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dickwang2008

    第11楼2008/12/30

    不错,近乎面对面的服务,赞一个

    wsy18 发表:为了方便大家,伍丰为版主与专家设立了专用邮箱,有关论坛与各项事务都可发在邮箱里,一定会尽快与各位联系的。
    版主邮箱:
    whuy的邮箱是:5more5less@gmail.com
    jessj的邮箱是:zhanghongyan@wufengtech.com
    wsy18的邮箱是:wsy18@wufengtech.com
    专家邮箱:
    lenover的邮箱是:hejianyu@wufengtech.com
    tkom123的邮箱是:ericwang@wufengtech.com

0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12楼2009/01/18

    wsy18老师的服务与管理值得佩服学习,赞一个!

0
    +关注 私聊
  • 社区=冬季=

    第13楼2009/01/18

    我们应该学习的.

    jingsheng 发表:wsy18老师的服务与管理值得佩服学习,赞一个!

0
    +关注 私聊
  • liu999999

    第14楼2009/01/18

    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一项举措!

0
    +关注 私聊
  • zqxc29401

    第15楼2009/02/19

    很好的措施,但愿我的问题能有专家帮助解决!

0
    +关注 私聊
  • zqxc29401

    第16楼2009/02/24

    专家好像不会理会我的咨询

0
    +关注 私聊
  • wsy18

    第17楼2009/02/24

    呵呵,你联络那位专家了?我可以帮你联络下。

    tjjrh 发表:专家好像不会理会我的咨询

0
    +关注 私聊
  • lenovο

    第18楼2009/02/25

    不好意思,我邮箱里没有你的咨询函,望再发一次,别搞错邮箱地址。也可能你发给tkom123先生了,不过他现在不在,出差去了,所以短期内无法给你回复。

    tjjrh 发表:专家好像不会理会我的咨询

0
    +关注 私聊
  • zqxc29401

    第19楼2009/02/26

    分析一个几乎是纯品的化学品粉末,指标范围是大于99%。

    碰到的困惑是用HPLC分析定量一个已完全准备好的样品,进样分析,同等进样条件,测得的含量第一组为99.07,99.92,99.66,第二组样品的结果100.4,101.4,101.19,这两组数据都好说,反正都合格,第三组98.84,98.50,99.40,99.56就不好说了,该判定合格呢还是不合格?还有就是含量超100%的解释。这么大的差异,该如何避免呢?第一组重新称样,准备,进样的结果却是97.6,98.16,98.49,都是我自己在操作,已尽量小心操作,避免想到的可能的误差引入,想不明白误差是哪里引进的,外标法定量。不会存在不均匀的可能,因为在一组数据中,样品在容量瓶中已充分混匀,吸入注射器经针式滤器过滤后注入样品瓶中,连续进样而得, 称量会有一定的误差,我称取量的是70mg左右。
    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任何人为地因素,仅仪器进行的工作,即每组的数据,还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否液相色谱的定量有着如此大的误差吗?进样量是5ul,定量环是100ul, 自动进样器,5ul的进样量,最大吸收峰处,吸收峰面积是600,峰高100~200,应该不算浓度太浓,
    流动相是ACN:H3PO4 buffer(pH=2 adjusted NH3)=2:3,DAD,AGILENT 1100.column: ODS
    经请教,说进样量的问题,做了一下进样器的验证,20ul时RSD<0.5%,
    后作了一些改进,即称样0.1g左右(主要考虑样品的溶解问题),用流动相两次稀释,第一次样品溶解定溶至100ml,第二次用胖肚移液管取5ml稀释至50ml,进样量改为20ul,天平仅有万分之一的,样品和标准品的称两尽量接近,同样的稀释倍数,定量,计算都是仪器的活,峰面积为1000多点,序列进样,同时进双样。
    当时没发现有太大问题,以为万事OK了,谁料因中间有一个样品含量偏低,重新称量,发现还是偏低,将原来配好的样品重新进

    样分析,至115%,不知怎么解释了,再无从下手.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wsy18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利用论坛讨论交流
    +关注 私聊
  • no.Escape

    第20楼2009/02/27

    重复性误差的来源,排除了操作因素,还有就是人为因素和仪器因素。重复性的反映,一般除样品浓度之外的,就和色谱柱和工作站有很大的关系。色谱柱属于耗材,每次使用都不可能跟前一次一模一样,必然会有一定的偏差,此其一。色谱柱带来的偏差最直观的通过工作站的谱图来反映。峰面积的处理是根据谱图的形状和设定的参数来决定的。计算机是死的,“定量,计算都是仪器的活”,每次采样的数据点由于仪器本身的噪音,漂移等原因,必然有所偏差,从而带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当然这个偏差一般不大,肯定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色谱柱才是分离的关键。其影响有贰:一、每次采集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甚至固定的,样品是复杂的,这样,样品里面的杂质不可能100%冲洗出来,包括分析的样品都会有残留。进样次数越多,色谱柱的柱效越来越低,一般色谱柱都是有寿命的;其二,由于操作人的习惯或者观念问题,很多人人为我的样品峰已经出完了,然后就结束采样,然后再一次进样,尤其是使用自动进样器的,可以不需要人工的干预。这样,对色谱柱的影响是最大的。
    一般,用外标法的时候,标样是前面几次进的,相对来说,标样的峰,计算值等等,都是比较好的。越到后面,色谱柱发生的微小的变化,峰面积必然会随之变化。此即操作人的维护问题了。
    拙略观点,仅供参考。

    tjjrh 发表:……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任何人为地因素,仅仪器进行的工作,即每组的数据,还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否液相色谱的定量有着如此大的误差吗?进样量是5ul,定量环是100ul, 自动进样器,5ul的进样量,最大吸收峰处,吸收峰面积是600,峰高100~200,应该不算浓度太浓,
    流动相是ACN:H3PO4 buffer(pH=2 adjusted NH3)=2:3,DAD,AGILENT 1100.column: ODS
    经请教,说进样量的问题,做了一下进样器的验证,20ul时RSD<0.5%,
    后作了一些改进,即称样0.1g左右(主要考虑样品的溶解问题),用流动相两次稀释,第一次样品溶解定溶至100ml,第二次用胖肚移液管取5ml稀释至50ml,进样量改为20ul,天平仅有万分之一的,样品和标准品的称两尽量接近,同样的稀释倍数,定量,计算都是仪器的活,峰面积为1000多点,序列进样,同时进双样。
    当时没发现有太大问题,以为万事OK了,谁料因中间有一个样品含量偏低,重新称量,发现还是偏低,将原来配好的样品重新进样分析,至115%,不知怎么解释了,再无从下手.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