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第21楼2018/07/23

    你好,能否分享一下:不同PH值可能会决定某个物质出峰不出峰的相关事例或理论资料吗?
    我之前的理解是:不同的方法结果不一致,是因为其中有一个方法不合理,要不分离度达不到要求,要不产品在该体系中不稳定。
    前段时间,我确实遇到了你说的上述问题,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个产品,在TLC上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杂质峰,而在HPLC上确实看不到,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强保留在色谱柱上?(不太理解什么道理,使用纯有机相冲洗也未见杂质峰出现)。
    某一次做完该产品(流动相体系是纯水和乙腈),更换另一个体系(流动相是0.1%磷酸水溶液和乙腈),发现有很高很宽的杂峰被冲洗出来,后续又验证过一次,是同样的现象。应该是该物质在中性体系里没有被冲洗出来,换成酸性体系才被冲洗出来的。我的理解是:即使中性体系里属于强保留,只要时间足够长,还是会被冲洗出来的。但事实上,连续运行该方法十多次也未见该峰出现……(可能还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吧~) 看到你的这种说法,再次让我回想起前段时间的这个被搁置的问题了。希望能从你这获取点相关知识,谢谢!

    夏天的雪(bingwang228) 发表:讨论的好激烈,谈一下个人的想法。由于用的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两个方法之间的重现性不好,可能还是与方法有关,一种可能是有组份没有完全分离,或者某些组份没有出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述讨论的pH值对出峰的影响,不同pH值下有些物质能出峰,但是在另一个pH值可能就不出峰了,还有就是不同pH值下,峰型或者峰响应值有变化,从而也影响了结果

0
    +关注 私聊
  •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第22楼2018/07/23

    很多物质是查不到pKa值的,尤其是一些中间体,因此选择pH值时就少了依据,只能根据经验和实验结果判断了。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更好的查找物质PKa值得方法?
    你说的这个我明白,也看过一些相关资料。其实,从很多化合物的结构来看,经常会看到含有-COOH或-NH2,我能理解其在不同的pH值下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但是一直不能具体化,比如说:某个物质pKa为5,我选择PH为3的流动相体系,它具体是以哪种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的结构式如何(与其结构式相比差异在哪?这个我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果我选择pH为7或8的流动相体系,那么又是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存在?如若方便,烦请随便拿个例子(带-COOH或-NH2)说明一下即可,万分感谢!

    有水有渝(xky0230699) 发表:待测组分的理化性质可以咨询研发人员的,首先要保证待测组分在分析过程中以一种形式、稳定存在,不然分析结果无效。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23楼2018/07/24

    应助达人

    实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文版).pdf 这本中有部分内容介绍了pH值的影响、流动相的影响,可以研读一下,里面也有一些实例

    你一见我就笑2169(v2650137) 发表: 你好,能否分享一下:不同PH值可能会决定某个物质出峰不出峰的相关事例或理论资料吗?
    我之前的理解是:不同的方法结果不一致,是因为其中有一个方法不合理,要不分离度达不到要求,要不产品在该体系中不稳定。
    前段时间,我确实遇到了你说的上述问题,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个产品,在TLC上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杂质峰,而在HPLC上确实看不到,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强保留在色谱柱上?(不太理解什么道理,使用纯有机相冲洗也未见杂质峰出现)。
    某一次做完该产品(流动相体系是纯水和乙腈),更换另一个体系(流动相是0.1%磷酸水溶液和乙腈),发现有很高很宽的杂峰被冲洗出来,后续又验证过一次,是同样的现象。应该是该物质在中性体系里没有被冲洗出来,换成酸性体系才被冲洗出来的。我的理解是:即使中性体系里属于强保留,只要时间足够长,还是会被冲洗出来的。但事实上,连续运行该方法十多次也未见该峰出现……(可能还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吧~) 看到你的这种说法,再次让我回想起前段时间的这个被搁置的问题了。希望能从你这获取点相关知识,谢谢!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24楼2018/07/24

