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 定负荷法

2023/05/13   下载量: 0

方案摘要

方案下载
应用领域 纺织/印染
检测样本 纺织品/服装/帽
检测项目
参考标准 FZ/T70006-2004

5.1―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用CRE型拉伸试验仪):5.1.1夹距长度:100 mm士 1 mm. 5.1.2夹持器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 mm/min,回程速度为50 mm/min,精确度为±2%。5.1.3 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伸长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

方案下载
配置单
方案详情

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 定负荷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伸长和定力法测定针织物的拉伸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针织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弹性变形

材料在除去外力后,可回复的变形,对于针织物用拉伸弹性回复率表示。

3.2塑性变形

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变形后除去外力,不能恢复的变形。用塑性变形率表示。

3.3定伸长力

材料被拉伸至规定伸长率时相对应的力。

3.4定力伸长率

材料受规定拉伸力作用时产生的伸长率。

推荐设备:

                             ETT-H20 卧式抗张剥离试验机-电脑右.jpg

                                                    ETT-H20卧式抗张剥离试验机

                                           

4原理

使用专用仪器设备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释负后根据其变形大小,计算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5仪器和工具

5.1―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用CRE型拉伸试验仪):5.1.1夹距长度:100 mm士 1 mm.

5.1.2夹持器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 mm/min,回程速度为50 mm/min,精确度为±2%。

5.1.3 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伸长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

5.1.4仪器应能够设置预加张力。

5.1.5 夹持试样的夹持器应防止试样拉伸时在钳口滑移。

5.1.6仪器具备定力保持功能。

5.2剪刀、钢尺(精确到1 mm)各一把。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6.1调湿和试验采用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大气。

6.2预调湿后,样品应放置在调湿用大气条件下吸湿平衡,通常棉及混纺织物调湿24 h,纯化纤织物调湿4 h。

7样品和试样

7.1样品须距布端1.5 m以上处裁取。

7.2试样应具有代表性,距布边10 cm 以上处裁剪,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7.3根据需要确定试验项目,每项试验裁剪直向和横向试样各3块,试样有效尺寸为100 mm×50 mm.

7.4试样排列按照附录A给出的方法v一般情况采用乙法(平行法)款剪,仲裁时可采用甲法(阶梯形)裁剪,并使其长度方向一边与样品的纵行线圈(或横列线圈)相平行。

8程序

8.1仪器的校正和准备

调整好夹持器隔距,检查钳口准确的对正和平行,以保证施加的力不产生角度偏移。8.2拉伸力和伸长率的测定

8.2.1 定伸长力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然后拉伸到预定伸长值(见附录B>时止。停置1 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力值,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8.2.2定力伸长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当达到预定力值时,停置1 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长度,恻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定力伸长率按式(1)计算。

image.png

8.3拉伸弹性伸长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8.3.1定伸长(率)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8.3.1.1定伸长(率)一次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拉伸到预定伸长率时,停置1 min,以回程速度回到起点,停置3 min,再加上ⅠN预加张力,自动记录此时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8.3.1.2定伸长(率)反复拉伸时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按8.3.1.1的操作程序反复拉伸数次(见附录B),自动记录最后一次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8.3.2 定力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8.3.2.1定力一次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当施加到预定力

值时(见附录B),停置1 min,再以回程速度回到起点,停置3 min,加上1N预加张力,自动记录此时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8.3.2.2定力反复拉伸时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按8.3.2.1的操作程序﹐反复拉伸数次(见附录B)后,自动记录最后一次试样长度,测定结果以3块试样测试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计算见式(2)和式(3):

image.png

8.4应力松弛率的测定

按8.2.1的操作程序停置预定时间(见附录B),自动记录拉伸力值,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计算见式(4):

image.png

上一篇 笔式注射器套筒夹持器和活塞的定力值测试
下一篇 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 定伸长法

文献贡献者

相关仪器 更多
相关方案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paratronix 方案 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 定负荷法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