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PM2.5机制研究尚存大问题 臭氧污染也已不容忽视

导读:北京大学邵敏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常态问题,但当前国内的研究对颗粒物生成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问题,难以做到对灰霾的准确预测和预报。

  在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2013年北京色谱年会上,北京大学邵敏教授应邀作了大会报告,报告中指出,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常态问题,但当前国内的研究对颗粒物生成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问题,如将现在世界上关于灰霾形成的机制用于国内的空气质量模型进行实际情况的模拟发现,二者有数量级的差距,说明对颗粒物生成的机制研究上可能还存在重要的未被发现的机制。因此当前还难以做到对灰霾的准确预测和预报。

  邵敏教授还表示,当前人们对颗粒物的污染非常重视,但对臭氧污染重视不够,实际上,在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同时臭氧污染也已经不容忽视,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的臭氧污染已经连成一片,影响上百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8亿人口。而臭氧的也生成非常复杂,臭氧生成的两个主要前提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防治措施下都在不断下降,臭氧却仍在稳定的逐渐上升,增速达3%-5%,几乎是全球最快的,而这个上升还是发生在全国空气质量控制力度最大的北京,其原因也非常需要研究。

  PM2.5同样组分复杂,50%以上来自化学反应转化,而不是排放源,其转化能力和大气氧化能力有很大关系,臭氧浓度高,大气氧化能力就强,颗粒物转化生成就快,PM2.5中二次转化的成分就多,而PM2.5的高浓度又给臭氧的生成提供了反应的表面,进一步加速了臭氧的生成,两种污染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大气的复合污染。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在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2013年北京色谱年会上,北京大学邵敏教授应邀作了大会报告,报告中指出,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常态问题,但当前国内的研究对颗粒物生成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问题,如将现在世界上关于灰霾形成的机制用于国内的空气质量模型进行实际情况的模拟发现,二者有数量级的差距,说明对颗粒物生成的机制研究上可能还存在重要的未被发现的机制。因此当前还难以做到对灰霾的准确预测和预报。

  邵敏教授还表示,当前人们对颗粒物的污染非常重视,但对臭氧污染重视不够,实际上,在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同时臭氧污染也已经不容忽视,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的臭氧污染已经连成一片,影响上百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8亿人口。而臭氧的也生成非常复杂,臭氧生成的两个主要前提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防治措施下都在不断下降,臭氧却仍在稳定的逐渐上升,增速达3%-5%,几乎是全球最快的,而这个上升还是发生在全国空气质量控制力度最大的北京,其原因也非常需要研究。

  PM2.5同样组分复杂,50%以上来自化学反应转化,而不是排放源,其转化能力和大气氧化能力有很大关系,臭氧浓度高,大气氧化能力就强,颗粒物转化生成就快,PM2.5中二次转化的成分就多,而PM2.5的高浓度又给臭氧的生成提供了反应的表面,进一步加速了臭氧的生成,两种污染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大气的复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