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导读: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相风铜鸟”,读不出“赤道日晷(gui,三声)”的读音,那应该来看看这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图画,生僻而古老的仪器被直观的画面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不得不说美疯了。

  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相风铜鸟”,读不出“赤道日晷(gui,三声)”的读音,那应该来看看插画师李晓林的这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图画。在这些图片里,李晓林用细致的笔触认真画下了从古到今气象仪器的变迁,生僻而古老的仪器被直观的画面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浑仪”始于西汉,是“测天之气,量地之物”。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相风铜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科学家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功发明。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赤道日晷”,第四个字的读音很多人可能还会去查一查字典,但这个圆形的“大块头”可是件“神物”,根据日晷的路径,古人便能判断出时间和节气。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气象台”记录的是中国最早的气象站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通过电视机扩散的“天气预报”能够基本准确地预报阴晴雨雪。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最后一张图讲述的是“气象卫星”的发展,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气象预报的“科技含量”也因此大大提高。

  据说,李晓林的画作也被北京市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科普网等多家官方微博转发,“@中国气象科普网”说,“气象勘测仪器的发展史!直观,好有画面感~点赞!”

  关于李晓林

  李晓林是北方姑娘,但却有着江南女生的清秀五官。2006年,她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开始进入职场。“坐过办公室,但我一直放不下画画,所以索性辞职,自己开画室,成了一名自由插画师。”李晓林说。虽然自诩是个“穷画画的”,但李晓林对于美术的执着却让人钦佩。

“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图片里透着浓郁的复古风,这正是李晓林钟爱的画风。“画这组画的时候,我先用铅笔起草,再用勾线笔勾线,最后是用水彩上色。这些画都是画在牛皮纸上的,所以才有了画面泛黄背景的‘沧桑感’。”

李晓林的这组图片在网络上扩散的速度有些不可思议,不少气象专业人士也闻讯前来,指出浑仪等几个仪器是与气象没有什么关系的天文仪器。网友“光头怪博士”表示,“画很赞,但这里面三个都是和气象没啥关系的天文仪器。”也有人认为,气象与天文本来就是不分家的。对此,李晓林的态度显得非常诚恳,“我梳理出来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试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历史线,很高兴能有专业人士给予指正。”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相风铜鸟”,读不出“赤道日晷(gui,三声)”的读音,那应该来看看插画师李晓林的这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图画。在这些图片里,李晓林用细致的笔触认真画下了从古到今气象仪器的变迁,生僻而古老的仪器被直观的画面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浑仪”始于西汉,是“测天之气,量地之物”。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相风铜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科学家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功发明。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赤道日晷”,第四个字的读音很多人可能还会去查一查字典,但这个圆形的“大块头”可是件“神物”,根据日晷的路径,古人便能判断出时间和节气。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气象台”记录的是中国最早的气象站北京地磁气象台,由俄国教会建立于1849年。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通过电视机扩散的“天气预报”能够基本准确地预报阴晴雨雪。

才女绘“气象探测仪器发展史”,美疯了!

最后一张图讲述的是“气象卫星”的发展,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气象预报的“科技含量”也因此大大提高。

  据说,李晓林的画作也被北京市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科普网等多家官方微博转发,“@中国气象科普网”说,“气象勘测仪器的发展史!直观,好有画面感~点赞!”

  关于李晓林

  李晓林是北方姑娘,但却有着江南女生的清秀五官。2006年,她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开始进入职场。“坐过办公室,但我一直放不下画画,所以索性辞职,自己开画室,成了一名自由插画师。”李晓林说。虽然自诩是个“穷画画的”,但李晓林对于美术的执着却让人钦佩。

“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的图片里透着浓郁的复古风,这正是李晓林钟爱的画风。“画这组画的时候,我先用铅笔起草,再用勾线笔勾线,最后是用水彩上色。这些画都是画在牛皮纸上的,所以才有了画面泛黄背景的‘沧桑感’。”

李晓林的这组图片在网络上扩散的速度有些不可思议,不少气象专业人士也闻讯前来,指出浑仪等几个仪器是与气象没有什么关系的天文仪器。网友“光头怪博士”表示,“画很赞,但这里面三个都是和气象没啥关系的天文仪器。”也有人认为,气象与天文本来就是不分家的。对此,李晓林的态度显得非常诚恳,“我梳理出来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试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历史线,很高兴能有专业人士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