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导读:目前场地调查常用的现场筛选技术,如地电阻、地质雷达、电磁波探测法、直接贯入技术、薄膜界面钻杆、测爆器、PID/FID、便携式XRF、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比色法、免疫学检验法和浊度法。但目前我国现场辅助调查设备在场地调查中尚未普及。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6月14-15日,CIEPEC2017同期活动之“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举办,此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在15日的分论坛上,大会特设“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专题”,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共同商讨我国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作为专业媒体参加了此次大会。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DSC03374_副本.jpg"/>

会议现场

  风险评估 模型选择和场地实际情况是关键

  此分论坛共有四位专家的报告以风险评估为主题,目前存在多种风险评估模型且风险评估的目的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时机、风险评估模型,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是发挥风险评估作用的关键因素。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保署处长容跃

报告题目:美国污染场地清理的风险评估简介及政策制定

  容跃处长介绍了美国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包括风险评估常用模型、VOCs室内入侵风险评估用于指定污染场地清理标准、加利福尼亚州的原位修复许可制度以及多个规范性文件。并根据对我国风险评估的了解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场地修复需要清理土壤和地下水,而我国土壤和地下水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模式给此项工作无疑带来了很多不便。二是土壤气体采样在场地修复中是必要的,主要是因为气体挥发是很重要的一个暴露途径,其暴露危害是很重要的一个修复标准。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友亚

报告题目: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回顾性评价

  周研究员从文献调研、模型参数等确定及筛选值计算、重金属以及无机物的修订、筛选值修订等过程详细介绍了《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的制定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修订目标。周研究员特别强调,筛选值是是否开展场地风险评估的依据,而只有根据场地的污染情况、利用情况,选用适宜的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作为污染场地目标修复值。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钟茂生

报告题目:风险评估在场地修复对策制定中的案例应用及启示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流程为“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场地修复、修复验收、净地挂牌上市、开发商摘牌、开发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然而此流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大修复工程量。钟老师以北京某小区的开发为例进行了介绍,某污染场地拟开发成住宅区,进行风险评估后发现有污染物超标需要大面积修复。但开发方案制定完成之后发现,污染地区主要用于地下车库建设,受体特征应按商业居住,且换气率以及建筑底板厚度均有变化,再次风险评估后发现仅需移除深度为12-15米的污染土层即可。故钟老师建议场地修复与场地开发应联合考虑,避免大规模过度修复。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马杰

报告题目:石油污染场地蒸汽入侵风险评估

  马老师主要介绍了蒸汽入侵的过程以及风险评估模型,得出如下结论:蒸汽入侵是一条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污染物暴露途径;蒸汽入侵过程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可靠的蒸汽入侵风险评估和风险确证需要Mutiple lines of evidence 的手段,尤其是现场监测手段;如果是用于场地筛查,推荐使用衰减因子法或者1D解析模型(J&E+Biovapor);如果想得出更确切的结论,即使是最复杂的3D数值模型也不够用,必须靠现场监测数据。

  场地调查 方法、经验、人才都需要积累

  我国场地调查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经验还是调查人才都不完善,此次分论坛的几位专家介绍了各自在场地调查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静

报告题目: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中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案例分析

  宋老师以某分散性染料工厂旧址进行的两次场地调查为例,介绍了场地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初次调查主要考虑了工厂生产污染,结果显示,厂区内镍超标且越深层越严重,明显不符合厂区的污染特征。宋老师团队进行了补充调查,收集了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选用了钻探能力更强的取样设备,结合现场XRF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最终确定当地为局部地区的火山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台地,属于高背景地区,与工厂污染无关。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李喜青

报告题目:受监控的自然衰减—原理和现场实验

  对于某些移除污染源并且周边暂时不开发利用的场地,可以通过监测场地的自然衰减过程和水文地质情况,保证其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危害即可,李老师重点为我们介绍了目前可用的用来监测自然衰减的技术。如通过监测CO2通量来监控LANPL的自然衰减;通过单体同位素(氢、碳等)分析来了解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通过PCR、微生物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来测定微生物活性从而评估衰减发生情况、通过测定电子受体(硝酸盐、硫酸盐、二价铁等)来确认自然衰减与否。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轻工业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魏文侠

