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导读:大会首日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分组报告会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教授、东南大学陶纬国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等重量级专家分享前沿成果。

仪器信息网讯 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大学承办,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及广东省质谱学会协办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CMSC 2018)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质谱新时代。来自十多个国家地区的质谱技术与应用方面的专家学者、质谱厂商及相关用户共19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规模相比往届再攀新高。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系列报道。

本次大会为期2天半(11月24日-26日),共邀请12个大会报告并开设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质谱新方法新技术、仪器研发与基础理论、环境与食品、地球科学及材料与能源、临床质谱等多个分会场。会议同期还设置了青年论坛专场和学术墙报展示,以促进我国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大会首日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分组报告会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教授、东南大学陶纬国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等重量级专家分享前沿科学成果。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报告会现场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董梦秋

报告题目: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ed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C. elegans

董梦秋带领课题组以线虫为模型,研究关于衰老的基础生物学问题,同时开发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她提到,线虫领域对衰老的研究起源于1993年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可调节寿命。目前,线虫领域较少涉及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因此已鉴定的磷酸化位点相对较少。基于此,董梦秋在报告中分享了其在线虫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的实验过程,包括鉴定磷酸化位点及蛋白肽段的软件使用体会。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陶纬国

报告题目:开发外泌体蛋白临床质谱的前景和挑战

针对蛋白磷酸化中的难点问题,陶纬国课题组研发了以质谱检测为中心的高通量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发现激酶的直接底物和磷酸蛋白的直接上游激酶,并致力于通过开发外泌体蛋白作为疾病指标分子进行医疗检测。会上陶纬国也分享了基于此研究的一些实际医疗案例。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李灵军

报告题目:Sweetening the Process of Biomarker Discovery in Alzheimer's Disease(AD):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Chemical Strategies for Probing Glycosylation patterns in AD

李灵军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关于促进阿尔兹海默症(AD)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AD是一种渐行性神经退行疾病,截至2017年,中国的AD患者位居全球第一,数据为900万人。李灵军在报告中讲述了其基于HOTMAQ方法开展高通量目标蛋白的绝对定量以及生物标志物验证的研究进展。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孟峡

报告题目:硝酸化多肽磁纳米富集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为广泛的翻译后修饰之一,但因为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可逆且磷酸化蛋白丰度低,很难从复杂生物中直接检测磷酸化蛋白。谢孟峡在报告中讲述了磷酸化蛋白富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两种功能化磁纳米粒子,前者能有效富集磷酸化肽段,后者能特异性富集络氨酸磷酸化肽段。两者均能应用于生物样品中,为发现生物体系中相关痕量疾病标志物提供了基础材料,并能应用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大学承办,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及广东省质谱学会协办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CMSC 2018)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质谱新时代。来自十多个国家地区的质谱技术与应用方面的专家学者、质谱厂商及相关用户共19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规模相比往届再攀新高。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系列报道。

本次大会为期2天半(11月24日-26日),共邀请12个大会报告并开设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质谱新方法新技术、仪器研发与基础理论、环境与食品、地球科学及材料与能源、临床质谱等多个分会场。会议同期还设置了青年论坛专场和学术墙报展示,以促进我国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大会首日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分组报告会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教授、东南大学陶纬国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等重量级专家分享前沿科学成果。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报告会现场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董梦秋

报告题目: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ed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C. elegans

董梦秋带领课题组以线虫为模型,研究关于衰老的基础生物学问题,同时开发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她提到,线虫领域对衰老的研究起源于1993年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可调节寿命。目前,线虫领域较少涉及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因此已鉴定的磷酸化位点相对较少。基于此,董梦秋在报告中分享了其在线虫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的实验过程,包括鉴定磷酸化位点及蛋白肽段的软件使用体会。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陶纬国

报告题目:开发外泌体蛋白临床质谱的前景和挑战

针对蛋白磷酸化中的难点问题,陶纬国课题组研发了以质谱检测为中心的高通量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发现激酶的直接底物和磷酸蛋白的直接上游激酶,并致力于通过开发外泌体蛋白作为疾病指标分子进行医疗检测。会上陶纬国也分享了基于此研究的一些实际医疗案例。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李灵军

报告题目:Sweetening the Process of Biomarker Discovery in Alzheimer's Disease(AD):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Chemical Strategies for Probing Glycosylation patterns in AD

李灵军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关于促进阿尔兹海默症(AD)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AD是一种渐行性神经退行疾病,截至2017年,中国的AD患者位居全球第一,数据为900万人。李灵军在报告中讲述了其基于HOTMAQ方法开展高通量目标蛋白的绝对定量以及生物标志物验证的研究进展。

2018质谱大会聚焦:生命科学与医学分会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孟峡

报告题目:硝酸化多肽磁纳米富集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为广泛的翻译后修饰之一,但因为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可逆且磷酸化蛋白丰度低,很难从复杂生物中直接检测磷酸化蛋白。谢孟峡在报告中讲述了磷酸化蛋白富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两种功能化磁纳米粒子,前者能有效富集磷酸化肽段,后者能特异性富集络氨酸磷酸化肽段。两者均能应用于生物样品中,为发现生物体系中相关痕量疾病标志物提供了基础材料,并能应用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