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国标“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已实施

    由水生所制订的国家标准“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GB/T 20466-2006)于2006年8月24日颁布,2007年1月1日实施。新近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均增加了“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的指标。本次国标的颁布,规范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方法,为保障我国饮用水和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近五年来,在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武汉市攻关项等项目的资助下,水生所宋立荣研究员领导的藻种资源与藻类毒理学科组重点攻克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技术体系,先后发展了产毒藻类全细胞鉴别、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开发出毒素纯品高效制备流程和酶联免疫试剂盒,上述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微囊藻毒素理论研究和检测技术的发展。2006年,该学科组还建立了底泥和土壤中微囊藻毒素的快速分析测试技术,解决了国际上长期无法开展微囊藻毒素在土壤-水-底泥界面迁移的分析技术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蓝藻毒素在土壤中迁移的动力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上先后报道。

来源于: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由水生所制订的国家标准“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GB/T 20466-2006)于2006年8月24日颁布,2007年1月1日实施。新近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均增加了“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的指标。本次国标的颁布,规范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方法,为保障我国饮用水和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近五年来,在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武汉市攻关项等项目的资助下,水生所宋立荣研究员领导的藻种资源与藻类毒理学科组重点攻克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技术体系,先后发展了产毒藻类全细胞鉴别、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开发出毒素纯品高效制备流程和酶联免疫试剂盒,上述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微囊藻毒素理论研究和检测技术的发展。2006年,该学科组还建立了底泥和土壤中微囊藻毒素的快速分析测试技术,解决了国际上长期无法开展微囊藻毒素在土壤-水-底泥界面迁移的分析技术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蓝藻毒素在土壤中迁移的动力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上先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