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投稿】拒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低质中标!

导读:那么为什么低价中标如今这么遭人诟病呢?其实,低价中标导致的低劣产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啊!!!

  我这人不喜欢一边倒,总想多问个为什么?哪怕有权威媒体发表了痛斥“低价中标”一文,我也要想想:惹祸的、真的是低价中标吗?

  在采购中的项目评审有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等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价格在其中占的权重都是最高的,这就导致大家对此有个误解:价格最低者中标。由此带来更深的误解:低价中标不好

  但,真是这样吗?

  我有幸参与过一些招标采购的评审,对项目评审有所了解。就我所知,不是价格最低就一定能中标的,首先在商务条款上投标公司要满足各种条件并被打分、然后在技术条款上也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被打分,最后得出总的分数。总分最高者胜出。

【投稿】拒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低质中标!

  也就是说,在投标文件上,低价中标者的其他条件(比如商务条款、技术指标)并不会逊色太多。在其他条件都不算太逊色的前提下,人家低价中标了,你能说人家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那么为什么低价中标如今这么遭人诟病呢?其实,低价中标导致的低劣产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啊!!!

  所以我们要分清一件事,“低价”≠“低质”,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低质”。

  有人不服了,说招标的时候使劲压价,导致低价中标,都低于成本价了,肯定要偷工减料的嘛!

  对于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低质”。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控好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

  首先是招标文件上把好关。在招标一个产品(项目)时,你要拟定好你的需求,列好各种技术指标和商务要求,在满足这些条件下的低价,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举个简单案例:某单位招标采购一批窗帘,在招标文件里规定了所需窗帘的数量、尺寸这些参数,标价是30万,结果一个报价11万的公司中标,然后供货的是超薄的窗帘——因为招标文件里没有规定窗帘的厚度。你说这怨谁呢,怪中标公司狡猾?不如说你招标单位没有认真仔细把好关、做出一份详尽严谨的标书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充分的调研后拟定出一份严谨细致的标书,首先在文件上合同上,杜绝了“低价”=“低质”。

  其次是产品质量验收把好关。中标后,还有一个对提供的产品进行验收的过程。假如严格对供货进行检验,低价中标者就算想用低质产品来糊弄,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吧。就如西安问题电缆事件,是因为奥凯公司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并且在产品检验环节弄虚作假、违规自行抽样送样。假如监管人员严格履行自身职责、真正做到随机抽样并检验,而不是由供货商“挑样”送检,那问题电缆还能进入施工吗?那供应商还能用次品蒙混过关吗?下次他还敢低价(低于成本价)去投标吗?

【投稿】拒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低质中标!

  这里引用权威媒体的一句话——“低价中标”现象之所以出现,和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机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从根源上讲,是鼓励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不足导致的。

  哎,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们要杜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应该是“低质中标”。如何杜绝“低质中标”,在招标时适当提高技术要求、在验收时严格把控质量关,前卡后堵,才能改变过去那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步建立起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第十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大赛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我这人不喜欢一边倒,总想多问个为什么?哪怕有权威媒体发表了痛斥“低价中标”一文,我也要想想:惹祸的、真的是低价中标吗?

  在采购中的项目评审有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等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价格在其中占的权重都是最高的,这就导致大家对此有个误解:价格最低者中标。由此带来更深的误解:低价中标不好

  但,真是这样吗?

  我有幸参与过一些招标采购的评审,对项目评审有所了解。就我所知,不是价格最低就一定能中标的,首先在商务条款上投标公司要满足各种条件并被打分、然后在技术条款上也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被打分,最后得出总的分数。总分最高者胜出。

【投稿】拒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低质中标!

  也就是说,在投标文件上,低价中标者的其他条件(比如商务条款、技术指标)并不会逊色太多。在其他条件都不算太逊色的前提下,人家低价中标了,你能说人家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那么为什么低价中标如今这么遭人诟病呢?其实,低价中标导致的低劣产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啊!!!

  所以我们要分清一件事,“低价”≠“低质”,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低质”。

  有人不服了,说招标的时候使劲压价,导致低价中标,都低于成本价了,肯定要偷工减料的嘛!

  对于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低质”。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控好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

  首先是招标文件上把好关。在招标一个产品(项目)时,你要拟定好你的需求,列好各种技术指标和商务要求,在满足这些条件下的低价,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举个简单案例:某单位招标采购一批窗帘,在招标文件里规定了所需窗帘的数量、尺寸这些参数,标价是30万,结果一个报价11万的公司中标,然后供货的是超薄的窗帘——因为招标文件里没有规定窗帘的厚度。你说这怨谁呢,怪中标公司狡猾?不如说你招标单位没有认真仔细把好关、做出一份详尽严谨的标书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充分的调研后拟定出一份严谨细致的标书,首先在文件上合同上,杜绝了“低价”=“低质”。

  其次是产品质量验收把好关。中标后,还有一个对提供的产品进行验收的过程。假如严格对供货进行检验,低价中标者就算想用低质产品来糊弄,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吧。就如西安问题电缆事件,是因为奥凯公司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并且在产品检验环节弄虚作假、违规自行抽样送样。假如监管人员严格履行自身职责、真正做到随机抽样并检验,而不是由供货商“挑样”送检,那问题电缆还能进入施工吗?那供应商还能用次品蒙混过关吗?下次他还敢低价(低于成本价)去投标吗?

【投稿】拒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是低质中标!

  这里引用权威媒体的一句话——“低价中标”现象之所以出现,和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机制不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从根源上讲,是鼓励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不足导致的。

  哎,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们要杜绝的不是“低价中标”,而应该是“低质中标”。如何杜绝“低质中标”,在招标时适当提高技术要求、在验收时严格把控质量关,前卡后堵,才能改变过去那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步建立起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第十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