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导读:2017年11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进入第二天日程。上午三个分会场报告同时举行,依旧有45位专家学者带来特邀或口头报告。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进入第二天日程。上午三个分会场报告同时举行,依旧有45位专家学者带来特邀或口头报告。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及其在传感与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济南大学 魏琴

  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为生物传感器件的构建及灵敏检测提供了优秀的平台。课题组利用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发展三维过渡金属纳米阵列电极,利用其活性表面积大,易于溶液及气体扩散等优点,成功用于高效电催化还原析氢及析氧研究,并分析探讨了催化机理。同时,基于三维过渡金属纳米阵列电极,发展了用于细胞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实现了对细胞的定量检测。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活体内超氧阴离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报告人:山东师范大学 李平

  基于活性氧物种(ROS)浓度低、寿命短、反应活性高等特点,团队发展了多种荧光探针实现了活细胞及活体内 ROS 的荧光成像研究。包括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咖啡酸特异性的酚醌互变,实现了目标物的瞬时、动态可逆成像;通过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策略,利用共轭聚合物的信号放大及化学发光的背景消除,实现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超高灵敏检测等,为深入揭示 ROS 相关疾病病理学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基于电子转移短程效应的高敏电分析及电催化

报告人:湖南师范大学 谢青季

  基于电极|溶液界面上电子转移的短程效应,团队研究和发展了系列超敏电化学传感和制备贵金属超薄层电催化剂的方法,证实电极界面上的电子转移短程效应与电子隧穿和分子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内层机理)有关。而利用电子转移短程效应,结合纳米增敏、生物放大和GRR,有望促进超敏电分析和高效电催化的发展。对内层机理的电化学研究将是具有化学学科全局意义的长期课题。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电化学法设计铜钯纳米拓扑结构提高氢气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气敏性

报告人:南开大学 杨大驰

  氢气传感器的稳定性对于在宽温度范围下应用的设备器件至关重要。为提高材料稳定性,团队利用电化学方法设计开发了拓扑结构的钯铜纳米线(PdCu NWs),使其反向传感的临界温度达到259.4K~261K之间。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灵敏度,又开发了具有螺旋和网状拓扑结构的多孔纳米线,将氢气浓度降低至0.2%(v/v),反应传感临界温度降至239.9K。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脱氧核酶探针用于细胞内传感

报告人:湖南大学 黄晋

  脱氧核酶(DNAzyme)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获得的具有酶活性的单链 DNA 片段,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易修饰、易合成等优点,已被成功用于构建各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分子探针。团队构建了几类脱氧核酶探针,成功实现了活细胞内特定靶标的高灵敏检测。如核酸适配体核酶(aptazyme)探针用于活细胞内 ATP 的放大检测;发夹自锁型DNAzyme探针用于活细胞内miRNA放大检测;裂开型 DNAzyme 探针用于细胞内 miRNA 的放大检测等。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三维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气体传感性能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陈 卫

  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以及稳定的多孔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三维碳材料和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洁净能源、电化学传感器以及电催化领域已得到大量研究。团队通过化学还原和水热等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负载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纳米结构材料的尺寸、组份和形貌的调控,实现了其在气体传感中的应用,揭示三维碳及石墨烯-纳米晶体杂化材料在气体传感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一步法合成 Rox-DNA 功能化 CdZnTeS QDs及其在葡萄糖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武汉大学 何治柯

  血糖浓度是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临床指标,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方法对于诊断及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团队通过一步法合成了 Rox-DNA 功能化CdZnTeS 量子点(QDs)的比率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过氧化氢(H2O2)与葡萄糖的可视化检测。该合成方法简单高效,无需任何化学修饰与复杂的分离。同时,该探针可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并可裸眼分辨出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进入第二天日程。上午三个分会场报告同时举行,依旧有45位专家学者带来特邀或口头报告。仪器信息网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及其在传感与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济南大学 魏琴

  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为生物传感器件的构建及灵敏检测提供了优秀的平台。课题组利用功能化纳米界面的组装,发展三维过渡金属纳米阵列电极,利用其活性表面积大,易于溶液及气体扩散等优点,成功用于高效电催化还原析氢及析氧研究,并分析探讨了催化机理。同时,基于三维过渡金属纳米阵列电极,发展了用于细胞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实现了对细胞的定量检测。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活体内超氧阴离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报告人:山东师范大学 李平

  基于活性氧物种(ROS)浓度低、寿命短、反应活性高等特点,团队发展了多种荧光探针实现了活细胞及活体内 ROS 的荧光成像研究。包括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咖啡酸特异性的酚醌互变,实现了目标物的瞬时、动态可逆成像;通过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策略,利用共轭聚合物的信号放大及化学发光的背景消除,实现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超高灵敏检测等,为深入揭示 ROS 相关疾病病理学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基于电子转移短程效应的高敏电分析及电催化

报告人:湖南师范大学 谢青季

  基于电极|溶液界面上电子转移的短程效应,团队研究和发展了系列超敏电化学传感和制备贵金属超薄层电催化剂的方法,证实电极界面上的电子转移短程效应与电子隧穿和分子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内层机理)有关。而利用电子转移短程效应,结合纳米增敏、生物放大和GRR,有望促进超敏电分析和高效电催化的发展。对内层机理的电化学研究将是具有化学学科全局意义的长期课题。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电化学法设计铜钯纳米拓扑结构提高氢气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气敏性

报告人:南开大学 杨大驰

  氢气传感器的稳定性对于在宽温度范围下应用的设备器件至关重要。为提高材料稳定性,团队利用电化学方法设计开发了拓扑结构的钯铜纳米线(PdCu NWs),使其反向传感的临界温度达到259.4K~261K之间。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灵敏度,又开发了具有螺旋和网状拓扑结构的多孔纳米线,将氢气浓度降低至0.2%(v/v),反应传感临界温度降至239.9K。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脱氧核酶探针用于细胞内传感

报告人:湖南大学 黄晋

  脱氧核酶(DNAzyme)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获得的具有酶活性的单链 DNA 片段,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易修饰、易合成等优点,已被成功用于构建各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分子探针。团队构建了几类脱氧核酶探针,成功实现了活细胞内特定靶标的高灵敏检测。如核酸适配体核酶(aptazyme)探针用于活细胞内 ATP 的放大检测;发夹自锁型DNAzyme探针用于活细胞内miRNA放大检测;裂开型 DNAzyme 探针用于细胞内 miRNA 的放大检测等。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三维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气体传感性能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陈 卫

  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以及稳定的多孔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三维碳材料和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洁净能源、电化学传感器以及电催化领域已得到大量研究。团队通过化学还原和水热等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负载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纳米结构材料的尺寸、组份和形貌的调控,实现了其在气体传感中的应用,揭示三维碳及石墨烯-纳米晶体杂化材料在气体传感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纵观化学传感研究“热”——13th SCCS分会场报告摘录之二

报告题目:一步法合成 Rox-DNA 功能化 CdZnTeS QDs及其在葡萄糖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武汉大学 何治柯

  血糖浓度是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临床指标,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方法对于诊断及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团队通过一步法合成了 Rox-DNA 功能化CdZnTeS 量子点(QDs)的比率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过氧化氢(H2O2)与葡萄糖的可视化检测。该合成方法简单高效,无需任何化学修饰与复杂的分离。同时,该探针可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并可裸眼分辨出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