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抗制剂多维度稳定性分析

2021/08/25   下载量: 8

方案摘要

方案下载
应用领域 制药
检测样本 治疗类生物药品
检测项目 理化性质
参考标准 单克隆抗体;结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本研究以曲妥珠、利妥昔、贝伐珠为例,从不同角度表征了这3种单抗的稳定性特点,展示了单抗分子稳定性评价的多种维度和思路。

方案下载
配置单
方案详情

目的 单克隆抗体(单抗)的稳定性是抗体成药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拟探讨从单抗分子的结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稳定性评价的意义。

方法 本研究以曲妥珠、利妥昔、贝伐珠为例,从不同角度表征了这3种单抗的稳定性特点,展示了单抗分子稳定性评价的多种维度和思路。首先,通过检测蛋白内源性荧光(intrinsic fluorescence, IF)技术测得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对抗体分子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估。其次,采用静态光散射技术(static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 SLS)预测抗体的胶体稳定性。随后,采用等温稳定性试验(60℃, 48h)对样品的稳定性表现进行实时监测。最后,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s scattering technique, DLS)从蛋白溶解状态下其自身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角度预测蛋白聚集倾向。结果 IF技术检测发现3种抗体分子第1个熔解温度Tm1均在65℃以上,说明其结构均较稳定。SLS检测显示曲妥珠胶体稳定性最好,升温至95℃未检测到明显的聚集信号,而利妥昔和贝伐珠则在70℃左右出现明显聚集。等温稳定性试验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DLS技术检测显示,曲妥珠的第二维里系数(B22)和扩散相互作用系数(KD)均为正值(3.19*10-3和65.46),预示长期胶体稳定性较好,利妥昔次之,而贝伐珠的B22和KD均为负值(-1.44*10-4和-6.46),提示蛋白分子间容易自缔合。

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种技术、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单抗药物稳定性评价的内容、层次和深度,为抗体分子筛选、制剂配方优化、抗体分子与制剂配方间的不同组合、稳定性监测等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结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上一篇 Rapid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s Via Stunner
下一篇 Rapid Quality Control Assessment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s Via Stunner

文献贡献者

相关仪器 更多
相关方案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Unchained Labs 方案 单抗制剂多维度稳定性分析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