报告题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研究及应用

  魏老师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评估流程,包括传统场地调查评估流程、美国环保署快速场址评估流程、ASTM场地快速评估流程和三元法,并根据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介绍了目前场地调查常用的现场筛选技术,如地电阻、地质雷达、电磁波探测法、直接贯入技术、薄膜界面钻杆、测爆器、PID/FID、便携式XRF、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比色法、免疫学检验法和浊度法。但目前我国现场辅助调查设备在场地调查中尚未普及。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程师/副所长 张建荣

报告题目:场地污染调查的经验和体会(重点关注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张老师介绍了自己从事场地调查多年积累的经验,尤其强调了水文地质调查在场地调查中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水质地质调查的步骤。污染源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才能更加精准的预判污染扩散情况,从而减少无目的的采样的分析费用。采样时不仅要记录好采样过程,精准的三维坐标位置记录才能方便日后修复和验收时的点位确认。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不仅要考虑人体健康风险,还要考虑异味影响。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王坚

报告题目: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

  王老师介绍了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的研究成果。多环芳烃是场地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多环芳烃来源包括石油源和热源(热解或焚烧),二者的多环芳烃组成显著不同;城市场地土壤多环芳烃多来自热解或燃烧源,高环多环芳烃是主要关注污染物,苯并芘可作为指示污染物;含氧多环芳烃在城市场地土壤中可被检出,大部分是多环芳烃的10%以内;化学氧化、热脱附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多环芳烃、含氧多环芳烃含量,但化学氧化后土壤多环芳烃浸出浓度显著升高。

  多位厂商专家也介绍了自己公司的经验。美国壳牌公司Malthew Lahvis博士的报告题目为“Recent Science to Support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Remediation Decision Making at Petroleum UST Sites”, 西图集团(美国) 首席修复专家Terry Feng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地下水污染的概念模型和实例”,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宋登慧的报告题目为“DNALP污染场地高精度调查策略及工具选择”,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张峰的报告题目为“污染场地原位热修复过程土壤地下水热采样技术及案例分析”。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座谈现场

  最后,各位报告专家以“我理解的可持续修复技术”为主题进行座谈,讨论了我国场地调查和场地修复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6月14-15日,CIEPEC2017同期活动之“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举办,此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在15日的分论坛上,大会特设“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专题”,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共同商讨我国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作为专业媒体参加了此次大会。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DSC03374_副本.jpg"/>

会议现场

  风险评估 模型选择和场地实际情况是关键

  此分论坛共有四位专家的报告以风险评估为主题,目前存在多种风险评估模型且风险评估的目的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时机、风险评估模型,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是发挥风险评估作用的关键因素。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保署处长容跃

报告题目:美国污染场地清理的风险评估简介及政策制定

  容跃处长介绍了美国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包括风险评估常用模型、VOCs室内入侵风险评估用于指定污染场地清理标准、加利福尼亚州的原位修复许可制度以及多个规范性文件。并根据对我国风险评估的了解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场地修复需要清理土壤和地下水,而我国土壤和地下水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模式给此项工作无疑带来了很多不便。二是土壤气体采样在场地修复中是必要的,主要是因为气体挥发是很重要的一个暴露途径,其暴露危害是很重要的一个修复标准。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友亚

报告题目: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回顾性评价

  周研究员从文献调研、模型参数等确定及筛选值计算、重金属以及无机物的修订、筛选值修订等过程详细介绍了《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的制定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修订目标。周研究员特别强调,筛选值是是否开展场地风险评估的依据,而只有根据场地的污染情况、利用情况,选用适宜的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作为污染场地目标修复值。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钟茂生

报告题目:风险评估在场地修复对策制定中的案例应用及启示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流程为“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场地修复、修复验收、净地挂牌上市、开发商摘牌、开发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然而此流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大修复工程量。钟老师以北京某小区的开发为例进行了介绍,某污染场地拟开发成住宅区,进行风险评估后发现有污染物超标需要大面积修复。但开发方案制定完成之后发现,污染地区主要用于地下车库建设,受体特征应按商业居住,且换气率以及建筑底板厚度均有变化,再次风险评估后发现仅需移除深度为12-15米的污染土层即可。故钟老师建议场地修复与场地开发应联合考虑,避免大规模过度修复。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马杰

