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一致性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方法众多,而实际的临床应用要求测定值不受测定方法的影响, 因此实验室应用不同方法获得的HbAlc测定值必须具有可比性、可替代性。
自从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一项指标开始,我国也在致力于将HbA1c检测推向临床应用。虽然我国的HbA1c检测标准化程度在逐年提高,但是直到2017年,各地区的检测结果差别仍然较大,这极大地影响了其临床应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也只是推荐“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院,可以开展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及诊断标准的探索研究”。我国的HbA1c检测标准化任重道远。
主要干扰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HbA1c测定,对结果产生影响。据此,干扰因素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病、衍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及药物、妊娠等。有些干扰因素及干扰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方法学特异),在方法学特异的干扰因素中,通常情况下,变异血红蛋白及衍生血红蛋白主要干扰基于糖化与非糖化血红蛋白所带电荷不同的离子交换色谱法,包括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图: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不一致。(1)毛细管电泳法,提示异常,但并未给出结果;(2)HPLC法给出结果,未显示异常;(3)MALDI-TOF MS法发现异常峰。最后经Sanger测序,发现变异位点。(Clin Chem Lab Med2019. doi: 10.1515/cclm-2019-0300.)
糖化血红蛋白的一致性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不同实验室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牵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执行单位的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研究项目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最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纪玲主任团队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对融智生物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系统QuanTOF定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分析性能做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批内CV和总CV分别低于1.6%和2.4%,准确度小于0.2%(IFCC质控品),且线性度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另外,QuanTOF质谱仪的高分辨能力可有效对同时患有异常血红蛋白病的个体进行准确诊断,且抗干扰能力优异。(详见:MALDI-TOF MS定量的新证据来了:糖化血红蛋白定量高于NGSP要求)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WS/T 461-2015)中 对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精密度:室内变异系数(CV)小于3%,以小于2%为宜。
注:1.目前许多测定方法的室内CV小于2% 。
2.只有控制室内CV小于2%,才能实现室间CV小于3.5% 。
3. HbA1C测定质量目标:小于0.5% HbA1C。
正确度:与可接受参考值的差值在+0.5% HbA1c范围内,以控制+0.3% HbA1c范围内为宜。
正确度验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 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计划;
- 采用恰当的有证标准物质;
- 与运行经过认证分析系统的有资质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
融智生物首台(套):不忘初心 创新服务于临床
融智生物:蛋白定量检测有望成为临床质谱的新突破点
坚持原创,不断创新发展——访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成果奖获奖单位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盘点 | 坚持自主创新!新一代临床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革新简要盘点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