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食用调和油配比成谜国标讨论9年仍难产

导读: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目前,市场上充满着香芝麻炒菜油、橄榄调和油等旗号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但其主要成分却是大豆油。这其中芝麻油、橄榄油又有多少?消费者无从得知。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市场调和油大多不标配方比例

  走访北京各大超市发现,各大食用油企业均有调和油产品出售。如某品牌食用调和油配料表中显示含有8种食用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该产品标签上有显著的“1:1:1”字样,但是对于这些食用油配料究竟在所购产品中的比例是多少,消费者并不知情。

  其实,在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有相关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者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探因检测方法缺失无技术支撑

  市场上调和油的种种乱象为何能够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我国8种食用油新国标实施已多年,唯有调和油国标一直缺位”,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表示,目前我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于2004年10月正式施行,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但是,上述法规对调和油却无任何束缚。

  而业内有说法称,目前的技术下,只有调和油中成分在15%以上的油类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出来,但是很多调和油中的成分都是8~9种油,一些油的比例不到1%,而成分在5%以下就很难在机器中测定出来了。由于技术的空白,使得调和油的检测方法无法普遍运用于目前的调和油产品。

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报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目前,市场上充满着香芝麻炒菜油、橄榄调和油等旗号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但其主要成分却是大豆油。这其中芝麻油、橄榄油又有多少?消费者无从得知。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标准,商家在调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从2004年就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直到现在还在难产中。

  市场调和油大多不标配方比例

  走访北京各大超市发现,各大食用油企业均有调和油产品出售。如某品牌食用调和油配料表中显示含有8种食用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亚麻籽油、油茶籽油。该产品标签上有显著的“1:1:1”字样,但是对于这些食用油配料究竟在所购产品中的比例是多少,消费者并不知情。

  其实,在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有相关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者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探因检测方法缺失无技术支撑

  市场上调和油的种种乱象为何能够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我国8种食用油新国标实施已多年,唯有调和油国标一直缺位”,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表示,目前我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于2004年10月正式施行,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但是,上述法规对调和油却无任何束缚。

  而业内有说法称,目前的技术下,只有调和油中成分在15%以上的油类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出来,但是很多调和油中的成分都是8~9种油,一些油的比例不到1%,而成分在5%以下就很难在机器中测定出来了。由于技术的空白,使得调和油的检测方法无法普遍运用于目前的调和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