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导读:1月16日消息,绿叶制药于港交所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内地就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的推广权。此次合作是跨国药企首次和中国药企达成一致,在华合作推广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创新药。

  1月16日消息,绿叶制药于港交所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于2019年1月15日,绿叶制药集团若干成员公司与阿斯利康订立协议,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内地就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的推广权。根据协议,阿斯利康负责血脂康胶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而绿叶制药继续持有该药品的资产权、商业销售权、注册准证、全部知识产权等推广权以外的权利。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此次合作是跨国药企首次和中国药企达成一致,在华合作推广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绿叶制药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制药公司。其现有30余个上市产品,40余个在研药物,覆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等治疗领域。

  据绿叶制药披露信息得知,其心血管系统药品,2018上半年收入约3.64亿元。此次公告涉及到的血脂康,正是其自主创新研发的心血管调脂药物。血脂康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异常血脂,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现血脂康已被纳入最新版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此次合作,绿叶制药借助阿斯利康心血管业务领域优势,进一步拓展血脂康胶囊产品的在华销售市场,强化绿叶制药在心血管领域的竞争优势。也同时丰富阿斯利康心血管领域产品线,对其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产品线形成补充,促进阿斯利康中国及心血管业务的发展。

  阿斯利康是一家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呼吸,以及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三大治疗领域。1993年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将总部设立于于上海,在无锡和泰州投资建造生产基地,并在无锡建立物流中心。2017年,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在无锡落地,旨在探索健康物联网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同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加快国内创新药研发步伐。

  现如今,国创新药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过去几年,我国创新药产业链在政策和产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政策层面,从新的药品分类制度、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到优先审批和MAH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国药审制度与FDA、EMA等国际机构日益接轨;产业层面,临床数据自查等一系列药品审评注册改革拉开了新药研发序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接踵而至,提高药品的研发壁垒和质量的同时,也促使医药研发行业未来更加规范化和集中化,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

来源于:亿欧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1月16日消息,绿叶制药于港交所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于2019年1月15日,绿叶制药集团若干成员公司与阿斯利康订立协议,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内地就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的推广权。根据协议,阿斯利康负责血脂康胶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而绿叶制药继续持有该药品的资产权、商业销售权、注册准证、全部知识产权等推广权以外的权利。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此次合作是跨国药企首次和中国药企达成一致,在华合作推广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绿叶制药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制药公司。其现有30余个上市产品,40余个在研药物,覆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等治疗领域。

  据绿叶制药披露信息得知,其心血管系统药品,2018上半年收入约3.64亿元。此次公告涉及到的血脂康,正是其自主创新研发的心血管调脂药物。血脂康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异常血脂,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现血脂康已被纳入最新版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此次合作,绿叶制药借助阿斯利康心血管业务领域优势,进一步拓展血脂康胶囊产品的在华销售市场,强化绿叶制药在心血管领域的竞争优势。也同时丰富阿斯利康心血管领域产品线,对其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产品线形成补充,促进阿斯利康中国及心血管业务的发展。

  阿斯利康是一家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呼吸,以及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三大治疗领域。1993年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将总部设立于于上海,在无锡和泰州投资建造生产基地,并在无锡建立物流中心。2017年,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在无锡落地,旨在探索健康物联网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同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加快国内创新药研发步伐。

  现如今,国创新药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过去几年,我国创新药产业链在政策和产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政策层面,从新的药品分类制度、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到优先审批和MAH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国药审制度与FDA、EMA等国际机构日益接轨;产业层面,临床数据自查等一系列药品审评注册改革拉开了新药研发序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接踵而至,提高药品的研发壁垒和质量的同时,也促使医药研发行业未来更加规范化和集中化,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