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荧光技术在地质录井现场的应用(三)

  1. 类别:分析方法/应用文章
  2. 上传人:东莞明驰
  3. 上传时间:2004/5/25 0:25:27
  4. 文件大小:0K
  5. 下载次数:14
  6. 消耗积分 : 免积分

收藏

简介:

显微荧光技术在地质录井现场的应用 (2)对部分特殊岩性的准确识别,为现场录井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及时的依据。 显微荧光技术能及时对现场特殊岩性和显微结构、构造进行鉴定,从而为层位确定、油气层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如宁6井碎屑岩经镜下鉴定实为火山碎屑岩,为对外录井提高了服务质量;卫343井灰云岩的确定为开发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还有胡115、卫371等井的鉴定资料均具一定的意义。 胡115井于3822-3824.17米见到较好的气测显示后取芯,取芯井段3824.17-3831.34米,经岩心薄片分析鉴定,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夹泥灰和灰泥、膏泥等条带,且夹层内垂直裂缝和层间成岩缝较发育(附图7、8),据此可以推测油气显示可能来源于裂缝;胡120井4000-4010米岩心样, 现场定名为荧光粉砂岩,经镜下鉴定应为团粒灰岩(见附图9);卫372井3403.73-3406.47米岩心样, 现场定名为油迹粉砂岩,经镜下鉴定应为砂质鲕粒灰岩(见附图10)。 从上面资料可知,一些过渡性岩类和碳酸盐岩必须通过镜下鉴定才能准确定名。 (3)对矿物发光导致的假显示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通过现场实物样品的磨片鉴定和录井对照发现,对有些特殊岩性的岩样,确实存在矿物及岩屑颗粒发光对荧光照射和含油性产生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碳酸盐碎屑颗粒或矿物颗粒含量较高的岩石中,由于在沉积或沉淀过程中流体介质富有机质,因此,碳酸盐碎屑颗粒或矿物颗粒多发荧光(见附图11),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多呈星点状发光,而实际情况是该有机质为残存于颗粒内的束缚烃,而不是有效烃,对产层是没有贡献的,此时的显示就是对地质录井造成了影响的假显示。但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直观的对其作出判定。 (4)通过细小岩屑样品的磨片试验,能对其进行荧光分析,从而为油气层解释评价提供佐证。 众所周知,旨在节约钻井成本、提高钻井速度的钻井新工艺、新技术在钻井生产中的普遍应用,使得钻出的岩屑较细小,使磨片工作难度增加。为了给现场录井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依据,对直径在0.3毫米左右的细小岩屑样进行了磨片试验,通过实验获得成功,并总结出其适用范围。一般而言,对固结较好的储层,通过2--3次粘胶后即可磨制成功,W285井即是成功的例子。 W285井是一口滚动评价井,钻探目的是探其所在区块高部位沙三3段含油气情况,为下一步沙三段投入开发作准备。由于PDC钻头加裸杆钻具的使用,使得大量层段挑不出岩屑样,但在显示较好的目的层段2612—2976米井段内挑出直径在0.3毫米左右岩屑样8包,通过3次粘胶磨片成功,经荧光鉴定分析,岩性较细,粒度范围主要在0.06—0.15毫米之间,以粉砂岩为主,岩石分选较好,颗粒次圆角状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和少量铁泥质。对油斑粉砂岩而言,胶结物含量8%左右,方解石呈粉晶充填,少量微晶,岩石成岩作用以压实为主。原始孔缝内因方解石充填不完全,主要发育有较多的剩余粒间孔缝(见附图11),但由于压实较强,粒间孔缝较细小,但连通性较好,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兰色荧光,且呈弥漫状发光并浸染周围基质和碎屑颗粒边缘,发光强度较大,为可动的油类,从现场地质录井槽面显示和气测显示资料分析也应是较好的油层。后经投产开发证实,与评价结果一致。而对油迹粉砂岩和荧光粉砂岩而言,由于方解石和硬石膏胶结物含量较高,分布均匀或局部分布,且呈镶嵌胶结,因此孔缝不发育或连通性较差,为物性差的致密储层,无油气产出或无商业价值。 结论 1.显微荧光技术能解决现场录井中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含油有效性识别方面的难题。 2.显微荧光技术能及时有效的识别地层中的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及一些过渡性岩性,从而为现场录井质量提供保障。 3.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油气藏微观特征是影响勘探开发效果的制约因素,而显微荧光技术是开展该研究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应加大油气藏微观特征的研究,使之为油田勘探开发做出新的贡献。

打开失败或需在电脑查看,请在电脑上的资料中心栏目,点击"我的下载"。建议使用手机自带浏览器。

  • 注意:
  • 1、下载文件需消耗流量,最好在wifi的环境中下载,如果使用3G、4G下载,请注意文件大小
  • 2、下载的文件一般是pdf、word文件,下载后如不能直接浏览,可到应用商店中下载相应的阅读器APP。
  • 3、下载的文件如需解压缩,如果手机没有安装解压缩软件,可到应用商店中下载相应的解压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