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确保甘蔗高产高糖2

2008/09/09   下载量: 77

方案摘要

方案下载
应用领域
检测样本
检测项目
参考标准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确保甘蔗高产高糖2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8-9-9 15:21:20 阅读2次 2景东蔗田土壤肥力下降原因 2.1川河沿岸砂坝土蔗田 川河沿岸砂坝土蔗田雨季常受洪灾、川河改道及地表径流切割冲刷影响,致使土地肥力下降。而川河的部分改道,还会使土地长期不能固定,新沉积出来的地方,土体较薄、质地较砂,表层有大小不等的卵石,造成肥力较低。 2.2水旱轮作蔗田 川河平坝及者干河稻蔗轮作区是本地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区,甘蔗、蚕桑、粮食、烤烟等争地矛盾突出,连作现象普遍。农户往往只注重施无机肥而不注重施农家肥,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氮、磷、钾比例失调,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3坝缘岗地及剥蚀丘陵蔗田 这类蔗田土壤多为末香土。且坡耕地多、垦殖年限较短,土壤熟化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而开垦种植后不施有机肥及磷钾肥,也不进行合理的间、套轮作定向培肥土壤,也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的因素。 3景东蔗田土壤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3.1加速蔗田基本建设 在川河、者干河两岸蔗区,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对田、渠、路统一规划,平整土地,深耕改土,培肥熟化土壤,做到能排能灌,提高土壤肥力。对坡度超过25°的荒山荒坡。要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促使土壤肥力恢复,达到保水、保肥、保土的目的,做到永续利用。 3.2进行合理轮作和间套种 建立合理的甘蔗轮作和间套种体系,有利于甘蔗生产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风、旱、涝及病、虫、草等为害,使其提早成熟,达到早熟、高产、高糖的目的。 3.2.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包括水旱轮作,豆科作物及绿肥与甘蔗轮作。水田蔗区轮作方式包括:新植甘蔗一宿根甘蔗一水稻一小麦;新植甘蔗一宿根甘蔗一水稻一油菜:新植甘蔗一宿根甘蔗一水稻一大豆:新植甘蔗一宿根甘蔗一水稻一冬蔬菜。水稻与甘蔗轮作,干湿交替,可以增强土壤通气性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使土壤养分更新,消除土壤中有毒物质。而豆科作物与甘蔗轮作可以调节土壤养分,防止土壤养分过分消耗。 3.2.2科学间套种 在甘蔗行间种植粮食、瓜豆、蔬菜等作物。使不同生育期及高矮植株相互搭配,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充分利用阳光地力,而豆科作物根系共生的根瘤菌还可固氮,增加土壤氮素营养,作物秸秆及残体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培肥土壤均有好处。 目前,本地推广的蔗田间套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3种:一是蔬菜类一冬、春植蔗模式。套种的蔬菜1月上旬定植,青菜、白菜、甘蓝株行距分别为20cm×20cm、25cm×23cm和30cm×30cm,甘蔗2月下旬下种,行距100~110cm及60~80cm(宽窄行),每公顷下12万芽。二是瓜豆类一春植蔗模式。黄瓜、美国极早王西葫芦(七叶瓜)1月初播种,塘距黄瓜50~60cm、西葫芦80~90cm,甘蔗2月底至3月初下种,行距90~110cm及60—70cm(宽窄行),保证每公顷下15万芽。三是粮食类一春植蔗模式。甘蔗行距110cm及70cm(宽窄行),套种早熟杂交玉米,甘蔗2月底至3月初下种,保证每公顷下15万芽,3月下旬及时播种玉米,塘距50—60cm,每塘播2株。

方案下载
配置单
上一篇 数字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方案
下一篇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确保甘蔗高产高糖3

文献贡献者

相关仪器 更多
相关方案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托普云农 方案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确保甘蔗高产高糖2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