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烟草总局回应国产烟重金属超标:全球无相关标准

  

烟草总局回应国产烟重金属超标:全球无相关标准
中国产的13个品牌卷烟检测出重金属严重超标

  日前,一份由外国人检测并在国际会议上公开的中国烟草检测报告被外界视为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然而,国家烟草总局出面发表“无标准论”后,业界似又归于平静。

  与此形成更鲜明对照的是,三个月前2010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内十大烟草巨头仍豪情壮志,云湘沪三大巨头对未来5年业绩展望个个拳头产品无不是“百万千亿”的目标。中国烟草重金属超标,是行业潜藏的危机,还是外资抢滩中国市场鸣放的第一枪?

  烟草重金属源自土壤污染?

  “烟草和奶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产品,奶粉是健康食品,检测绝对不能有害,但是烟草本身就有5000种有毒物质,50种致癌物质,重金属只是再增添一种。外界认为重金属超标如同‘三聚氰胺’事件,大多是不抽烟人士的意见,烟民对此反响并不大。”国内某大型烟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人士透露,由于烟草国内施行销售税,因此对销售数据统计非常精确,可以精确到以支为单位,而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网站上,也设置了近20个地方烟草专卖局的销售统计系统,“据了解,目前事件对销售的明显影响还没看到。”

  事件起因源于本月初第九届亚太烟草大会上,研究者理查·奥康纳发表的报告《中国销售的香烟:设计、烟度排放与重金属》(下简称“报告”)指出:包括白沙、大前门、都宝、红双喜、黄金叶、H appiness(吉庆)、红河、红金龙、红梅、红旗渠、红塔山、石林、壹枝笔等品牌在内13个中国品牌国产香烟中铅、砷和镉等重金属成分含量超标,其含量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过3倍以上。奥康纳把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归结为由其生产的土壤带入,而不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而云南作为中国烟草原料主产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关种植专家承认土壤中难免含有重金属物质。

  针对国外研究报告对中国13种香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指责,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马上驳斥:“目前国家还没有对整支烟出台重金属市场准入标准,只在原料上有限制,国外也没有相关的整支烟的重金属标准。”对于奥康纳报告所涉的13个香烟品牌中的H appiness(吉庆)和壹枝笔,中国烟草业界也称早已停止生产。

  中方烟企称注重上游监控

  虽然这次烟草“重金属”门,非人为添加导致,但也展现中国烟草监测的一个软肋。“国内烟草业年年谈创新,谈减害生产,主要的攻坚方向是新材料在卷烟中的应用,如高技术烟滤嘴对尼古丁的过滤,又或新式卷纸工艺的改良等等,但防止重金属问题一直未进入科技创新的视线。”国内某烟企内部人士叶永泉(化名)告诉记者。

  叶永泉称,作为烟草的主要原料,按国家规定烟叶并未添加任何成分,而烟叶因为产地的不同,烟叶部位的不同,也对应不同的价格。“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好的烟叶产区,而国内云南是国内高级烟叶的主要产区。顶部、中部和根部不同位置的取材,又以中部的为最佳。”叶永泉称,综合产区和取材的条件,烟叶有不同的等级和定价。“目前国内烟叶产区的原料收购归口产区所在地烟草专卖局对应的业务科管理,近年也实施了统一网签,便于集中管理。”叶永泉称,相对工业生产定量的生产,烟叶农业种植因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稳定性非常明显,今年春云南大旱,假如准备不足就会令生产措手不及。因此每家中烟公司不同的品牌产品其实都有自己的配方,为减少烟叶产量变化对产品生产的影响,不少企业建立了全球烟叶采购系统,南美、非洲和北美都是可以选择的海外烟叶产区。

  对于烟叶等级的评定和检测,叶永泉称,“国家对烟叶有检测标准,对烟叶的品质控制,一般也由地方烟叶的收购机构负责。据了解,国内目前仅有一家国家级烟草检验中心———河南郑州的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它和各省的烟草质检站共同构成了国内的烟草质检网络。

