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wulin_77

    第11楼2007/05/05

    确实很牛,偶像!

0
    +关注 私聊
  • jvhewu

    第12楼2007/09/24

    以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论水平,失之肤浅
    不如从理论深度和实用性来论
    大部分做纳米的都不行。

0
    +关注 私聊
  • meteor1120

    第13楼2007/12/04

    四年室友的老板。。。。。

    raoqun20 发表:NO8赵东元

    赵东元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63年6月3日生。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位。1990年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沈阳化工学院精化系讲师、副授。1992 – 1993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1993 – 1994年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 – 1996年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6 – 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博士后,1998.12至今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

    曾获得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Feiberg博士后奖,美国化学会1998年度最佳博士后奖,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学者”人才基金,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称号,教育部“长江计划” 国家特聘教授称号。首创了多种大孔径分子筛新材料,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三篇,J.Am.Chem.Soc.四篇,获得美国专利 5 项。其论文被同行引用高达500余次。目前在读硕士生4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1名。

      研究领域:

      新型有序多孔性材料的微观组装和宏观控制,中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组装,生长及物化性质研究,新型微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合成设计,新型有序排列的纳米材料的合成。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代表性著作有:(近5年内)

      1. Triblock Copolymer Syntheses 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Periodic 50 to 300 Angstrom Pores Science, 297(1998), 548~552.
      2. Nonionic triblock and star diblock copolymer and oligomeric surfactant syntheses of highly ordered, hydrothermally stable, mesoporous silica structures J. Am. Chem. Soc., 120(1998), 6024-6036.
      3. Hierarchically ordered oxides, Science, 282(1998), 2244.
      4. Generalized syntheses of large-pore mesoporous metal oxides with semicrystalline Frameworks Nature, 396(1998),152-155.
      5. Fabrication of Ordered Porous Structures by Self-Assembly of Zeolite Nanocrystals J. Am. Chem. Soc., 122(2000),3265-3266.

0
    +关注 私聊
  • hd-lzh

    第14楼2007/12/04

    确实很牛,偶像!

0
    +关注 私聊
  • hd-lzh

    第15楼2007/12/04

    确实很牛,偶像!

0
    +关注 私聊
  • qinjianjiang

    第16楼2007/12/06

    确实很牛,偶像

0
    +关注 私聊
  • chemistryren

    第17楼2008/10/09

    麻生明是杭大化学系毕业的吧,,读书时老见他回浙大授课...

0
    +关注 私聊
  • James yu

    第18楼2008/10/10

    大连化物所, 杨学明
    10年之内,杨学明和同事连续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6篇学术论文,
    够不够牛?
    这些人都是在当院士之前在科研上出成绩,当选上院士基本都成政客了。

0
    +关注 私聊
  • ivwgeqgeq

    第19楼2009/01/20

    李灿院士从1998年开始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理事,200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2008年7月13-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14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李灿院士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催化理事会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当选该学会主席,也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出任该学会主席。

    在200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颁发给李灿院士四年一度的国际催化奖

    此外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raoqun20 发表:NO2 李灿院士

    李灿院士1960年1月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工作。利用红外光谱和同位素技术表征了稀土氧化铈等催化剂表面的超氧和过氧等分子离子氧物种以及这些物种之间的转化和催化反应活性,观测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态及其结构畸变现象。研制了用于催化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解决了喇曼光谱用于催化研究所面临的荧光干扰和灵敏度低的难题,建立了鉴定分子筛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紫外共振拉曼方法。合成了含高度隔离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材料。将Sharpless和Mn(Salen)等均相催化剂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合成引入纳米孔材料,获得具有与均相不对称催化相媲美的多相手性催化剂。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20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140余篇, 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1100次。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系列中主编文集1卷。作为第一作者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明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8)、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和全国优秀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等。

    任国际催化理事会(IACS)理事、国际刊物"Applied Catalysis A"、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和"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的编委和多个国际系列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第三届亚太催化大会。任国内"中国科学"、"化学进展"和"催化学报"等9种刊物编委、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8所大学兼职教授。培养(包括与他人合作培养)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30余名。

0
    +关注 私聊
  • 系统设置

    第20楼2009/01/20

    李亚栋是偶校友哦听过他一次讲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