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所知,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免疫系统,即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和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或natural immunity)。获得性免疫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免疫机制,由B、T淋巴细胞针对特定病原菌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反应,因而曾被称为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因其需要二次刺激,其免疫反应相对缓慢,不能足够快地达到清除微生物的目的。
天然免疫虽在20世纪后才被人们逐步认识,但它是更为古老的免疫系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昆虫和植物体内,能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即具有辨别自身与非自身的识别能力,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由于感染时天然免疫较获得性免疫反应快,并能诱导获得性免疫的形成,因此,在感染早期,天然免疫较获得性免疫要更为重要。
现已研究表明,天然免疫识别病原菌是通过天然免疫细胞上的一些种系特异性膜蛋白(germline-encoded molecules)介导的,这些分子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识别病原菌细胞壁外膜上特有的相对保守的分子结构。Janeway将病原菌细胞膜上的这些保守结构称为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将宿主细胞表面识别PAMPs的分子统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wceptors,PRRs)
PAMPs往往是大多数病原菌共有的结构,并且是病原菌致病性不可缺少的成分,如:革兰阴性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革兰阳性细菌的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s,LTA)、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分枝杆菌的糖脂﹑酵母的甘露聚糖和病毒的双链RNA等。
细菌DNA,如非甲基化CpG也是PAMP分子。PAMPs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为微生物所特有,宿主细胞不具有这种结构;以及不发生抗原变异,对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十分重要,能引起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强烈反应。
现已发现的PRRs主要有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CD14、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32整合素、L-Selectin、C-typelectins、collectins和补体受体(CR1/CD35,CR2/CD21)等,分别以膜结合蛋白存在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或以可溶性蛋白存在于循环内。
业已研究表明,PRRs是宿主识别病原菌的“感受器”、并发挥启动宿主防御和效应功能的作用,而且通过介导吞噬细胞将病原菌源性多肽提呈给T、B细胞,促进获得性免疫的形成。因此,PRRs在宿主防御感染,并介导宿主反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作用较为明确的PRRs主要有:SR、CD14、TLRs、LBP等。
科德角学院第四期细菌内毒素检测实操培训圆满落幕!
重磅官宣丨科德角国际与美国Propper达成战略合作
展会预告丨科德角国际携多款新品亮相“实验室管理与仪器耗材使用培训”大会并发表重要演讲
战略合作丨科德角国际正式成为ATCC菌株产品中国授权合作商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