示一系列 化学反应的方向、难易程度和产物的立体构型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把量 子力学由静态发展到动态的阶段。这个理论被誉为“认识化学反应的发展道路上 的一个里程碑 ”。近几年来,霍夫曼主要从事基态及 激发态 分子的电子结构,特别是金属有机化合物电子结构的研究。霍夫曼因对分子轨道 对称守恒原理的开创性研究,和福井谦一共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霍夫曼还曾 多次获得美国化学会和国际量子分子科学会的嘉奖。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 、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还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8楼2006/12/16

    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克卢格,A.
    Aaron Klug (1926~  )
    南非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

     
    1926年 8月11日生于立陶宛,父母是南非人。3岁时移居南非。曾就读于约翰
    内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1947年移居开普敦,1949年获开普敦大学结晶学硕士学位。同年赴英,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954年去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1958年起任病毒结构研究小组组长。自1962年迄今,一直在剑桥大学医学研究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工作。
      克卢格把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显微镜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分析技术,并用这种技术揭示了病毒和细胞内重要遗传物质的详细结构。他所发明的这种技术称为像重组,是把一种结晶物质的电子显微照片置于激光下曝光,当激光照在底片的图象上时,它便发生衍射或散射,再用这无数小点形成的图样制出比电子显微照片上的图象更详细的图象来。他利用晶体的各个“面”的若干个这样的二维图象,形成一个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立体图象。此技术可用来研究那些由于太大而不能用 X射线晶体学来研究的结构。克卢格用此技术已经确定,杆状烟叶花叶病毒是由 100多个圆片以核糖核酸为中心堆叠而成的。他还指出,这些“球形”病毒的图象,同能引起小儿麻痹
    症和疣的病毒一样,它们的结构都有20个面。克卢格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们还研究了转移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及其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近年来他正在帮助别人研究核小体微粒的细微结构。他由于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

     

    陶布,H. Henry Taube 1915~

    美国无机化学家

     
    1915年11月30日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曾在萨斯喀彻 温大学学习,1935年获理学士学位,1937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40 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41~1946年,任康奈尔大学讲师 和助理教授。1946~1961年,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和教授。1961年起,任斯坦福 大学无机化学教授。195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陶布长期从事 无机化学 的基础研究。1952年发表了 《溶液中无机配位化合物取代反应的速率及机理》著名论文,描述了在水溶液中 的无机配合物的 取代反应 中, 中心金属离子性质的变化 对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配离子的不稳定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 指出取代反应速 率与过渡金属 配位化合物 的 电子构型 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在 氧化还原反应 机理的研究中, 提出了外界和内界电子转移机理, 对 理解金属配位化合物在 催化 中的作用很有帮助。 1967年 他在室温下将氮气通入[Ru(NH3)5H2O]2+ 水溶液中, 证实了分子氮可取代[Ru(NH3)5·H2O]2+中的H2O而制得了Ru(Ⅱ)分子氮配合物。这一工作是对化学模 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有力推动。

      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而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 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多种奖励。近20年内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梅里菲尔德,RB
    Robert Bruce Merrifield 1921~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21年7月15日生于得克萨斯州沃思堡。1943年获加利福 尼亚大学文学士学位。1944年入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教。1966年至今,任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化学教授。
      梅里菲尔德自1953年起,多年从事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多肽(见肽)和 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合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1959 年5月开始研究多肽固相合成法,1962年成功地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一个二肽。同年 他又合成一个四肽。1963年又合成了含有9个氨基酸残基的缓舒激肽,只花了8天 时间。梅里菲尔德的多肽固相合成法比经曲的合成方法省时间,简便,效率又高。 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到了70年代,已成为许多多肽合成实验室使用的一种基 本方法。1965年梅里菲尔德制成了第一台自动化合成仪。1969年他用这台仪器高 速地合成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糖核酸酶A。核糖核酸酶A它是世界上首次 人工合成的酶。他的工作对整个有机合成化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因发明多 肽固相合成法,对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而获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70年代起,曾先后到欧洲和日本讲学。1977年访问过中国,1983年6月第2次访问中国。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9楼2006/12/16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豪普特曼,H.A.
    Herbert Aaron Hauptman1917~

    美国晶体学家

     
    1917年2月14日生于纽约。1937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 193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马里兰大学数学博士学位。194 0~1942年在人口统计局当统计员。1942~1943年和1946~1947年,先后在美国空 军中当雷达指挥员。1947~1961年,任美国海军实验室物理学专家,1962~1970年 ,任数学专家。1970~1972年,任布法罗医学基金会数学专家。1972年起,任该会 副会长兼研究部主任。1970年起,兼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生物物理学教授 。 豪普特曼主要从事X射线晶体学中的相角问题和矩阵理论的研究。X射线衍射 是研究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50年代以来,豪普特曼和 J.卡尔勒 用统计数学方法研究了晶体的衍射数据,发现其中隐含有相角的信息。他们经过 大量的工作,推导出衍射线相角的关系式,可直接从衍射强度的统计中得到各衍射 线相角的信息。这就是晶体学中的直接法。1950~1955年间,它们用这种方法确 定了5~6种分子结构。到了70年代,借助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运算,不用假设就能迅 速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如果用人工计算,需用几年的时间。他们的成果为探索新 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提供了基本方法。他因与卡尔勒合作,建立测定晶体结构 的直接法而共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勒
    Karle,Jerome,1918-
    美国物理学家