报告题目:石油污染场地蒸汽入侵风险评估

  马老师主要介绍了蒸汽入侵的过程以及风险评估模型,得出如下结论:蒸汽入侵是一条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污染物暴露途径;蒸汽入侵过程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可靠的蒸汽入侵风险评估和风险确证需要Mutiple lines of evidence 的手段,尤其是现场监测手段;如果是用于场地筛查,推荐使用衰减因子法或者1D解析模型(J&E+Biovapor);如果想得出更确切的结论,即使是最复杂的3D数值模型也不够用,必须靠现场监测数据。

  场地调查 方法、经验、人才都需要积累

  我国场地调查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经验还是调查人才都不完善,此次分论坛的几位专家介绍了各自在场地调查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静

报告题目: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中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案例分析

  宋老师以某分散性染料工厂旧址进行的两次场地调查为例,介绍了场地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初次调查主要考虑了工厂生产污染,结果显示,厂区内镍超标且越深层越严重,明显不符合厂区的污染特征。宋老师团队进行了补充调查,收集了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选用了钻探能力更强的取样设备,结合现场XRF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最终确定当地为局部地区的火山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台地,属于高背景地区,与工厂污染无关。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李喜青

报告题目:受监控的自然衰减—原理和现场实验

  对于某些移除污染源并且周边暂时不开发利用的场地,可以通过监测场地的自然衰减过程和水文地质情况,保证其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危害即可,李老师重点为我们介绍了目前可用的用来监测自然衰减的技术。如通过监测CO2通量来监控LANPL的自然衰减;通过单体同位素(氢、碳等)分析来了解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通过PCR、微生物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来测定微生物活性从而评估衰减发生情况、通过测定电子受体(硝酸盐、硫酸盐、二价铁等)来确认自然衰减与否。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轻工业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魏文侠

报告题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研究及应用

  魏老师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评估流程,包括传统场地调查评估流程、美国环保署快速场址评估流程、ASTM场地快速评估流程和三元法,并根据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介绍了目前场地调查常用的现场筛选技术,如地电阻、地质雷达、电磁波探测法、直接贯入技术、薄膜界面钻杆、测爆器、PID/FID、便携式XRF、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比色法、免疫学检验法和浊度法。但目前我国现场辅助调查设备在场地调查中尚未普及。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程师/副所长 张建荣

报告题目:场地污染调查的经验和体会(重点关注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张老师介绍了自己从事场地调查多年积累的经验,尤其强调了水文地质调查在场地调查中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水质地质调查的步骤。污染源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才能更加精准的预判污染扩散情况,从而减少无目的的采样的分析费用。采样时不仅要记录好采样过程,精准的三维坐标位置记录才能方便日后修复和验收时的点位确认。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不仅要考虑人体健康风险,还要考虑异味影响。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王坚

报告题目: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

  王老师介绍了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的研究成果。多环芳烃是场地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多环芳烃来源包括石油源和热源(热解或焚烧),二者的多环芳烃组成显著不同;城市场地土壤多环芳烃多来自热解或燃烧源,高环多环芳烃是主要关注污染物,苯并芘可作为指示污染物;含氧多环芳烃在城市场地土壤中可被检出,大部分是多环芳烃的10%以内;化学氧化、热脱附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多环芳烃、含氧多环芳烃含量,但化学氧化后土壤多环芳烃浸出浓度显著升高。

  多位厂商专家也介绍了自己公司的经验。美国壳牌公司Malthew Lahvis博士的报告题目为“Recent Science to Support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Remediation Decision Making at Petroleum UST Sites”, 西图集团(美国) 首席修复专家Terry Feng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地下水污染的概念模型和实例”,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宋登慧的报告题目为“DNALP污染场地高精度调查策略及工具选择”,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张峰的报告题目为“污染场地原位热修复过程土壤地下水热采样技术及案例分析”。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座谈现场

  最后,各位报告专家以“我理解的可持续修复技术”为主题进行座谈,讨论了我国场地调查和场地修复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