  面对国外研究“重金属门”的指责,国内烟草产品生产企业也坚称已经在烟叶上游生产环节实现了指导和影响。云南中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云南大理通过国内首个有机烟叶认证,目的是研究降低外源农残及重金属对烟叶安全的负面影响。”而云南烟草种植人士更称,两年前就和红云红河集团合作,在会泽地区试点无公害烟叶,小范围生产卷烟产品,包括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选择的地区土壤没有种过烟,要求50公里以内没有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要达到一定标准。该人士坦言,国内目前虽然无公害烟叶尚未大面积推广,但用药、土壤改良方面的工作已在开展。“在农药的使用上,国家已发文对农药残留物有限制规定,不少烟草公司也对烟农进行统一和专业化的指导。”

  “重金属门”乃外资烟草全程导演?

  “这次中国烟草的‘重金属门’,很可能成为外资烟草再次冲击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叶永泉告诉记者,目前国产烟草品牌占国内消费绝对领导地位,从正常海关途径进口的外资香烟占比不到10%。“近年国家通过技术壁垒、烟草专卖政策、和国内企业强强联合等政策压制外资烟草长驱直入,就是为了保护中国的烟草工业。”

  中国的烟民数量超过3.5亿人,增长快速的中国烟草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称,中国烟草业每年的税收收入超过2100亿元,约占国民收入的9%左右。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很高的吸烟率,是跨国烟草公司眼中“烟草行业仅剩的一块乐土”。

  外资烟草巨头菲莫公司、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在中国烟草政策变化之下,经历了市场的几次进退。但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是:国际烟草业正朝着全球化、垄断化方向快速发展。据有关统计,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三家公司的年卷烟产量超过了中国全年总产量。

  “目前国内香烟销售十强,牵涉‘重金属门’的有六大品牌,其中包括白沙、红梅、红塔山、红旗渠、红金龙、红河,从声誉上影响面还是很广。”叶永泉称,乌拉圭举办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第四次会议下月中召开,而在会议召开恰恰一个月前,中国烟草爆发了“重金属门”,这将为外资烟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全新新闻资料。作为缔约方,中国在会上将有可能受到代表外资烟草的利益方要求开放市场的压力。

  记者查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关条款,其中第9条“烟草制品成分管制”中列明,缔约方会议应与有关国际机构协商提出检测和测量烟草制品成分和燃烧释放物的指南以及对这些成分和释放物的管制指南,并制定相应的立法。

  抵御外资烟草入侵国内烟企强强联手

  “目前外资烟草品牌的价格并不算贵,万宝路和骆驼含税价就十来元一包,但是国产中华、黄鹤楼价格都在数十元甚至百元。国产香烟品牌垄断了国内高端的消费市场。”国内某大中烟集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近几年来对分散的烟草生产企业实行大整合,将近千大小企业通过关停和“大鱼吃小鱼”,成功打造成不到20家的区域中烟集团,希望国内企业加快做强做大,以抗衡外资烟草的市场冲击。

  今年7月份召开的2010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内十大烟草巨头显得豪情壮志。云湘沪三大巨头以及湖北、浙江、广东、江苏等国内烟草七强,分别规划了未来5年业绩展望: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提出,争取到2015年实现“云烟”单品牌年商业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集团重点品牌“红塔山”和“玉溪”分别实现1000亿和800亿的销售收入。上海烟草寄望打造高端“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到2015年实现“中华”品牌产量达到100万箱左右,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浙江中烟确立“利群”200万箱,销售收入800亿元发展目标。而拥有“国内最贵香烟”黄鹤楼品牌的湖北中烟,也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黄鹤楼培育成销量超过100万箱、税利700亿元左右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同时将“红金龙”培育成销量超过300万箱、实现税利500亿元左右的大众名牌。

