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荧光法在生物气溶胶监测中的应用

2022/04/26   下载量: 2

方案摘要

方案下载
应用领域 环保
检测样本 空气
检测项目 生物>其它
参考标准 国家相关标准

激光诱导荧光法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该方法能提供一种近乎实时的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气溶胶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需要对样本着色和培养的弊端,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方案下载
配置单
方案详情

2019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目前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新冠病毒能够通过飞沫与气溶胶传播,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担忧与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气溶胶呢?如何监测气溶胶呢?

 

1 什么是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液体物质的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物质的气溶胶通常称为烟。

气溶胶颗粒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例如大众所熟知的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这些气溶胶颗粒具有表面积大,活性强,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易附带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等特点。

生物气溶胶

含有生物性粒子的气溶胶称为生物气溶胶,生物性粒子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致敏花粉、霉菌孢子、蕨类孢子和寄生虫卵等。生物气溶胶具有明确的传染性与致敏性,同时结合气溶胶颗粒的长浮空时间与易吸入性,会导致“病从鼻入”,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在与传染病的不懈斗争中,多种传染性疾病被证明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尽管生物气溶胶在总气溶胶颗粒中的比例较低,但是生物气溶胶进入呼吸系统深处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与病症,导致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的发生例如肺型炭疽可通过吸入炭疽芽孢所致,肺结核病症可通过吸入结核杆菌所致新冠肺炎病症可由吸入含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致病

2 生物气溶胶如何发现

传统的监测手段

鉴于自然界气溶胶的来源与组成非常复杂,不同成分对于人的健康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生物气溶胶占总气溶胶浓度一般小于1%,但是其危害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监测。但是不同于总气溶胶浓度便于实时监测,目前对与生物气溶胶的浓度的实时监测由于其浓度低、干扰多、实时动态变化值跨度大等原因,仍面临不少困难。因此,传统的监测手段仍需要较长时间的采集与培养。当前主要监测手段包含通过富集采样后进行培养的菌落单位计数法(其所用到设备为安德森采样器,是浮游菌检测的金标方法,但培养时间约为48小时,时效性较差),特异性抗体抗原荧光检测法,酶链式反应(PCR)法(用于筛查特定种类的生物颗粒,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数小时的前处理和反应)。

经过新冠疫情,政府、社会、普通民众都对生物气溶胶的检测监测意识不断提高,常见方法尚不能满足现场生物气溶胶的快速实时监测与检测需求

激光诱导荧光法

激光诱导荧光法首先应用在军事领域,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该方法能提供一种近乎实时的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气溶胶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需要对样本着色和培养的弊端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其检测原理为:当生物气溶胶颗粒经过紫外/紫光激光照射时,除了发生与激光波长相同的米散射,还会产生生物颗粒的特异荧光信号,因此通过光电检测器件统计发射荧光的脉冲数量,即可计算出生物气溶胶颗粒的浓度。

实时监测设备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气溶胶报警器BM3001(图2)采用了激光诱导荧光法技术原理,适用于多种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粒子监测和报警。

该设备集成多项智能传感器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判断室内空气生物污染风险,可以连续和实时地监测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变化,并对浓度达到报警阈值的生物气溶胶进行报警,从而指导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杀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联合使用,实现采样、监测、报警一体化操作。


文献贡献者

相关仪器 更多
相关方案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HTNOVA 方案 激光诱导荧光法在生物气溶胶监测中的应用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