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知识与技术应用

2009-07-10 10:35  下载量:36

资料摘要

资料下载

辐射防护知识与技术应用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人体从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到产生生物效应,乃至机体的损伤和死亡为止,涉及许多不同性质的变化。 在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会被电离或激发。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实验证明辐射可令DNA断裂或阻碍分子复制。此外,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大量水分子中,当辐射作用于水分子时,水分子亦会被电离或激发,产生有害的自由基(如 OH-1、 H+ 自由基等),继而使在水分子环境中的生物大分子受到损伤。 虽然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如剂量不高,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过程对受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进行修复,这种修复作用程度的大小,既与原初损伤的程度有关,又可能因个体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从事辐射实践活动的三原则 1、实践的正当性 2、防护的最优化 3、个人剂量限值 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1.时间防护 2.距离防护 3.屏蔽防护 几种不同性质射线 α射线---氦原子核4He,穿透能力很弱,能量易传递。 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穿透能力比α强。 γ(x)射线---光子,穿透能力强。 中子射线---穿透能力极强。 射线 种类 与物质作用的 主要形式 屏蔽材料 种类 屏蔽材料 举例 α 电离和激发 一般物质 纸张 β 电离和激发、 韧致辐射 轻物质+重物质 铝或有机玻璃+铁 γ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重物质 铅、铁、普通混凝土 中子 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吸收 轻物质 水、石蜡 常用放射性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放射性活度 活度的国际单位叫贝可(Becquerel),用符号Bq表示,1Bq=1次衰变/秒。 旧的专用单位是居里(Ci)。 1Ci=3.7×1010次衰变/秒;. 1Ci=3.7×1010Bq=37GBq。 实际测量中还用到比活度,比活度常用Am来表示。 Am=A/M A是放射性活度。M是放射性物质质量。其单位是Bq/kg,Bq/g。 1.1 什么是放射源? 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统称为辐射源。例如,发射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医疗Χ射线机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 放射源是辐射源中一类源的称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对放射源的定义:放射源是特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物质。 从辐射源、放射源的定义来看,两者的含义是很不相同的。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放射源主要是指密封放射源(密封源)。《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4075—2003)对密封源的定义为: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由此可见,放射源就是指密封放射源。为统一起见,在本教材中统称放射源。 1.2 放射源的主要性质 放射源由放射性同位素加工封装而成。放射性同位素被严格地密封以避免其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所要利用的是密封于源中的同位素发射的粒子或光子。 放射源由填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部分或全部包围填料的单一或双重的同位素支撑物、覆盖上述部分的外包层、用焊接或用别的某种方法进行无空气密封的包壳等部分组成。 作为使用者,要认识放射源的以下特性: (1)封装的活性物质(放射性同位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封装的主要是什么源?是α源、β源、γ源、中子源还是其他一些特殊用途的混合源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毒性情况。 (2)封装的活性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根据活性物质物理和化学形态的不同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类: •固体有机物 •固体易扩散粉末 •固体可溶物 •固体无机物、不可溶物、非扩散物 •固体金属或合金 一个含粉末状物质的源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某些有机物可能是易燃的,有些会产生放射性气体,那些可溶性放射性物质一旦接触到水或其他溶液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虽然这类放射源不多,但需要引起重视。 (3)α源、β源、γ源的活度; (4)中子源的中子发射率; (5)活性物质与包壳的外尺寸; (6)针对特殊应用需进一步了解的其他一些内容。比如抗腐蚀、耐热、稳定性、泄漏特性等。

资料下载

文献贡献者

相关资料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上海贝谷 资料 辐射防护知识与技术应用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