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导读:6日下午,漓江瀑布大酒店会议厅迎来四个分会场的同时开幕,50个邀请报告、41个口头报告将于两天内在这里次第上演。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精彩报告,以飨读者。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6日,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在广西桂林成功召开。6日下午,漓江瀑布大酒店会议厅迎来四个分会场的同时开幕,50个邀请报告、41个口头报告将于两天内在这里次第上演。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精彩报告,以飨读者。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13th SCCS分会场速递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几种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报告人:四川大学 肖丹

  团队开展了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C4D)研究,设计了双激励的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DIC4D);研究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电子集成多电极检测电路(EIMES),获得了响应斜率的增加;利用静电纺丝聚苯胺微管纤维制备了葡萄糖传感器;设计了气体 pH 电极测量装置,直接测定空气和烟气的 pH 值;合成了 HBI 衍生物 HSA 荧光探针,测定了血清中 HSA 的含量;合成了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用于细胞液中 GSH 的检测;设计了自增强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用于钴离子的测定;制备了耐磨且持续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玻碳电极;利用生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进行了强碱体系的测试。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基于拉曼探针构筑的生物化学传感

报告人:上海师范大学 杨海峰

  团队合成系列 SERS 纳米复合材料(磁性或多孔),通过表面功能化,构筑拉曼探针,利用磁场富集分离或表面反应选择性富集目标分子,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体液中生物标志物和病毒等快速拉曼分析。合成金/磁网 SERS 探针,利用小型拉曼光谱仪,可以快速定量检测尿液中腺苷,有望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在金或银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制备高选择性拉曼探针,也可高灵敏检测 RNA 型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尿路感染标志物亚硝酸根、神经递质多巴胺、结肠癌标志物等。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自驱动自传感微悬臂传感器

报告人:扬州大学 王赪胤

  团队利用 PVDF 压电材料的自激、自感特性作为自制微悬臂传感器的加工材料,结合集成电路强大的信号处理、运算分析能力,首次探索出一套不需外加驱动器(自驱动)同时又可实现自我感知外界信号(自传感)的微悬臂传感器“读出系统”。对传感器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的金表面,利用固定化的分子识别物质和分析物之间的免疫反应,将抗原和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信息转换为可检测的电压信号。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样品使用量少、响应速度快、可便携化、适用于现场检测等诸多优点。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金银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生物传感应用

报告人:曲阜师范大学 王桦

  团队采用蛋白质(酶)、肽、明胶等生物基质,通过一锅式生物矿化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合成了一系列特异光电特性的金银纳米功能材料,用以构建了一些化学与生物光电传感技术。如以谷胱甘肽合成强荧光银纳米材料,开发了一种基于醇溶剂效应的化学传感技术;建立了microRNA 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基于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合成三聚氰胺银纳米材料用以修饰电极;设计了一种锁核酸修饰的探针用以结合纳米孔蛋白,构建了一种高选择性检测 microRNA 及其单碱基错配的传感技术等。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声表面波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王文

  基于敏感膜式的SAW化学传感技术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特别是适合于小型化单兵毒害气体快速检测与报警应用。基于冷凝吸附原理的SAW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ppb级)、可检测气体组分多(多大数百种),并可很好的解决交叉干扰问题,符合复杂大气背景条件下的便携式气体成分分析应用要求。报告人从上述传感器敏感机理及物理功能结构两方面出发,结合实验室研究成果,介绍SAW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基于二氧化锡中空微球的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长沙理工大学 曹忠

  团队通过以氨基酚醛树脂球作模板制备中空微球(HMS)结构的二氧化锡,从而制成一种新型薄膜式硫化氢传感器。实验表明,二氧化锡中空微球对硫化氢气体表现出良好的气敏特性。在最佳工作温度200℃时,所制作的传感器对硫化氢的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为0.2~100 ppm,检出限达到 0.1086ppm,且不受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该技术可在养殖场连续工作 10 个月以上,适于远程无线监测,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Zn 2+ 离子诱导的多肽自组装行为及其检测应用

报告人:天津科技大学 刘继锋

  团队将特异性结合锌离子的小肽片段和拉曼报告分子 4-MBA 通过 Au-S 键结合到纳米金表面,构建了一种 Au-肽探针,实现体外对Zn 2+ 的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并通过拉曼成像技术,实现了对细胞内 Zn 2+ 分布的检测,此外还发现了由 Zn 2+ 诱导的探针有序的组装形貌,为此类探针在今后食品安全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6日,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在广西桂林成功召开。6日下午,漓江瀑布大酒店会议厅迎来四个分会场的同时开幕,50个邀请报告、41个口头报告将于两天内在这里次第上演。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精彩报告,以飨读者。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13th SCCS分会场速递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几种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报告人:四川大学 肖丹

