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天下无疫 食安为先!行业大咖共话食品安全前处理技术应用

导读:“食品样品”分论坛将于4月21日下午举行,并邀请三位来自海关、高校、研究机构等食品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分别讲解多个食品样品前处理热点问题

当前,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的流行和防控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疫情期间,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为此,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强疫情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样品分析,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需要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对检测技术和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样品前处理,则是检测技术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推动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当前诸多热门的分析测试领域,仪器信息网拟于2020年4月21日—4月23日举办第五届“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网络研讨会,会期3天。本次会议除大会报告环节外,还专设食品、材料、生命科学、环境四个线上分会场,以方便同一领域的分析测试相关科研及应用人员互动交流。

其中“食品样品”分论坛将于4月21日下午举行,并邀请三位来自海关、高校、研究机构等食品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分别讲解多个食品样品前处理热点问题,如:农兽药检测中QuEChERS方法、食品重金属元素检测样品前处理新技术、新型纳米材料在食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等,为食品领域内的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场详尽的技术盛宴!

此外,会议还包含了来自一线食品样品前处理设备制造商所带来的相关食品样品前处理最新技术及相应解决方案。会议日程如下所示:

天下无疫 食安为先!行业大咖共话食品安全前处理技术应用


报告嘉宾简介

沈伟健:南京海关(原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有:化学源在农产品中农药多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应用研究、食用植物油真伪鉴别及以次充好鉴定研究、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研究、食品及环境样品中二噁英及其他持久性污染物研究。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奖(CAIA)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分析测试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在《Talanta》、《Food Anal. Methods》、《Chromatographia》、《Analytical Methods》、《分析化学》及《色谱》等中英文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副主编身份编写《食用植物油检测技术指南》和《食品掺杂鉴别检测技术指南》。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主持或主要参与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和原江苏检验检疫科研项目多项,目前正在主持中国-马来西亚双边合作课题2项和海关总署及南京海关科研项目各一项。

卢明华:河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学位点负责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从福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2月加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体系分离检测新方法、基于纳米材料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等。截止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 Anal. Chem., Chem. Commu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82篇被SCI收录),累计被引用1300余次(其中他引超过1200余次)。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项目。2016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现任《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祖文川: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专家组组员。长期从事原子光谱分析仪器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原子光谱相关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累计20余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alanta、Microchemical Journal、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国内外专业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当前,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的流行和防控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疫情期间,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为此,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强疫情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样品分析,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需要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对检测技术和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样品前处理,则是检测技术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推动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当前诸多热门的分析测试领域,仪器信息网拟于2020年4月21日—4月23日举办第五届“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网络研讨会,会期3天。本次会议除大会报告环节外,还专设食品、材料、生命科学、环境四个线上分会场,以方便同一领域的分析测试相关科研及应用人员互动交流。

其中“食品样品”分论坛将于4月21日下午举行,并邀请三位来自海关、高校、研究机构等食品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分别讲解多个食品样品前处理热点问题,如:农兽药检测中QuEChERS方法、食品重金属元素检测样品前处理新技术、新型纳米材料在食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等,为食品领域内的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场详尽的技术盛宴!

此外,会议还包含了来自一线食品样品前处理设备制造商所带来的相关食品样品前处理最新技术及相应解决方案。会议日程如下所示:

天下无疫 食安为先!行业大咖共话食品安全前处理技术应用


报告嘉宾简介

沈伟健:南京海关(原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有:化学源在农产品中农药多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应用研究、食用植物油真伪鉴别及以次充好鉴定研究、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研究、食品及环境样品中二噁英及其他持久性污染物研究。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奖(CAIA)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分析测试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在《Talanta》、《Food Anal. Methods》、《Chromatographia》、《Analytical Methods》、《分析化学》及《色谱》等中英文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副主编身份编写《食用植物油检测技术指南》和《食品掺杂鉴别检测技术指南》。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1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主持或主要参与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和原江苏检验检疫科研项目多项,目前正在主持中国-马来西亚双边合作课题2项和海关总署及南京海关科研项目各一项。

卢明华:河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学位点负责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从福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2月加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体系分离检测新方法、基于纳米材料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等。截止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 Anal. Chem., Chem. Commu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82篇被SCI收录),累计被引用1300余次(其中他引超过1200余次)。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项目。2016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现任《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祖文川: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专家组组员。长期从事原子光谱分析仪器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原子光谱相关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累计20余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alanta、Microchemical Journal、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国内外专业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