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基于类器官与高通量微孔板检测的药物研发平台

2024/04/08   下载量: 2

方案摘要

方案下载
应用领域 制药/生物制药
检测样本 其他
检测项目 其他>其他
参考标准 /

相比传统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类器官具有更强的生理相关性,既解决细胞系模型假阳性/假阴性问题,避免在早期研发阶段对药物分子产生错判;又解决了动物与人体的种属差异,使得药物反应更加接近人体真实情况。同时类器官在长期传代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大幅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和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

方案下载
配置单
方案详情

类器官的生物学特征

类器官高度还原来源组织的细胞构成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1500.png

类器官高度保留原代肿瘤组织分子特征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1643.png

类器官忠实还原原代肿瘤组织病理特征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1820.png

类器官可在体外长期稳定传代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1911.png

类器官综合性能优于现有模型

相比传统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类器官具有更强的生理相关性,既解决细胞系模型假阳性/假阴性问 题,避免在早期研发阶段对药物分子产生错判;又解决了动物与人体的种属差异,使得药物反应更加接 近人体真实情况。同时类器官在长期传代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大幅降低药 物研发成本和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2012.png

类器官已列入CGT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21年CDE出台指导原则,明确提出可使用类器官模型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缺少相关动物模型时,可采用基于细胞和组织的模型(如 2D 和3D 组织模型、类器官和微流体模型),这些模拟人 体内环境的模型也可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满足试验需要,应当依据科学原理开发相应的动物模型或使用更完善的体外试验系统、 替代性模型(例如类器官)开展试验。 ⸺《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类器官模型可应用于新药研发各阶段

类器官可应用于早期靶点发现、Hit筛选、Lead优化、PCC非临床评价、临床入排方案制定、上市后适应 症拓展等药物研发全流程。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2330.png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2403.png

联合解决方案工作流程

从成功培养到高效检测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2504.png


Weixin Screenshot_20240408102541.png











文献贡献者

相关仪器 更多
相关方案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Molecular Devices 方案 【设备更新】基于类器官与高通量微孔板检测的药物研发平台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