  团队开展了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C4D)研究,设计了双激励的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DIC4D);研究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电子集成多电极检测电路(EIMES),获得了响应斜率的增加;利用静电纺丝聚苯胺微管纤维制备了葡萄糖传感器;设计了气体 pH 电极测量装置,直接测定空气和烟气的 pH 值;合成了 HBI 衍生物 HSA 荧光探针,测定了血清中 HSA 的含量;合成了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用于细胞液中 GSH 的检测;设计了自增强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用于钴离子的测定;制备了耐磨且持续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玻碳电极;利用生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进行了强碱体系的测试。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基于拉曼探针构筑的生物化学传感

报告人:上海师范大学 杨海峰

  团队合成系列 SERS 纳米复合材料(磁性或多孔),通过表面功能化,构筑拉曼探针,利用磁场富集分离或表面反应选择性富集目标分子,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体液中生物标志物和病毒等快速拉曼分析。合成金/磁网 SERS 探针,利用小型拉曼光谱仪,可以快速定量检测尿液中腺苷,有望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在金或银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制备高选择性拉曼探针,也可高灵敏检测 RNA 型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尿路感染标志物亚硝酸根、神经递质多巴胺、结肠癌标志物等。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自驱动自传感微悬臂传感器

报告人:扬州大学 王赪胤

  团队利用 PVDF 压电材料的自激、自感特性作为自制微悬臂传感器的加工材料,结合集成电路强大的信号处理、运算分析能力,首次探索出一套不需外加驱动器(自驱动)同时又可实现自我感知外界信号(自传感)的微悬臂传感器“读出系统”。对传感器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将抗体固定到传感器的金表面,利用固定化的分子识别物质和分析物之间的免疫反应,将抗原和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信息转换为可检测的电压信号。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样品使用量少、响应速度快、可便携化、适用于现场检测等诸多优点。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金银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生物传感应用

报告人:曲阜师范大学 王桦

  团队采用蛋白质(酶)、肽、明胶等生物基质,通过一锅式生物矿化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合成了一系列特异光电特性的金银纳米功能材料,用以构建了一些化学与生物光电传感技术。如以谷胱甘肽合成强荧光银纳米材料,开发了一种基于醇溶剂效应的化学传感技术;建立了microRNA 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基于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合成三聚氰胺银纳米材料用以修饰电极;设计了一种锁核酸修饰的探针用以结合纳米孔蛋白,构建了一种高选择性检测 microRNA 及其单碱基错配的传感技术等。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声表面波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王文

  基于敏感膜式的SAW化学传感技术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特别是适合于小型化单兵毒害气体快速检测与报警应用。基于冷凝吸附原理的SAW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ppb级)、可检测气体组分多(多大数百种),并可很好的解决交叉干扰问题,符合复杂大气背景条件下的便携式气体成分分析应用要求。报告人从上述传感器敏感机理及物理功能结构两方面出发,结合实验室研究成果,介绍SAW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基于二氧化锡中空微球的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长沙理工大学 曹忠

  团队通过以氨基酚醛树脂球作模板制备中空微球(HMS)结构的二氧化锡,从而制成一种新型薄膜式硫化氢传感器。实验表明,二氧化锡中空微球对硫化氢气体表现出良好的气敏特性。在最佳工作温度200℃时,所制作的传感器对硫化氢的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为0.2~100 ppm,检出限达到 0.1086ppm,且不受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该技术可在养殖场连续工作 10 个月以上,适于远程无线监测,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化学传感器研究热度不减——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一

报告题目:Zn 2+ 离子诱导的多肽自组装行为及其检测应用

报告人:天津科技大学 刘继锋

  团队将特异性结合锌离子的小肽片段和拉曼报告分子 4-MBA 通过 Au-S 键结合到纳米金表面,构建了一种 Au-肽探针,实现体外对Zn 2+ 的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并通过拉曼成像技术,实现了对细胞内 Zn 2+ 分布的检测,此外还发现了由 Zn 2+ 诱导的探针有序的组装形貌,为此类探针在今后食品安全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