  而广东中烟也透露将把“双喜”打造成以一、二类烟为主导,三类烟为基础,产销规模500万箱、商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烟草总局回应国产烟重金属超标:全球无相关标准
中国产的13个品牌卷烟检测出重金属严重超标

  日前,一份由外国人检测并在国际会议上公开的中国烟草检测报告被外界视为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然而,国家烟草总局出面发表“无标准论”后,业界似又归于平静。

  与此形成更鲜明对照的是,三个月前2010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内十大烟草巨头仍豪情壮志,云湘沪三大巨头对未来5年业绩展望个个拳头产品无不是“百万千亿”的目标。中国烟草重金属超标,是行业潜藏的危机,还是外资抢滩中国市场鸣放的第一枪?

  烟草重金属源自土壤污染?

  “烟草和奶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产品,奶粉是健康食品,检测绝对不能有害,但是烟草本身就有5000种有毒物质,50种致癌物质,重金属只是再增添一种。外界认为重金属超标如同‘三聚氰胺’事件,大多是不抽烟人士的意见,烟民对此反响并不大。”国内某大型烟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人士透露,由于烟草国内施行销售税,因此对销售数据统计非常精确,可以精确到以支为单位,而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网站上,也设置了近20个地方烟草专卖局的销售统计系统,“据了解,目前事件对销售的明显影响还没看到。”

  事件起因源于本月初第九届亚太烟草大会上,研究者理查·奥康纳发表的报告《中国销售的香烟:设计、烟度排放与重金属》(下简称“报告”)指出:包括白沙、大前门、都宝、红双喜、黄金叶、H appiness(吉庆)、红河、红金龙、红梅、红旗渠、红塔山、石林、壹枝笔等品牌在内13个中国品牌国产香烟中铅、砷和镉等重金属成分含量超标,其含量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过3倍以上。奥康纳把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归结为由其生产的土壤带入,而不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而云南作为中国烟草原料主产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关种植专家承认土壤中难免含有重金属物质。

  针对国外研究报告对中国13种香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指责,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马上驳斥:“目前国家还没有对整支烟出台重金属市场准入标准,只在原料上有限制,国外也没有相关的整支烟的重金属标准。”对于奥康纳报告所涉的13个香烟品牌中的H appiness(吉庆)和壹枝笔,中国烟草业界也称早已停止生产。

  中方烟企称注重上游监控

  虽然这次烟草“重金属”门,非人为添加导致,但也展现中国烟草监测的一个软肋。“国内烟草业年年谈创新,谈减害生产,主要的攻坚方向是新材料在卷烟中的应用,如高技术烟滤嘴对尼古丁的过滤,又或新式卷纸工艺的改良等等,但防止重金属问题一直未进入科技创新的视线。”国内某烟企内部人士叶永泉(化名)告诉记者。

  叶永泉称,作为烟草的主要原料,按国家规定烟叶并未添加任何成分,而烟叶因为产地的不同,烟叶部位的不同,也对应不同的价格。“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好的烟叶产区,而国内云南是国内高级烟叶的主要产区。顶部、中部和根部不同位置的取材,又以中部的为最佳。”叶永泉称,综合产区和取材的条件,烟叶有不同的等级和定价。“目前国内烟叶产区的原料收购归口产区所在地烟草专卖局对应的业务科管理,近年也实施了统一网签,便于集中管理。”叶永泉称,相对工业生产定量的生产,烟叶农业种植因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稳定性非常明显,今年春云南大旱,假如准备不足就会令生产措手不及。因此每家中烟公司不同的品牌产品其实都有自己的配方,为减少烟叶产量变化对产品生产的影响,不少企业建立了全球烟叶采购系统,南美、非洲和北美都是可以选择的海外烟叶产区。

  对于烟叶等级的评定和检测,叶永泉称,“国家对烟叶有检测标准,对烟叶的品质控制,一般也由地方烟叶的收购机构负责。据了解,国内目前仅有一家国家级烟草检验中心———河南郑州的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它和各省的烟草质检站共同构成了国内的烟草质检网络。