    应助达人

    体系切换出峰也是很正常的,很简单的例子,有些物质可能甲醇水下不出峰,或者出峰时间很晚,换成甲醇水酸性抑制条件下就能出峰了,可能是原先物质吸附在填料上不能被洗脱,也可能是构型不一样,波长不一样。有些物质在填料中是死吸附的,并不是强极性的物质都能被洗脱下来,如果都能完全洗脱下来,也不会出现柱效下降等现象了

    你一见我就笑2169(v2650137) 发表: 你好,能否分享一下:不同PH值可能会决定某个物质出峰不出峰的相关事例或理论资料吗?
    我之前的理解是:不同的方法结果不一致,是因为其中有一个方法不合理,要不分离度达不到要求,要不产品在该体系中不稳定。
    前段时间,我确实遇到了你说的上述问题,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个产品,在TLC上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杂质峰,而在HPLC上确实看不到,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强保留在色谱柱上?(不太理解什么道理,使用纯有机相冲洗也未见杂质峰出现)。
    某一次做完该产品(流动相体系是纯水和乙腈),更换另一个体系(流动相是0.1%磷酸水溶液和乙腈),发现有很高很宽的杂峰被冲洗出来,后续又验证过一次,是同样的现象。应该是该物质在中性体系里没有被冲洗出来,换成酸性体系才被冲洗出来的。我的理解是:即使中性体系里属于强保留,只要时间足够长,还是会被冲洗出来的。但事实上,连续运行该方法十多次也未见该峰出现……(可能还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吧~) 看到你的这种说法,再次让我回想起前段时间的这个被搁置的问题了。希望能从你这获取点相关知识,谢谢!

0
    +关注 私聊
  •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第25楼2018/07/24

    好的 谢谢

    夏天的雪(bingwang228) 发表: 实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文版).pdf 这本中有部分内容介绍了pH值的影响、流动相的影响,可以研读一下,里面也有一些实例

0
    +关注 私聊
  • 陈宝如

    第26楼2018/07/24

    如何下载你分享的电子文档?在APP论坛上点击都无法下载的

    夏天的雪(bingwang228) 发表: 实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文版).pdf 这本中有部分内容介绍了pH值的影响、流动相的影响,可以研读一下,里面也有一些实例

0
    +关注 私聊
  • 浪淘沙隐

    第27楼2018/07/25

    你可以去看看pKa与pH的关系,网上有很多的,很容易理解。

    你一见我就笑2169(v2650137) 发表: 很多物质是查不到pKa值的,尤其是一些中间体,因此选择pH值时就少了依据,只能根据经验和实验结果判断了。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更好的查找物质PKa值得方法?
    你说的这个我明白,也看过一些相关资料。其实,从很多化合物的结构来看,经常会看到含有-COOH或-NH2,我能理解其在不同的pH值下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但是一直不能具体化,比如说:某个物质pKa为5,我选择PH为3的流动相体系,它具体是以哪种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的结构式如何(与其结构式相比差异在哪?这个我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果我选择pH为7或8的流动相体系,那么又是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存在?如若方便,烦请随便拿个例子(带-COOH或-NH2)说明一下即可,万分感谢!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28楼2018/07/26

    应助达人

    附件上传了,重新下载试试

    陈宝如(v3032860) 发表:如何下载你分享的电子文档?在APP论坛上点击都无法下载的

0
    +关注 私聊
  • 三人行

    第29楼2018/07/31

    流动相选择不当,色谱柱可能会报废呦

0
    +关注 私聊
  • 你一见我就笑2169

    第30楼2018/08/01

    个人觉得:pH在色谱柱的耐受范围,尽可能少使用离子对试剂,多数情况下应该还好吧。
    不知你指的选择不当是?

    三人行(jncxyy2012) 发表:流动相选择不当,色谱柱可能会报废呦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