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1楼2007/05/26

    王伏雄

    已故院士

    植物学家。浙江兰溪人。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1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46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胚胎学和花粉形态学研究,特别对裸子植物胚胎学及系统演化方面有系统的研究和见解。在中国首先开创近代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出版了许多专著。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2楼2007/05/26

    王家楫

    已故院士

    动物学家。江苏奉贤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获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士学位。1928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早年积极开展生物科学考察,获得中国原生动物、淡水轮虫分类及生态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原生动物新种近百种;《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原生动物》是第一篇关于珠峰原生动物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重视;《中国轮虫志》专著首次对分布在我国沼泽、池塘、湖泊和水库内常见轮虫252个种形态、生理、生态及亲缘关系进行了描述。对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3楼2007/05/26

    善源

    已故院士

    微生物学家。原籍福建福州,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929年毕业于荷兰莱登大学医疗系,193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物理数学系,1948年毕业于英国伦敦EMI学院电子仪器系,先后分别获医学博士、物理学博士和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专长医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学、化学,研究工作涉及很多学科领域。尤其在医学生物物理方面造诣颇深;曾亲自赴云南、河北小五台山、山西五台山和大同等地开展肺结核和肿瘤方面的现场实地调查工作;为了研究宇宙辐射与肺结核、肿瘤的关系,先后两次登上五台山,在海拔2400-3000米的高山上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实验室所得不到的宝贵材料。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4楼2007/05/26

    王世真

    资深院士

    核医学家。原籍福建福州,生于日本千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48年和1949年分别获美国依阿华大学化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5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1998年又建立了我国最先进的正电子发射断层——回旋加速器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系统地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的示踪研究,对中国核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5楼2007/05/26

    王文采

    现有院士

    植物分类学家。山东掖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6楼2007/05/26

    王应睐

    已故院士

    生物化学家。福建金门人。192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研究酶化学与营养代谢,对维生素、血红蛋白、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绩。发现酶朊与FAD是以共价键结合,并受底物与磷酸盐等物激活,这项工作是该酶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争取了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工作,尽快建立了我国生物化学科研事业。1965年和1981年分别担任两个协作组组长,成功地组织了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7楼2007/05/26

    王志均

    已故院士

    生理学家。山西昔阳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利用具有移植胰的狗,观察各种食物在小肠中引起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即胆囊收缩素)释放的情况,被认为是食物引起胃肠激素释放的定量研究的开端;阐明迷走-胰岛素系统,发现交感神经对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作用,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证实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有些胃肠激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提出细胞保护可能是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之一的假说,已获得不少证据支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8楼2007/05/26

    王志新

    现有院士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原籍江苏金坛,生于北京市。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有:(1) 创造性地将统计力学应用于酶学研究,对所有非解-聚合的别构酶模型给出了统一的理论框架;(2) 系统地研究了酶的抑制、激活作用机制及动力学;(3) 提出了一个确定蛋白质与配体结合常数的新方法;(4) 解决了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用严格的统计学方法给出了蛋白质折叠类型总数仅为650种左右的估计。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39楼2007/05/26

    王志珍

    现有院士

    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吴县。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1)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为该酶固有的分子伴侣活性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并证实和区分了该酶的二种活性在帮助含二硫键蛋白折叠中的作用,打破两大类帮助蛋白的界限,总结出折叠酶新的作用模式。(2)最早成功地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同一基因编码的两条肽链的正确重组,提出“胰岛素A、B链已经含有足够的结构信息而能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并形成结构最稳定的天然胰岛素分子”。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
    +关注 私聊
  • 醋老西

    第140楼2007/05/26

    魏 曦

    已故院士

    医学家。湖南岳阳人。193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研究回归热螺旋体、支原体成绩卓著;研究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组织培养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奖;对二战期间滇缅英美军中流行的“不时热”经确证为恙虫病,获哈佛大学考察团授予的战时学术性功绩勋章;抗美援朝期间从美军投掷细菌武器中分离出鼠疫和霍乱菌,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中国国务院奖状;50年代提出了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概念并率先开发了生态制剂,促进了“微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从事诸多动物源病――人兽共患病调查研究,在中国首次判定弯曲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