  面对国外研究“重金属门”的指责,国内烟草产品生产企业也坚称已经在烟叶上游生产环节实现了指导和影响。云南中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云南大理通过国内首个有机烟叶认证,目的是研究降低外源农残及重金属对烟叶安全的负面影响。”而云南烟草种植人士更称,两年前就和红云红河集团合作,在会泽地区试点无公害烟叶,小范围生产卷烟产品,包括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选择的地区土壤没有种过烟,要求50公里以内没有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要达到一定标准。该人士坦言,国内目前虽然无公害烟叶尚未大面积推广,但用药、土壤改良方面的工作已在开展。“在农药的使用上,国家已发文对农药残留物有限制规定,不少烟草公司也对烟农进行统一和专业化的指导。”

  “重金属门”乃外资烟草全程导演?

  “这次中国烟草的‘重金属门’,很可能成为外资烟草再次冲击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叶永泉告诉记者,目前国产烟草品牌占国内消费绝对领导地位,从正常海关途径进口的外资香烟占比不到10%。“近年国家通过技术壁垒、烟草专卖政策、和国内企业强强联合等政策压制外资烟草长驱直入,就是为了保护中国的烟草工业。”

  中国的烟民数量超过3.5亿人,增长快速的中国烟草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称,中国烟草业每年的税收收入超过2100亿元,约占国民收入的9%左右。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很高的吸烟率,是跨国烟草公司眼中“烟草行业仅剩的一块乐土”。

  外资烟草巨头菲莫公司、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烟草在中国烟草政策变化之下,经历了市场的几次进退。但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是:国际烟草业正朝着全球化、垄断化方向快速发展。据有关统计,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三家公司的年卷烟产量超过了中国全年总产量。

  “目前国内香烟销售十强,牵涉‘重金属门’的有六大品牌,其中包括白沙、红梅、红塔山、红旗渠、红金龙、红河,从声誉上影响面还是很广。”叶永泉称,乌拉圭举办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第四次会议下月中召开,而在会议召开恰恰一个月前,中国烟草爆发了“重金属门”,这将为外资烟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全新新闻资料。作为缔约方,中国在会上将有可能受到代表外资烟草的利益方要求开放市场的压力。

  记者查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关条款,其中第9条“烟草制品成分管制”中列明,缔约方会议应与有关国际机构协商提出检测和测量烟草制品成分和燃烧释放物的指南以及对这些成分和释放物的管制指南,并制定相应的立法。

  抵御外资烟草入侵国内烟企强强联手

  “目前外资烟草品牌的价格并不算贵,万宝路和骆驼含税价就十来元一包,但是国产中华、黄鹤楼价格都在数十元甚至百元。国产香烟品牌垄断了国内高端的消费市场。”国内某大中烟集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近几年来对分散的烟草生产企业实行大整合,将近千大小企业通过关停和“大鱼吃小鱼”,成功打造成不到20家的区域中烟集团,希望国内企业加快做强做大,以抗衡外资烟草的市场冲击。

  今年7月份召开的2010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内十大烟草巨头显得豪情壮志。云湘沪三大巨头以及湖北、浙江、广东、江苏等国内烟草七强,分别规划了未来5年业绩展望: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提出,争取到2015年实现“云烟”单品牌年商业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集团重点品牌“红塔山”和“玉溪”分别实现1000亿和800亿的销售收入。上海烟草寄望打造高端“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到2015年实现“中华”品牌产量达到100万箱左右,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浙江中烟确立“利群”200万箱,销售收入800亿元发展目标。而拥有“国内最贵香烟”黄鹤楼品牌的湖北中烟,也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黄鹤楼培育成销量超过100万箱、税利700亿元左右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同时将“红金龙”培育成销量超过300万箱、实现税利500亿元左右的大众名牌。

  而广东中烟也透露将把“双喜”打造成以一、二类烟为主导,三类烟为基础,产销规模500万箱、商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