     

     
    生于布鲁克林。1937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获理学士学位,1938年获哈佛大学文学大雨学位,1944年获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后任美国海军物质结构研究实验室主任。952年任马里兰大学数学物理学副教授、教授。1960年任德国基尔大学客座教授。是华盛顿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物理学会、 美国化学会、美国结晶学会会员。
    卡尔勒发明用电子、X射线和核衍射技术排列原子以分析材料基本结构的方法,局部显微光测方法,以及电子衍射中的衍射光谱术。提出用X射线衍射中的衍射强度直接解决相问题的背景理论和过程。和谊普特曼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取得重大成就,于1985年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施巴赫,D.R.
    DudleyRobert Herschbach 1932~

    美国物理化学家

     
    1932年6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曾就读于斯 坦福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 理教授(1959~9161)、副教授(1961~1963),哈佛大学化学教授(1963~1976)。 1976年迄今,任哈佛大学科学教授。他是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 院院士、美国化学会会员。
    赫施巴赫主要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专长为分子碰撞动力学。1959年 开拓了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60年代和他的博士研究生 李远哲 共同研究和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为 化学动力学 研究开 辟了新的领域。采用这个方法,就有可能详细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了解化合物 相互反应的基本原理,作出重要的突破,为在化学工程上控制化学反应创造了条件 。因此和李远哲, J.C.波拉尼 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还获得美国化学会纯粹化学奖(1965)、法拉第学会斯皮尔斯奖章(1976)、美国 化学会鲍林奖章(1978)、朗缪尔奖(1983)。已发表科学论文150余篇和专著11本。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20楼2006/12/16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1936~  )

    华裔美国化学家

     

     
    1936年11月29日生于台湾新竹。1959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6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68~1974年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1974年后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在气态化学动力学、分子束及辐射化学方面贡献卓著。1986年与D.R.赫施巴赫、J.C.波拉尼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还获得德拜物理化学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波拉尼,J. C.
    John Charles Polanyi 1929~

     加拿大物理化学家

     
    1929年1月23日生于柏林。1949年获曼彻斯特大学学士 学位,1950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52年获化学哲学博士学位。1954~1956年任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 1956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师, 1957年任助理教授 , 1960年任副教授, 1962年起任教授。 1966年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他197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78年成为美国科学院外国院士。
      波拉尼主要研究 化学动力学 和分子反应动态学。他 最先建立了研究 元反应 产物能分配的红外化学发光实验 装置。 此法是利用快速流动体系或交叉分子束,使原子与分子在反应区快速混合 发生反应。 在反应区产生的初生态产物的激发态分子发射红外辐射, 经单色仪 分解后此辐射被记录为红外发射谱。 分析此光谱即可得出初生态产物分子中振 转能的相对布居。 波拉尼用此法研究了许多原子交换反应的动态学, 为研制化 学激光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波拉尼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工作。 他在典型的 LEPS势能面上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进行了反应轨线的计算, 探讨释能反应中预势垒 (早期释能)和后势垒(后期释能)对产物分子中能量分配的效果, 以及反应物分子 的相对平动和振动能作为反应 活化能 被利用的效率。 基于大量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 波拉尼总结出反 应物能量选择和产物能量分配与势能面的几何形状之间的一般规律。

      波拉尼的研究工作对分子反应动态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和 李远哲、D.R.赫施巴赫 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自1959年以来 ,曾多次获欧美各大学和学会的奖金。 波拉尼已发表论文100余篇。 曾制作电影 示教影片“化学动态学中的基本概念”(1970)。 与他人合著《核战争的危险》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佩特森

    C.Pedersen(1904-)

    美国化学家

     

     
    佩特森1904年生于韩国釜山,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挪威人,曾在韩国一家美国人开设的金矿企业任技师。他于1922年由横滨去美国,进入俄亥俄州戴顿大学学习,1927年在马萨诸塞州工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由他的导师有机化学教授诺利斯(J.F.Norris)推荐进入杜邦公司。1927-1969年,他在该公司被聘为研究员。42年来,他共获得的专利65项,发表论文25篇。

    1961年佩特森根据自己的上司——杜邦公司研究所所长施罗德(H.Schroder)的建议,开始了有关于烯烃聚合物的钯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以及聚合物中残留钯催化剂惰性的研究,因此,它作为催化剂鳌合物设计了含苯的五齿配位体,并开始了合成。这与传统的二苯18-冠(醚)-6的未曾想到的发现及其以后的工作开展有关。1961年佩特森发现了最初的冠醚化合物及其非常有意义的性质。于是,他便从钯催化剂鳌合剂转向了大环状醚的研究,他与另一位助理研究员一起埋头于冠醚的研究,直到1969年退休时为止。1967年他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两篇重要的研究报告,阐明了合成环状醚的方法,并将这种环状醚命名为冠醚。第一篇文章[J.Am.Chem.Soc.,89,7017—7036(1967)]在历史上已成为经典著作,近20年间被引用达1,400余次。

    二十多年前,佩特森发现了环状分子冠醚能够在其结构中央位置容纳一个金属离子,发现了认别粒子的原理。在阳离子中,Li+,K+,Mg2+,Zn2+,NH+4等由于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环状醚使原子数变化,就可自由的改变空孔的大小。进行有选择的组合,就可从混有不同离子的溶液中有选择的形成配位体,即是说,环状醚识别离子的种类,可把所需的离子有选择的组合在自己的空孔中。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